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猛也决定不再对此事深究,反正他早已料定了宋江会招安,如果宋江自己搞的体面,那就大家和平分手,如果宋江自己搞的不体面,那郭猛就帮他体面。
过了三四天,郭猛休息够了,也准备回去梁山了,他准备休整个一个月,就去再去找人来练练筋骨,毕竟太久没有打仗,兵士们是很容易懈怠了。
那日郭猛正准备启程,宋江带着几位头领,都来送到清真山山下,几人都分别与郭猛等人道别,这时候突然一阵马蹄疾驰而来,大喊道:“老种经略相公有军机到!大王请慢走!”
所有人都被这一声和一阵马蹄惊到,郭猛内心更是咯噔一下,别自己走了才没多久,种师道就出事了。
那探马顷刻间便已经到了郭猛面前,翻身下马,双手奉上一个竹筒,上面郭猛看出是种师道的笔迹,写着“郭猛亲启”。
郭猛将那竹筒打开,里面一张纸,乃是写着郭猛走了之后霸州城的变化。原来辽国皇帝真的如手下大将兀颜光的建议,确认郭猛等人走远了以后,派人用送各种金银珠宝到朝廷给高俅等四人,让他们在皇帝面前说些好话,下令让种师道撤出霸州城。
高俅等人哪里有什么家国之心,拿到手的才是真的,于是四人分赃完毕,次日早朝便来向赵佶报告此事。
辽国的使者为了能够避免梁山军再次插手,将梁山军帮助种师道打败辽军的事情也告诉了高俅,高俅觉得这样既能够让种师道撤出霸州,又能够打击种师道,一口应允下来。
次日的朝堂之上,高俅首当其冲便将此事说了出来,说种师道不遵守澶渊之盟,在辽国未进攻的情况下率先发起进攻,到时候要是辽国找我们麻烦,那就得不偿失了,还不如尽快将霸州城交还给辽国,免生后患。
赵佶此时有些为难,自从自己当上了皇帝之后,宋军是屡战屡败,对战辽国、金国几乎没有什么胜绩,别说开疆扩土了,能守住就不错,这次好不容易有些进步了,能打下人家一座城池了,怎么能够拱手相让呢?
蔡京一看皇帝犹豫了,当即决定添把火,马上启奏,说此次宋军能打下霸州城,并非种师道之功,而是因为有梁山军帮忙。
赵佶一听梁山军来了精神,想起前些日子,梁山军打败了自己招安的猿臂寨人马,几次派兵征剿,不仅没能拿下不说,还搭进去朝廷的兵将,气不打一处来。
杨戬见到赵佶已经快要按捺不住了,于是立刻添油加醋,说种师道是勾结逆贼,犯上作乱等等,这霸州城说不定就是种师道拥兵自重的根据地,今日敢勾结梁山,明日就敢黄袍加身。
也许是赵佶想起来自己的祖辈是怎么当的皇帝,一听黄袍加身就慌了神,当即下令道:“命令我军全数撤出霸州城,西路军暂时由王进掌管,宣种师道回京师问罪!”
朝堂之上立刻议论纷纷,张叔夜等忠臣立刻反驳,这早朝就和清早的菜市场一样吵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