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一阵诧异,这是什么情况?
“各位都起来说话,和我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几个人又重新坐到椅子上,只见刘玉芳一指隔座儿的一个少年说道:“他是鲁王爷的儿子!想必姐姐一定知道鲁王爷在哪里,这次我们偷渡大江是送他与鲁王爷团聚的。”
朱媛大吃一惊,左一眼右一眼的看了看那少年,只见他约莫12,3岁的样子,皮肤白皙,只是手上和脸上生了冻疮,看起来越发红扑扑的。一双眼睛乌溜溜的,更显纯净无暇。
这是鲁王世子?朱媛沉思片刻,嘴角勾起一抹笑容,心里有了打算。这倒是钳制鲁王的一颗棋子。
朱媛笑着说:“鲁王爷就在绍兴,距此不远,这不正巧我过两天去杭城办事,差人送一封书信过去,请鲁王爷和世子殿下在杭城相见吧。”
刘玉芳面露犹豫之色。
“小妹可是有什么别的事?”
众年轻人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
“没有,没有其他事情了!就凭姐姐安排吧”
朱媛叫人拿了一包银子,交到刘玉芳手里说道:“你们在这里住两天,这点零花钱你拿着,我让这位肖姐姐带你们去街上逛逛,有什么事跟她说就行”
刘玉芳赶紧推辞,“姐姐,这如何使得,我们就在这里等,不用花钱。”
“拿着吧,行走也方便些,梓宁,你照顾好她们”朱媛说罢,带着肖梓沅走出堂屋,留下肖梓宁陪着六个年轻人。
见刘玉芳有些尴尬,肖梓宁说道:“拿着吧,不必在意,首领这个人极好的。想必你们还没吃饱,我带你们去吃包子吧。”
几个人都是眼睛一亮,刚才的几块儿点心确实不够塞牙缝的,都饿了两天了,先填饱肚子再说。
朱媛留下几个年轻人,又匆忙从城里出来,回归大军营地,刚进了入口,就见范占元远远的等在帅帐旁边。
朱媛走进大帐,摆开纸张,肖梓沅上前磨墨。范占元垂手侍立,很是恭谨。只听朱媛又说道:“你这次直接带一封书信到绍兴去见朱以海,就说鲁王世子有了下落,鲁王爷看到信就明白了”
“找机会了解一下拥立鲁王的有哪些人,有多少兵”
朱媛一边说,一边拿起毛笔,刷刷点点就是一封书信,落款处又印了兴武的官印,封起来交给范占元。
马蹄声渐远,朱媛坐到帅案后头,展开一张行军地图,呆呆的看了起来。肖梓沅悄悄退走,在帐外站岗。
常州城内,行人并不多,但是人们的脸上都有了一丝生气。不久前官军收复了常州,穷凶极恶的鞑子被赶跑了,官军一来,就设了粥棚,许多无家可归的人这才没有饿死。
街上有不少男子都戴着大帽子,把光秃秃的脑袋包裹起来,这些是被迫剃发的人,索性把小辫子剪了,剃光了等着重新续起来。
每一个都是汉人打扮,否则也会被官府抓走下狱。有皇帝授权,朱媛的行政命令是直接下到知县的。
街上巡逻的士兵三五成群,整个城处于半戒严状态。这都是为了防止敌方渗透潜入。
便是如此,刘玉芳几个也是玩的非常开心,想想一路走来路过的地方,到处是死人,流民,凶恶的鞑子,破败的房子,以及满脸菜色顶着小辫子的男人和穿着破衣裙头发乱糟糟的女人。
看起来是那么的丑陋不堪。
“这里真好!”刘玉芳忍不住说出了心里的话。几个小伙伴也纷纷点头。
“首领,等见到我爹,我就让他把兄弟们都接过来,都来享福,咱们不回去了。”
鲁王世子眼里放着光,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小脸上满是坚毅的神色。
自从白胡子老爹走了之后,他们天地会的人就越来越少,现在都不足百人了。刘玉芳拿着天地会的信物,接管了这个反清复明的小团体。
毕竟她的功夫不赖,至少要比其他人强多了。他们蜷缩在那个小村子有一段时间了,先是清狗莫名其妙的就走了。只留下一点点投降清国的汉奸走狗,他们还杀了一些,抢了不少粮食,至少够吃一段时间了。
可接着就发现,不少汉人也没了,都望南边儿跑了。刘玉芳带人出去问了一圈,惊喜的打听到了鲁王爷的下落,说是到了江南浙省。
回去一商量,他们就决定把鲁王世子送去江南跟鲁王爷团聚。这是白胡子老爹走之前交给她的任务之一。
于是带了十来个人,护送着世子直奔江南,一路上不知道遇到了多少次险况,兄弟姐妹死了多一半,最后只剩下她们六个人,在江北苟了两天,抽冷子绕开巡江的清狗,抱着破船板子强渡长江。
结果刚上岸就被朱媛的巡逻队逮了个正着,被人看着冻了半夜,几个人提心吊胆的,但是看情形这些兵不是清狗,似乎是大明的人。
现在好了,这些兵果然是大明的,而且是恩人姐姐的人,这真是老天爷开眼了。
朱媛说是去杭州,也是巧了。
正是户部安排了杭州一带的田地重新丈量,结果清兵杀戮太甚,导致人口损失严重,大片良田没人耕。
董彦上奏皇帝,给出了个招儿,说是土司兵数量太多,如今暂时休战整备,倒不如变兵为民,把无人耕种的地暂时划成军田,以缓解后勤压力。
这次朱媛去杭州,就是配合秦家落实土司军的安置问题。土司军由西南各土司的武装力量组成,若能用一些土地拴住他们,那么西南各土司的武装力量就变相的被削弱了。
南昌之战没有动用太多土司军,这些士兵就感觉非常开心,有饭吃,还不打仗,简直太舒服了。一大部分人就乐不思蜀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很快他们就会变成没牙的老虎。
实际上这是朱媛和董彦,秦翼明等人商量的对策,兴武朝刚刚建立就开始了土地改革,主要是强化卫所制。重新把军田严格控制了起来。
朱媛想到后世的生产建设兵团,以及清国的八旗制度,二者跟卫所制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拿起枪来打仗,放下武器就种地。摆脱了后勤补给对地方经济的部分压力。
土地改革的阻力十分巨大,各地的大地主,藩王没少闹腾,但是兴武朝的军队规模十分巨大,几乎全民皆兵。
在军队无孔不入的超强力镇压下,没有一个势力能泛起浪花来,兴武朝强制施行计划经济,把大地主,蕃王等少数既得利益者的财富强制转化成军队的财富。
民田变军田,佃户变士兵。士兵都是有饭吃的,大地主再也无法肆意剥削佃农。这个改革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没有人再饿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