“孩子们都给了,你赶紧拿着吃吧,快点把身子养好才行,这天气热,我闻着都有点味道了,快点吃了别省着啊!”李昭不容她拒绝。
女人无论是生孩子还是小产,对身体的损伤是最大的,她要不是因为有内功在,慢慢的调养好了。
就原身这千疮百孔的身体,她怕是穿过来没几天就会落得和原身一样的下场,一命呜呼了。
这路上也没有什么好的条件,可别给落下病根才好。
听到有味道了,李来赶紧低下头闻了闻,并没有啥味啊,人家保存的挺好的。
她抬起头正要说,便见李昭已经走到了前头去让大家准备启程了。
折腾了这么久,正午最晒的时候已经差不多过去了。
她握着手里装着鸡蛋的袋子心里一暖。
之前她其实有点害怕李昭的,觉得自己二妹变了许多的,变得心狠手辣,对她也好对大家都很冷漠,所以她其实是害怕这个妹妹的。
但现在看来,妹妹其实一直都没有变过,还是那个小时候跟在她屁股后头叫姐姐,又贴心又善良的妹妹。
只是在朱家经历了太多的折磨,这才让她性情大变罢了。
“这好端端的咋又哭了?”王全在一旁看到妻子看着二妹发了一会呆,眼睛就红了,手忙脚乱的开始找帕子。
然后找到了一块腌菜似的......口巾,没办法,现在多余的布全都做成口巾了。
李来感动的情绪梗住了,没好气的推开了他的手。
“你看看二妹多贴心,有个啥好东西都想着我,再看看你,一天天的就知道埋头赶路,啥都不管!”
得,这下倒是不哭了,又生气了。
“那我哪能跟二妹比不是,我要是有她一半的功夫就好了。”王全憨憨的笑了笑,丝毫没有觉得自己身手比不过小姨子有什么可耻的。
李来:......
她们说的这是同一回事吗?!
简直鸡同鸭讲!
她扭过身子开始剥鸡蛋壳,妹妹的心意不要浪费了。
“二姨,我能去找白举人让他教我读书吗?”王来福跟着大人们一起走,凑到李昭身边悄悄问道。
“怎么突然想去跟王举人读书了?”李昭扭头看向他问道。
白举人脾气可没有王秀才好,平日里看人那都是用鼻孔看人的,也就是有齐文竹压着会对她有些好脸色。
想让他教孩子们读书可不容易。
不然这么一个现成的好老师,她早就想办法凑过去了。
王来福有些不好意思,嗫嚅道:“弟弟妹妹们学的太快了......”
再继续教下去,他都不知道教啥了。
他本来就没学得多少东西,以前在村里上学的时候都是中不溜的,不太坐得住。
现在这一路上为了教好弟弟妹妹们,那是绞尽脑汁,倾尽所学。
从一开始因为自己能教别人认字而有些洋洋得意,到现在越来越有紧迫感了。
他们在车上也没啥事干,天天就是认字、认字还是认字,停下就练武,已经快要把他给榨干了。
“我们小老师也开始想要努力了啊?”李昭笑道。
“大家都那么努力,我是当哥哥的,肯定也要努力才行!”王来福挺了挺自己的小胸脯,认真的说道。
爹娘和姨母们每天都很辛苦,有很多的事情要干,还会努力练武。
他也想快点变得更强大一点才行。
见过了王秀才和白举人在路上备受尊崇的样子,他心里这才模糊有了读书读好了会很有用的念头。
“我待会去问问文姑娘,白举人不行的话,白家队伍里可还有两个童生一个秀才呢,教你是绰绰有余了。”李昭轻声说道。
孩子还在启蒙阶段,其实还用不了白举人这样的大拿去教,特别是白举人还没什么耐心,可别被打击的厌学了。
王来福眼睛一亮,用力点头。
因为白举人的名头大,大家说起他都是一脸的崇拜,他就想找白举人教他,但是二姨说的也对,秀才和童生也都能教他的!
在王来福满怀期待的目光中,李昭走向了齐文竹。
齐文竹听完她的来意,非常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这有什么的,正好他们这路上闲着没事干,正好找点事打发时间。”
一个个的一闲下来就开始在那伤春悲秋,吟诗作对,跟蚊子似的嗡嗡嗡的,吵得她头疼。
李昭想起来这古代要是教读书的话好像不是一件容易事,有很多流程,便问道:“那是不是要弄什么拜师礼之类的?我也不太懂这些。”
“用不着,这路上奔波的,何必在意那些虚礼?等安定下来了,你们若是打算在南安府安家的话,再说这些不迟。”齐文竹笑了笑。
根本不用问过白家人,便直接为他们做了决定。
李昭想了一下点了点头,若是太上赶着要拜师的话,这位尊贵的郡主殿下怕还会多心她想要攀附。
就这样也不错,一路同行,王来福能跟人家学到多少东西就是他自己的本事了。
敲定下来后,李昭就回去让王来福去白家的车队上待着。
李来和王全听到是去跟着白家的人念书,高兴的差点没蹦跶起来。
这样的机会要搁以前那哪敢想啊,就算现在前路未定,但是他们心里都是觉得迟早会安定下来的,到时候可就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抓着王来福再三叮嘱让他不要调皮,要听人家的话,这才把人给放走。
有齐文竹的吩咐,白家也没多说什么。
白家的妇孺和老人都是跟着另一个队伍走的,免得真遇上危险那完全是拖后腿,跟着齐文竹的危险显然要更高一些。
多了个小孩来教,正好打发时间,王来福也懂事了,比较乖巧,白家人还教得挺开心的。
全部安排好后,整理好东西重新上路。
有了水和粮食,大家心里都轻松了不少,一路上也能一边走一边说笑了。
“他们一直在跟着我们走。”李盼儿凑近李昭小声的嘀咕。
李昭往后看了一眼,那一群山民,不远不近的跟着她们的队伍,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却不会完全走散。
见她看过去,那些人冲她友好的笑了笑。
“官道又不是咱们的,他们愿意跟就跟,等到了长青县补充的物资之后,咱们加快速度,他们就不一定能跟上了。”李昭转回了头说道。
“我看他们不像是坏人。”李盼儿点了点头。
“好人坏人的,都与咱们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