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业坊,柳家大宅。
外头的风风雨雨,搅扰不了柳家大宅的清净。
第二期发布之后,《大唐周刊》也算是步入正轨了。
虽然还有不少人在对《大唐周刊》进行非议,但柳叶并不想去管。
《大唐周刊》最重要的是文章,相对而言,那些大儒折腾得越厉害,对于柳叶来说反倒是一件好事。
十月下旬,院子里的树木都开始变得枯黄,长安城里的金秋时节,已经有了几分冬日的前兆。
待在院子里有些寒冷,但点上个炉子就感觉不出来的。
柳叶坐在石头桌子旁边,将红泥小炉的炭火烧旺之后,把茶叶投入其中,加上一点糖霜,等糖霜完全融化之后,用牛奶一沏,一壶奶茶就做好了。
把茶叶篦出去之后,浓浓的奶香混杂着茶叶的清香,让人食指大动。
许家的一对小儿女瞪大了眼睛站在柳叶旁边,早就馋得不行了。
等奶茶做好之后,迫不及待的举起自己的小杯子,打算向柳叶讨一杯尝尝。
“去,给后院送去,你个臭小子还想着喝头一壶?”
柳叶先给小颦儿倒了一杯,然后拍了拍许昂的后脑勺,让他把一壶奶茶都送到后院去。
可第二壶做好了老半天,也不见许昂回来。
领着小颦儿,端着奶茶走到后院一看,才发现许昂被抓了壮丁...
孙思邈是唯一能出入后院的外人,老头子一把年纪不用在意什么规矩,去后宫都没人拦着。
许昂蔫头耷脑的跟在孙思邈身后,往花盆里埋一种黑漆漆的植物根茎。
柳叶见了,连忙拉着小颦儿绕道而行,这老头子脾气越来越不讲理,也越来越不把自己当外人。
脾气一上来,能把柳叶拽过去当壮丁。
从小路钻进月亮门,来到了李青竹的房间门前。
“青竹,新煮的奶茶,喝一杯尝尝!”
柳叶直接掀开帘子,发现李青竹正坐在桌子前,手里捧着一本书,旁边还放着笔墨。
李青竹放下书,把柳叶手里的奶茶接过来喝了一口,似乎很喜欢奶茶的味道,甜甜一笑。
“你在干什么?”
李青竹比划了几下,柳叶无奈的说道:“原来你也被老头子抓了壮丁...”
闹了半天,李青竹是在帮孙思邈抄写文章。
孙思邈的医术没得说,医术文章的水平自然也无可挑剔,唯独字写得丑了一些。
在发现李青竹的字十分漂亮之后,就请李青竹出面,帮他把下一期投稿的文章抄写一遍。
只是有些地方老头子写得粗心,需要勘误,李青竹这才找来医书,打算仔细修改一下细节。
喝完奶茶之后,李青竹又开始帮孙思邈誊抄文章。
柳叶却是心中一动。
“颦儿,去帮你婶婶的忙!”
小颦儿虽然年纪不大,但受他爹的影响,字写得也相当漂亮,而且读书的天分特别高,比她哥高出好几层楼去。
等小颦儿接替了李青竹的工作,柳叶才说道:“青竹,有没有想过也写几篇文章,发到咱家的《大唐周刊》上?”
李青竹一怔。
女子写文章?
这还是头一次听说。
长安城中虽然有不少的才女,比如韦檀儿,本就是出了名的才女。
可这种‘才’,一般只是泛指诗词。
文章这种东西,终归是男子的‘天下’。
因为文章是需要发表,需要宣扬的,这年头可没有给女子发表文章的说法。
就好像孙思邈这种医术大家,想要发表文章都千难万难,何况是女子了!
柳叶笑道:“先写写试试,若是能写出好文章,对咱家的生意也有帮助!”
李青竹一听,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
换成别的事情,以她恬淡的性子,或许不想插手,可她最希望的事情,就是能帮助柳叶!
李青竹比划了几下,柳叶摸着下巴沉思了片刻,道:“我觉得,写什么内容不重要,只要写擅长的就可以,比如你可以写一写教人做女红,也可以教人写字...”
李青竹闻言也笑了。
在书法上,比她强的人还有不少。
可论起女红,普天之下能超过她的恐怕也没有几个。
说干就干!
李青竹立刻坐在小颦儿身旁,提笔写了起来。
写上一段话,还在旁边画起了图样详解,就连柳叶这种对女红一窍不通的人,都能看得明明白白。
...
和柳叶的清净日子不同,许敬宗这两天可算是忙坏了。
他整天出入了各大将门老帅的府上,成了将门中最为出名的教书先生。
河间郡王府!
李孝恭大排宴宴,宴请的不是别人,正是许敬宗!
“哈哈哈,许掌柜的好福气,从朝堂这个大染缸里挣脱出来,如今成了长安城里首屈一指的大掌柜,老夫都觉得羡慕啊!”
虽然知道李孝恭这纯粹是客套话,但许敬宗听着还是十分受用。
他端起酒杯,缓缓起身道:“郡王抬举了,在下只不过是一介商贾,谈不上什么首屈一指,只是为我家大东家多尽一份力罢了!”
李孝恭深吸口气,干了一杯酒,这才聊起来正题。
“听闻尉迟恭他们那些老家伙,都已经在《大唐周刊》上发了文章,老夫也有意发一发,毕竟我等将门中人,在没有战事的时候,想要得到陛下的奖赏实在是太难得了!”
“此事,还请许掌柜指点迷津!”
李孝恭的态度十分客气。
但凡是将门中人,全都看到了《大唐周刊》中蕴藏的巨大价值!
没有战争的时候,老帅们自然也不能闲着,当然要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尸位其上,可不是长久之计!
大唐河清海晏,估计再等个三五年,都不见得有战事。
就算有战事,也不一定能轮得到他。
写写文章,能博个名声,还能得到陛下的奖赏,何乐而不为呢?
“郡王殿下本就是博学多才之人,许某何等何能...”
“许掌柜不必过于自谦!”
李孝恭拍了拍手,立刻有家丁端着个托盘上来。
掀开上面的红布,里头是四排硕大的金锭子!
许敬宗顿时眉开眼笑了。
“许某确实是有些心得,郡王殿下,不如咱们这就...开始写?”
李孝恭一拍大腿,道:“那就有劳许掌柜了!”
“来人,笔墨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