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若望要传教的想法落空了,但是大明帝国学院给他的惊喜还是非常大。
他发现这个帝国学院教授的科学技术非常的实用,对生产生活,军事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关于力的三大定律,电子学,化学这些课程,令他欣喜若狂。
如饥似渴的吸收着那些知识,汤若望没有忘记远在万里之外的祖国,况且他不是一个人,很多西欧的朋友跟他保持着联系。
西方宗教势力十分庞大,就算是没落的神圣罗马帝国仍旧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西欧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借着这个影响,汤若望给远在故乡的朋友写了一封长信,详细描述了这一段时间来在大明帝国的所见所闻。
他在信中写道:“明的女皇是一个非常有才华且强大的人,她在几年的时间内,就打败了气势汹汹的北方敌人!”
“她让整个帝国起死回生,农民和劳工都开始拥戴她,整个国家的大臣们也循规蹈矩,按照女皇的意志做事。”
“她的强大不仅来自于军队的忠诚,而且来自于她那非凡的智慧,我所学习的知识大部分都是由女皇所教授的。”
……
这封信的分量很重,传到家乡之后,以及跟德意志皇室有亲戚关系的几个王国都把目光投向了远在万里之外的大明帝国,这些贵族很早就派遣使者与明帝国建立联系了,可是这些年来一直都没注意明帝国的局势变化。
究竟是因为之前的明帝国根本不重视科学技术和数学的发展。而这一次汤若望把所学的科学知识摘录了一部分,这些科技知识令一些大学的学者们感到震惊和不解。
特别是在解说力学三大定律以及描述天文观测时,提到了着名科学家伽利略,明帝国展示的天文望远镜十分先进,比伽利略所使用的望远镜还要先进,究竟什么时候这些知识和研究成果传到明帝国的?令人匪夷所思。
毕竟伽利略六年前才去世的,有心的人就开始注意到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东西。同行是冤家,能看懂并理解科学家的只有科学家,胜负欲也在同一群体之内产生。
朱辰钰的科研成果立刻引起了德意志一些学者的注意,他们很想结交东方的女皇,问一问一直困扰许久的科学疑问。针对科学问题,多少有些不服。
这个时期,西欧诸强已经开始大力发展现代科技,奠定未来科学的理论基石就在此刻产生,这正是西式科学百家争鸣的时代,而汤若望带去的大明帝国的科技理论,让一些学者产生了大明帝国要在科学界插上一腿的感觉。
遍布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大学已经开始崭露头角,这些大学机构几乎每座重要城市都有,比如伽利略,在比萨大学学习,比如还是一个三岁小孩儿的莱布尼茨,后期要进莱比锡大学。
这样一比较,大明帝国的皇家学院还是个迟到的选手。
然而,这个皇家学院含金量可是大大不同,朱辰钰所掌握的科学,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这不是早期的西方科学可以比拟,然后,她还融会贯通了中式科学,可谓是中西合璧,在此基础上,朱辰钰开始通过试验,建立自己的一套科学体系。
跟其他穿越者不同,朱辰钰不会靠着死记硬背的一些高中知识到处装逼打脸,她是真的肯用功去学习,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四书五经,治国理政等等知识,全部学!
以目前的积累,她就是大明帝国第一学者,无出其右。几乎各个领域都可以称宗作祖,也难怪汤若望跟家乡的朋友吹嘘明帝国女皇的智慧。
当西方贵族注意到东方明帝国的时候,一股中西交流的风潮开始酝酿起来。汤若望的家书传回家乡的数月之后,就有一个庞大的使团,带着一批年轻人,搭乘舰队,乘风破浪来到大明帝国,献上礼物和书信,请求与明帝国互市贸易,请求将带来的年轻学者送进大明帝国的皇家学院。
朱辰钰命令军队休战三年,这三年来,整个大明帝国的国力像坐火箭似的,一路上行。
各国派来的使者也是如同走马灯一样,络绎不绝,德意志首先从中尝到甜头,从大明引进的纺织机械和灌溉机械,极大的促进了本国农业的发展。很快就扩展到了工业和其他领域,德意志开始全面展开工业革命。
紧接着,法兰西,英吉利,尼德兰,瑞典,丹麦,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也开始接触大明帝国。特别是侵占台湾的尼德兰人,在看到大明帝国江南造船厂的巨舰之后,立刻悄悄的撤走了在台湾的所有军事力量,并在马六甲建立防线!
随之,在南海活动的几个海洋强国也立刻收敛起来,他们都见过朱辰钰手下那恐怖的炮兵部队,为了得到那些强大的武器,他们极力讨好明帝国。朱辰钰这招不战而屈人之兵运用的炉火纯青。
三年休战,不是说与满清的仇怨就搁置了,朱辰钰没有一天不想着御驾亲征,踏平后金。只是民生更为重要,三年是为了恢复实力。
帝国内部的矛盾是存在的,朱辰钰的诸多改革触碰了很多地主,官僚的利益,不可避免的,一些政策推行起来,就遇到了很大阻力。
一向被认为是骄横跋扈的女皇朱辰钰,这次终于不用装了,摊牌了,朕就是古往今来的第一暴君,秦皇嬴政都得叫声姑奶奶。
三年,没有一天不杀人的!简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当然了,这杀的人都是胆敢螳臂挡车的货。
朱辰钰建立了以军队为基础的统治体系,把大明原来的卫所制发挥到了极致。所有的生产都与军事挂钩,建立了无数的生产建设兵团,基本上全民皆兵,除了老的小的残疾的和部分妇女,其他人都要服兵役。
这样的政治体制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铁血女皇朱辰钰的坚持下,大明帝国一切,都是为了战争做准备。朱辰钰认识到一个事实,如果你想要扩大殖民地,增强本族的实力,你就需要扩张和掠夺。
于是,尽管有一批人不赞同朱辰钰,就等着看女皇的笑话。当然了,明面上他们是不敢说一句话的,否则可能引来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