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聊着,走到了顾老板的店铺。
此时,有一名顾客正在柜台前看着东西,还在跟他时不时的说着话。
这名顾客年龄四十岁左右,留着八字胡。
“田老板、常老板!你们稍等片刻。”
看见他俩,顾老板笑着打招呼道。
“没事!你先忙。”
“我们刚好也能看看,学习,了解一下。”
二人说着话,都对他微笑了下,顺便看起了玻璃柜面上八字胡男人看着的那些东西。
此时,柜面上放着的物品有:
三块木头雕刻的“令牌”、一把用铜钱编制的钱剑、一个大铜铃、一个铜葫芦以及一个大龟壳。
三块木头雕刻的令牌:
一块正面雕刻着一个人的坐像,背面雕刻“五皇大帝勒令”,侧面雕刻着“若犯五皇令”、“斩杀不容情”。
一块正反两面雕刻的都是人物图案,一面的人物图案穿着盔甲,拿着一把剑。
另外一面的人物头顶有个“雷”字,拿着锤子,脚踏祥云。
这块侧面同样雕刻有文字——“呼风唤雨”、“斩妖除魔”。
还有一块,一面画的是符文,另外一面是文字——“北帝勒令”、“法令一下、诸邪无踪”。
侧面一样有文字——“斩妖灭魔”、“驱邪辅正”。
铜钱编制的钱剑,分两层,主体部分单枚叠加直线分布。
剑长约半米,铜钱都是清钱,以“乾隆通宝”为主,还有少量的“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嘉庆通宝”。
也就是说,这铜钱剑,里面有小五帝钱,具有驱邪、辟邪的作用。
大铜铃,是摇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面部分,是一个“山”字形的三叉戳“手柄”,下面是铃铛的主体。
主体部分,铃铛表面雕刻有符文、二十八星宿、九耀星辰图案。
铜铃整体高度约20公分,古铜色,品相很好。
铜葫芦高度约16公分,面上有“太极图”、北斗七星图案。
龟壳有些像木鱼,但并不是木鱼。
它的正面,除了刻有符文,还有“八卦图案”。
背面,一样有不同的符文,刻有“卜”、“天下吉凶”、“人世祸福”。
柜面上的这些东西,一看就是道教用品,常顺自己收藏的也有一套类似的道家之物。
这名八字胡男人,要是换一身行头,穿上道袍,再戴上一个道士的帽子,估计真有几分道长模样。
两人看着的时候,他们也在谈论价格。
三块木制令牌,500元。
铜钱剑,300元。
大铜铃,300元。
铜葫芦,200元。
大龟壳,600元。
从顾客跟顾老板的对话中,在知道木制令牌的材质是枣木、黄杨木时,田斌还把它们拿到手里仔细观看了一会儿。
常顺对龟壳更感兴趣,龟壳有些年份,看着很古朴,像这样的物品,并不多见。
“顾老板,下次要是还有这类道家用的物品,帮我留着,我大量购买。”
付了钱,八字胡男人拿着东西起身离开时,又说了一句。
“行!弄到了联系你。”
对方点了点头,然后就走出了店铺。
常顺虽然也有,但他并不打算出售,那套他留着自己收藏。
再说售卖的话,也卖不了多少钱。
道家的文化,哲学观念,他自己是比较认同的。
以后看着那些东西,或者其它的东西,观想一下,总会有所明悟。
对于一些真正搞收藏、懂收藏的人来说,东西本身的价值是一方面,那种给人带来的感悟又是一方面。
“田老板,我们现在看你带过来的物品吧!”
八字胡男人离去后,顾老板笑着对田斌说道。
“好!”
说完,他把背包放到了玻璃柜台上,然后把里面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这次他带过来的,都是金属类物品。
主要是一些铜钱、铜元。
另外还有一个铜油灯、一块铜镜,一个银手镯,6块银元以及一些铜铃、铜锁、铜箭头之类的杂件。
铜钱、铜元有12斤左右,还是以清钱为主,里面有一些筒子钱。
大钱不多,就一枚咸丰重宝当五十以及一枚“一品当朝、状元及第”花钱。
当然,里面还有顺治、雍正之类的钱币。
油灯鱼形,长度约10公分,最大宽度5公分左右,比较厚实,重量约半斤,表面刻有鱼鳞纹饰。
年份应该是明朝时期。
铜镜是清朝时期的“四喜”镜,正面上下左右有四个喜字,直径约8公分,品相很好。
银手镯麻花形,比较重,有67克,年份也是清朝时期。
6块银元,4块三年袁大头,1块孙小头,1块大清宣三。
看过之后,在商谈价格时,田斌也会参考常顺的意见。
之前他虽然也买过钱币收藏方面的书看,但那些并不准确。
现实交易的价格,跟书上的不一样。
最后:
12斤左右的铜钱、铜元(里面有一些筒子,包括两枚大钱,总数大概1000枚),2000元。
鱼形油灯,200元。
铜镜,100元。
银手镯,150元。
6块银元,1600元。
杂件,500元。
共计:4550元。
“顾老板,把这几个绿松石材质的小物件拿出来我看看!”
对方把购买物品的钱付给田斌后,常顺指着玻璃柜台里面的一个小盒子说道。
很快,盒子就被拿了上来。
他看见了上次田斌售卖的那个“小蝉”,另外还有一个“小蛤蟆”、一个“小蚕”,两颗管珠、一颗圆珠。
小蛤蟆只有豌豆大小,不过材质很好,高瓷高蓝,雕刻的也精致。
小蚕长度约2公分,看上去有些像毛毛虫。
两颗管珠,一颗比较大,长度约3公分,最大直径约1公分。
另外一颗要小点,长度约2公分,最大直径约0.8公分。
圆珠直径约1.2公分。
三颗珠子,都有黑色不规则铁线纹,质地坚硬,一看就是秦古料。
这些绿松石制品,年份看上去都很久,基本上都是唐朝之前。
“顾老板,这些多少钱?”
把它们单独挑选出来,常顺问价道。
“我说个不还价的价格,一起你给500块钱吧!”
顾老板想了想,然后说道。
“行!那就500。”
常顺答应了下来。
“除了珠子,你这里还有这样的小件东西吗?不是绿松石的也行!”
付了钱,他指着蝉、蚕、蛤蟆,顺便又问了一句。
“没有了,就这几样。”
“那行!以后弄到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