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吃得不亦乐乎,都没有喝酒,而是一人端了一碗瞿秋平做的“菌菇鲜蔬汤”慢慢品尝。
瞿秋平正色对众人说:“现在放假了,大家也别虚度光阴,想学什么就赶紧去学,想提升能力就努力去练。”
瞿秋平顿了顿:“大家应该都满十八岁了,如果可以,都去考个驾照,以后去了更大的城市用得上。”
谭柱吃得满嘴是油,众人也没停下筷子,边吃边点头。
“难怪江枫很少到去外面吃饭,有平叔做的菜,要是我也哪都不去。”辅鹏经常在外面吃,现在有了深切体会。
“我跟你说小心狗子,你跟我说东坡肘子,能不能好好听话?”瞿秋平佯怒。
“大家不要再吃了,听平叔说话!”谭柱一声大喝。
这一嗓子还真有效,大家纷纷停下手中的筷子,瞪大眼睛看着瞿秋平。
瞿秋平颇感无奈:“你们这些孩子,怎么像从饿牢里放出来的一样。这个月25号都过来,我再给你们做一餐……”
“耶!”话音未落,众人齐声欢呼起来。
瞿秋平摇摇头继续说:“25号高考放榜,你们一起到这儿来填志愿。”说罢又转头对着思诗:“如果你想和他们在同一个城市,也可以过来。”
明聪忍不住发问:“平叔,你到底是什么身份?这也能控制?”
江枫心底暗暗发笑:这么多年自己都不知道,明聪怎么可能问得出来?
“我是什么身份并不重要,是国家对你们的照顾。”瞿秋平微微一笑:“如保持初心,你们将来都会是国之栋梁。”
明聪的傲气一下就上来了:“平叔,你可愿将生辰八字告知,我必能推算而出。”
“生辰八字?”瞿秋平明显呆了一下,似是陷入了回忆之中,随即淡淡一笑:“也罢,就看看你的能力到了哪一步。”
瞿秋平取出一只笔:“明聪,伸出手来。”
明聪依言伸手,瞿秋平在他手心写下八个大字:“记好,回去再算。”顿了一顿,瞿秋平笑起来:“记住,一个人算,不要依靠明老爷子。”
桌上的佳肴转瞬就被一扫而光,众人摸着滚圆的肚皮却感觉意犹未尽。
谭柱看着江枫:“枫哥,你快把平叔的厨艺学到手,等以后我们去了一个城市,要找你蹭饭吃的。”
江枫笑着点头。
李诗琪突然问道:“你们爱不爱吃西餐?”
“怎么,你会做?”刘名昊一脸不信的表情。
“不是我,是杰杰,就是被柱子哥打晕的那个。”李诗琪还不忘揭人伤疤:“寿司、面包、牛排、意面……,都做得不错。”
“我没吃过,改天叫他过来玩的时候露一手。”谭柱对吃的兴致都很高。
“好了,桌子收拾一下,菜我做了,剩下的就你们忙活吧!”瞿秋平微微一笑,起身就回了房间。
进房门前还对大家说了一句:“好好努力,25号我要试试你们的能力。”
一瞬间众人感觉压力山大。
收拾完杯盘碗筷后,天已经黑了下来,众人纷纷告辞。
谭柱回学校收拾行李,准备明早住到江枫家,等毕业典礼和放榜之后再回家。
刘名昊被李诗琪强行拖去了酒吧。
辅鹏和鲍思诗准备去散散步,看看夜景。
小曼回家去给爷爷帮忙。
明聪怀着心思回到了泽水苑。
明老爷子每晚会固定在湖边散步,明聪也没去和父亲碰面,而是匆匆回到了自己的卧室。
拿出纸和笔,明聪将瞿秋平的生辰八字写在纸上,开始细细推算起来。
良久,他眉头越皱越紧:“奇怪……”,明聪将纸撕成碎片,又从抽屉拿出一张,重新开始推演。
这一番推演下来,只见明聪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面容越来越惊恐:“不可能!不可能……”
撕掉第二张纸,明聪再次拿出一张,开始了第三次推演。
明老爷子散步回到家中,只见明聪房门紧闭,便随口喊了两声:“聪儿,聪儿!”
门内没有动静,无人回应。
“这孩子,这么早睡了?没考好?”明老爷子喃喃自语,上前去轻轻叩了叩明聪卧室门。
房门打开,明聪满头是汗,脸色苍白地走了出来。
“孩子,你怎么了?”明老爷子关切地问,伸出手背探了探明聪的额头。
“爸,我没事。”明聪摇了摇头。
“没考好没关系,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明老爷子还是怀疑明聪高考失利,心情郁结。
“爸,我考得很好,身体也没问题,别担心。”明聪用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有一些事情想问一问您。”
“孩子,你问吧!”
“爸,您可认识江府的平叔,瞿秋平?”
明老爷子沉吟片刻:“那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多年前曾有过数面之缘。”
“哦?”明聪眼睛亮起,原来老爷子真的认识:“那平叔到底是干什么的?”
“具体干什么我也不太清楚,都是听到别人口述,据说公安系统百分之八十的精英都是他调教出来的。”
明聪倒吸一口凉气,一定是自己推演错误,这下倒不好对父亲说自己的推演结果了,可能是自己学艺不精或是能力开发还不够。
“爸,单凭生辰八字能推出一个人完整的命格吗?”
“大致上不会错,一个人大运从出生起就已注定,但还需结合手相、面相、骨相等来综合判断。”
明老爷子对于儿子的突然好学感到奇怪也感到欣慰,因为从小儿子对命理卜卦之类的浅尝即止,不愿深究。今天主动询问,恨不能倾囊相授。
“后天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改变命格。”
“什么行为?”明聪有些不懂。
“多做善事、多交益友、心怀大义,哪怕命格不佳,亦有天助。”
“听起来很玄,这是什么道理?”
“给你举个简单的事例。从前有个善人,先天心脏有问题,算命先生都说他不会活过而立之年。”
“但他从小乐善好施,广结善缘,因此结交了不少能人异士,医者为他配药,道者教其养气,各献其方,居然使其活过了天命之年。”
“有一次去朋友家赴宴,因高兴多喝了几杯,又不愿麻烦朋友送,走回家的时候倒在了路边。”
“本来天色已晚,行人很少,没人发现路边倒了一个人。也是他命不该绝,一个乞丐路过,见到平时常救助自己的人倒在路边,就背着他敲响了医馆的门。”
“医馆晚上从不接诊,听说是他,连忙开门救治,最终又逃过一劫,直到九十一岁时寿终正寝。”
“你说,这算不算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