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的第一个摊位,依然是之前带宋芫、方玲过来看古玩交流会时看见的那个售卖工艺品玉石的摊位。
这位老板的摊位前,购买物品人依然很多。
没办法,目前的年代,人的认知能力有限,见识也有限,特别是普通人,对于古玩方面的假货,还不是特别的了解。
“阿顺,这个地摊上的手镯看上去很好看,要不我们一人买一个!”
见别人买了东西,特别是有的女人把镯子戴在手上很好看的样子,田斌有些心动道。
他应该是想着买一个送给叶雨晴。
“这个摊位上的东西,你觉得是玉吗?”
把田斌往前拉了拉,他小声说道。
“不是玉吗?刚才那摊主不是说都是翡翠、和田玉吗,我看着也挺好的!”
田斌说着回过头往那边又看了一眼。
“看着是挺好,但它们并不是玉,而是一种叫做“乳化玻璃”的合成料,晚点回去你上网从电脑上查看一下资料就知道了。”
“是吗?那我晚点回去上网看一下。”
常顺这样说,他也没了购买的兴趣。
“其实除了这些,这边的很多摊位,售卖的其它东西,都有不少的假货,真品并不多。
逛古玩地摊,逛个两三年,结合去渣土场寻宝,慢慢你就明白了。”
两人聊着,继续向前走去。
“老板,这个铃铛多少钱?”
走到一处售卖杂件的摊位,他跟田斌二人停了下来,看起了地摊上摆放的物品。
此时,摊位前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问价道。
这个地摊老板,是位四十多岁的胖男人。
“这是驼铃,清朝的,又大又厚实。
你晃动一下听听声音,又清脆,又响亮。
像这样的驼铃,比较少见,诚心要,350块钱!”
常顺看了一眼驼铃,钟形,高度约10公分,最大口径约6公分,看上去的确很厚实,历史痕迹明显,也确实能到清朝时期。
五十多岁的男人听他那样说,把驼铃晃了晃,顿时清脆悦耳的声响传出,很好听。
“300能卖吗?我也不多砍价,能卖我就要了!”
可能是觉得这玩意儿不错,他又对摊主说道。
“行吧!那就300。”
胖老板答应了下来。
很快,钱货两清,两人完成了交易。
常顺在他的摊位上仔细扫视了一会儿,突然间,他发现了一个五十年代初的“模范奖章”。
这枚奖章,外面圆形,中间五角星,五角星内部写有“民工模范”,上面写着:
“抗xx x卫国保家”。
下面有一个“奖”字。
奖章包浆自然,很有年代感,很开门,一眼老货。
“老板,这枚纪念章多少钱?”
除了之前提到的绿松石、沉香(奇楠),别的如纪念章或者其它一些小件,只要是升值空间大的物品,遇到了,价格合适,他也会购买。
“50元!”
老板扫视了一眼,对他说道。
“40能卖吗?”
常顺还价道。
他也没说30,说30,估计这胖老板不会售卖。
“你拿去吧!”
对方同意了这个价格。
付了钱,他就把它收了起来。
田斌没购买东西,他过来只是见识一下,增长阅历。
离开这处地方,往前走了不远,常顺又看见了之前购买过沉香的那个长着一对佛耳、秃顶,面相和蔼的中年男人的摊位。
这个摊位,售卖的要么是真正的古玩,要么是近现代的真货,是古玩市场难得的几处可以放心购买物件的地方。
那次的交流会逛完,他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此时在这处摊位前,也有人正在选购物品。
“老板,这个多少钱?”
一位顾客问价道。
常顺顺着声音看了一眼,只见这人的手里拿着一个不算多大的青花瓷笔筒。
笔筒的高度约15公分,直径约8公分。
“这是清代的八仙人物笔筒,600元。”
摊主看了看他手里的笔筒,说价道。
“600吗,这东西对不对,会不会是仿品?”
顾客随口又说了一句。
“我这里不卖假货,就算是假货,我也会提前跟别人说清楚。
你可以在市场上打听一下,我周大耳从来不忽悠人,一是一二是二。”
摊主又笑着说道。
听他这样说,常顺算是知道了这人的称呼,“周大耳”应该是他的绰号。
不过他的耳朵看上去确实比较大。
“便宜点,400我要了。”
顾客想了想,还价道。
“400卖不了,最低550,低了这价,我不出售,要不你去别的摊位上再看看。”
周大耳语气坚定道。
“真品就是真品的价格!他这里的东西,内行人都能看出来,摊面上放着的,是真正的古玩。
你不要,可以放下来,550,我要了!”
站在拿着笔筒的顾客旁边的一人,看了看那个八仙笔筒,然后说道。
这人好像也看上那个笔筒了。
“你不会是托吧?再说我买东西,你插哪门子嘴?”
顾客语气有些不善。
“我有必要当托吗?不是说了吗?你不要可以放下,我现在付钱买走。”
那人听他说自己是托,也来了脾气。
“行!那你买走好了,我再看看别的。”
这人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没有继续争执。
他似乎还是不信,觉得对方就是托。
同时,这也说明他并不是很懂古玩。
真正懂的人,只要简单扫视一眼这边的各个地摊摊位,就能看出来哪些摊子是卖真货的,哪些是售卖工艺品的。
旁边那人也没客气,直接把笔筒拿上付了钱。
随后,他又选了一个“福”字碗,把它买下后就离开了。
“他真不是托!”
见那人走远,又有人说道。
“我从不找托!看中了,喜欢你就买,不买也无所谓。”
周大耳又对那名顾客说道。
“行!你再说说这个方形的笔筒多少钱?”
过了不久,先前的顾客又拿着一个笔筒问价道。
常顺看了一眼他这次选的笔筒,高度约13公分,笔筒边长约10公分。
四面开窗,粉彩图案,画的是古代四大美女:
“昭君出塞”、“贵妃醉酒”、“西施浣纱”、“貂蝉拜月”。
“这个比青花瓷的“八仙过海”贵些,它是方形的,一方顶十圆,制作更麻烦,1000块钱。”
周大耳没多考虑,直接说道。
“少点,800!”
“只能少100,900能要你拿去,不行还是去别的摊位看看。”
“保真吗?”
“保真!你可以找内行人过来看好了再买走。
但买走了,就不能再拿过来退货换货,我怕调包,懂吗?”
“行!那就900,我要了。”
最后,这名顾客问了旁边其他顾客,有懂行的人说东西没有问题,是民国时期的。他就花了900,把笔筒买走了。
笔筒确实没问题,这样的真品,哪怕不赚钱,但也不会亏钱。
玩古玩,就是要买到真货。
花钱买到假货,哪怕不是太多,也会很影响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