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县令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只是一个劲地瑟瑟发抖求饶:“好汉饶命,好汉饶命!”
“我们是夏军第一旅东路军李岩麾下夜不收队,奉命取你性命。”说完,孙东用力一压短刀,再猛地一拉,在那县令惊恐万分的眼神中完成了斩首。
孙东让手下割下县令的脑袋后,迅速奔向县衙大堂两侧的公房,逼问小吏县丞和主簿的下落,随后派人将他们一一斩杀。
出了县衙,孙东提着县令等官员的脑袋来到佯攻的城墙处,命人放响箭一声。
这是他们和吴初约定的暗号,不一会儿,城外也回响了一声响箭声。
半晌后,城墙上响起连续的两声响箭声,城外也回应了两声。
孙东大喜,知道行动成功了,赶忙带领手下奔向城门。
城门处此时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厮杀,夜不收的三排长带着两个班在城内门洞与守军厮杀在一起。
这些夜不收队员都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他们如恶狼一般扑向城门守军,杀得守军哭爹喊娘,四处逃窜。
等到孙东等人赶到时,城门已经打开了一条缝,孙东急忙命人将县令等人的脑袋甩上城墙,并大声呼喊,告知县令等官员已被斩首,让众人跪下投降。
此时,城外的吊桥被夜不收放下,吴初带着大军迅速通过吊桥进入城内。
城上的守军们看着城内县令等当官的脑袋,又急忙去找领军的将领,却发现将领也已被刺杀,顿时吓得六神无主。
现在看到大军进城,知道大势已去,纷纷逃跑或跪地投降。
李岩夫妇在天光大亮之时,骑着马缓缓进入城内。
由于周云有严令,麾下军队不得抢掠百姓,违者杀无赦,所以进城的军队纪律严明,并未在城内烧杀抢掠。
进城后,红娘子忙着清查府库和救治伤兵,李岩则在接纳俘虏、整顿军队。
他对孙东等一众夜不收队员大加赞赏,并按照周云所列的军功等级,给予全体队员记一等功的表彰,孙东更是记个人一等功。
这时,红娘子匆匆赶来,满脸喜色。
李岩看到她,笑着问道:“夫人,你这是发现了什么宝贝,如此高兴?”
红娘子兴奋地回答:“你还别说,真是宝藏。老三不是一直对火器很感兴趣吗?这府库里发现了四千多杆火铳,还有两门小火炮呢!”
李岩思索片刻后说:“这修武城有这些火器也不奇怪,这里是河南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镇,明朝廷在这里屯集火器,再调往山西各卫所抵御外敌是很正常的事,只是数量有点少了。”
“还少啊?这里还有好多刀枪甲胄和粮食呢!”
“你安排人把这些武器和粮食我们自己留下一部分,其他的都送到泽州给老三,特别是火器,我们只留少部分,大部分送过去,他或许能派上大用场。”李岩对红娘子说道。
红娘子听后,立刻去安排相关事宜了。
在泽州城内的临时营地中,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快,快推石头过来,用独轮车推,不要用手抬。”
“先拿小的石头,从小石头试起。”
“石头称重没有?要把重量和距离记录下来。”
周云正与投石机的制造者刘保两人,忙不迭地指挥着兵士们对新制作的投石机进行试操。
周云此前接到军器局局长张苍的传信,说是刘保设计制作的投石机已然完工,邀请他前往现场观摩试射效果。
当周云来到临时营地专门划出的试验场上时,一架高大威猛的投石机赫然立于试验场地边缘,周围围聚着一群人,正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周云走近,众人见礼后纷纷退至一旁。
这架投石机和周云想象中的人力拉动式截然不同,他觉得称其为弹力投石机更为合适,因为上面有着牛筋和绞盘等部件。
要知道,弹力投石机主要是依靠弹性材料的弹力来发射石弹呢。
其原理是先将像木材、绳索这类弹性材料进行变形,储存弹性势能,当释放的时候,弹性势能就会转化为动能,推动投石臂运动,从而将石弹抛射出去。
周云满心期待地想要见识一下试验效果,于是和刘保一起激情满满地指挥兵士们做着各项准备工作。
随着刘保一声“预备,放”的指令,只听“砰”的一声巨响,一块石头如闪电般朝着远方的标的物——一间临时搭建的窝棚疾射而去。
紧接着,又传来一声沉闷的“砰”声,显然是没有击中窝棚。
很快就有兵士跑步上前查看情况,不一会儿,一名兵士前来禀报:虽未打中窝棚,但距离窝棚也就三四步之遥,不过抛射距离达到了一百五十步左右。
周云对此倒是很理解,毕竟投石机这东西想要精准命中目标本就很难,这次的误差已经算非常小了,他心中满是欣慰。
随后,他们又尝试发射了大小不同的石头以及猛火油罐,射程大体在70步到160步之间。
这段时间,张苍和刘保可真是累坏了。
自从周云要求军器局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架投石机开始,两人就没日没夜地忙碌起来。
刘保虽说有制造投石机的经验,但一架投石机涉及的工序繁多,他会做的部分就先做出个样板。
张苍则把做好的零件尺寸量出来,绘制成图样,仔细标注好尺寸和名称后,交给其他木匠打造。
对于刘保没亲自做过的零件,他就和张苍画好的成品图进行比对、摸索,然后和其他木匠一起一点点尝试制作。
就这样,历经十几天的辛苦努力,才制作出这架样品投石机。
不过好在有了张苍绘制的加工图纸,往后再造新投石机的时候,花费的时间应该就会相对短一些了。
说起来,这十几天的时间能完成,还多亏了刘保这个内行人,如果完全没人懂,一帮人盲目摸索的话,那可就不是十天半月能搞定的了,少说都得两三个月。
周云一行刚从试验场回到营帐,正喝着水呢,就有个警卫进来禀报:“大人,副旅帅派来信使。”
周云赶忙站起身:“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