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冰冷的话语在凤仪宫的大殿内回荡,如同一股彻骨的寒风,让周遭的妃嫔们心头一紧。
而此刻十二扇檀木雕凤屏风后,鎏金狻猊香炉腾起袅袅青烟,将满殿烛火笼在朦胧纱雾里。
皇帝则负手立于凤位之上,明黄色龙袍下摆的银线云纹在烛火中忽明忽暗,恰似风暴前奏。
“请皇上明鉴。”
清欢突然重重叩首,额间点翠压鬓的玉珠磕在青玉砖上发出脆响。
霎时殷红血迹顺着她雪白的脖颈蜿蜒而下,在锦裙上绽开朵朵红梅。
清欢站在一众妃嫔之首,她表面上低垂着头,可内心却如明镜一般。
皇后中毒之事,看似毫无头绪,实则疑点重重,而皇帝却在证据未明之时,就这般草率地将怀疑的矛头指向她们,实在是令人心寒。
“明鉴?!”
皇帝突然抓起案上青玉茶盏掼在地上,碎瓷飞溅处,一缕猩红顺着清欢膝边蔓延开来。
皇帝怒啸“皇后乃是一国之母,难道会陷害你们不成?”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不满,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众人的心上。
丽妃微微垂着身子,缓缓地抬起头,眼中含泪端柔说道:“皇上,臣妾与诸位姐妹向来敬重皇后娘娘。
且平日里相处皆是真心相待,实在不知这变故是如何发生的,还望皇上明察才是。”
皇帝却并未理会丽妃的哭诉,目光如利刃般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皇贵妃身上。
“既如此,皇贵妃!今日之事,你可有什么要解释的?”
清欢心中一凛,但面上依旧保持着镇定。
她缓缓抬起头,眼中满是委屈与无辜,“皇上,臣妾与皇后娘娘姐妹情深,今日在御花园也是相谈甚欢。
何况臣妾如何能左右皇后娘娘的步伐,又能提前布局?
这其中难道皇上不曾疑心吗?”
清欢言辞恳切,声音微微颤抖,仿佛真的被这无端的怀疑伤透了心。
皇帝蹙眉,下侧与此事无关的云妃假意关切“哎呦,皇上莫要迁怒皇贵妃。皇贵妃日日处理宫务,如今又刚诞下子嗣……
说来这小皇子诞生时吉兆可是众人皆知~或许是皇贵妃太过忙碌一时叫她人钻了空子吧。”
然而,不提还好,这一提,皇帝本就疑心甚重,更觉皇贵妃有了别样心思。
他沉凝片刻,冷然道:“如今皇后昏迷不醒,证据虽尚未查明,然皇贵妃管理六宫失察,终究难辞其咎……朕……”
就在这时,一道尖细的嗓音划破紧张气氛:“太后娘娘到~”
众人纷纷行礼,身姿伏低。
皇帝面色微缓,说道:“如今时辰已晚,额娘怎的过来了。”
太后冷冷瞧他一眼,气道:“哀家再不来,这后宫怕是要翻了天去!”
太后历经两朝,在宫中威望极高,她见皇帝行事如此草率,心中满是失望。
“行了,皇帝坐下吧。哀家已知晓前因后果,你不必瞒着哀家。”
皇帝眼眸瞬间眯起,如同一头被激怒的猛兽,眼中射出的寒芒直直扫向下头的宫人。
那些宫人仿若被一道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吓得双腿发软,身子止不住地瑟瑟发抖,恨不得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躲避这如实质般的威慑目光。
良久,皇帝才缓缓转过头,脸上的狠厉之色瞬间褪去,换上了一副温和的神情。
恭声说道:“今日之事,朕已命人查过。额娘年岁已高,着实不该再劳烦额娘还为儿子操心这些繁杂之事。”
那语气,就像在陈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可仔细听来,又隐隐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太后目光如炬,紧紧盯着皇帝,眼中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与痛心 。
她提高了声调问道:“那皇帝是准备如何处理此事!”那眼神,仿佛在质问皇帝为何如此糊涂。
皇帝却仿若未察觉太后的情绪,依旧神色自若,昂首挺胸,双手负于身后。
迈着沉稳的步伐,自顾自地侃侃而谈:“皇后贵为国母,而此事又涉及重大。今日在御花园的众人,自是都逃脱不了干系。朕身为一国之君,治理天下,秉持公正,自是不会偏袒于谁。
而皇贵妃主理六宫多年,却如此疏忽……”
那模样,自信满满,仿佛自己的判断不容置疑。
“够了!”
太后猛地一拍座椅扶手,站起身来,脸上的气恼再也压制不住,怒目圆睁,大声斥责道
“皇帝可曾查探清楚?便要如此急着给她们定罪?”
那声音在大殿内回荡,震得众人心中一颤,也让皇帝的话语戛然而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