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星予现在才有时间慢慢欣赏起这个镇子来。
沿着街道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独具特色的建筑。木质结构的楼阁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飞檐斗拱,好似展翅欲飞的鲲鹏,彰显着古朴典雅的气质。雕梁画栋间,细腻的花纹诉说着匠人们的高超技艺,那些精美的图案,或为花鸟鱼虫,或为神话传说,栩栩如生,仿佛有了生命一般。
街边的店铺,大多为一层和两层,门脸宽敞明亮,以方便顾客进出。有些店铺为了招揽生意,在门口悬挂着色彩鲜艳的招牌幌子,随风飘动,与建筑相映成趣。
镇中心的茶楼,是一座三层的木质建筑,高高矗立,格外显眼。楼前的立柱上,刻有精美的楹联,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若登上茶楼,整个镇子的繁华应会尽收眼底。
远处,白墙黑瓦的民居连绵成片,与周边的绿树、溪流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市墟里卖早点的摊位前,热气腾腾的馒头、包子香气四溢。摊主们一边热情地招呼着顾客,一边手脚麻利地递上食物。
不远处,蔬果摊摆放着色泽鲜艳的各种果蔬,引得人们纷纷驻足挑选。
店铺鳞次栉比(栉:zhi四声),布庄里,五彩斑斓的绸缎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酒肆中,酒香四溢,食客们或高谈阔论,或浅酌慢饮。
茶馆里,人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家长里短、奇闻轶事。
还有耍杂技的艺人,在空地上卖力表演,引得众人阵阵喝彩。
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有身着朴素布衣的百姓,也有衣着光鲜的商贾。挑担的货郎,扁担两头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物件,一路吆喝,吸引着孩童们好奇的目光。
整个镇子,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这是个繁华的城镇。
戴星予随着人群慢慢逛着,买了豆腐,买了瓦罐,她自己做竹制品的却忘了给自己编个背篓了。走到九叔戴德康的肉铺,先放下东西。顺道打探调料店的位置:“九叔,我忘了带背篓了,这些东西我先你这,一会我再来取。”
九叔虽忙着切肉,还是放下刀子砍了些排骨出来:“你放一块去,一会你带回去吃。”
“九叔,您先卖,我一会回来有什么我再买点,不过你给我留点前腿位置的肉,还有那块猪肝您也先给我留起来,我还要些大筒骨,您也给我留着。前腿肉我要一斤就好。”戴星予没要排骨,今日是墟日,这些排骨肯定会有人买的。
“行,你先去买东西,这那东西一会九叔回村时候帮你拿。”九叔一边砍着骨头一边说着。
戴星予往集市走去。找到一个调料行走了进去,买了醋,盐,糖,这个时代有饴糖和红糖,红粮颜色比现代的深,呈深褐色,味道闻起来带有点焦味。盐和糖是真的贵呀。陈醋100文\/斤,白醋60文\/斤,盐1斤就要80文,红糖竟然要200文一斤。全部要了1斤。陈醋、白醋一起花了20文买了两个陶壶。460文就这样花出去了。
没有买到酱油,酱油得去酱肆买,而且也不叫酱油,叫豉汁。
酱肆在街道靠后位置,显眼位置写着价目牌:肉酱:250文\/斤,果酱300文\/斤……好家伙,看过价钱,不是对的酱。
“掌柜的,豉汁怎么卖?”戴星予感叹了一下现在的物价。不过现在肉价就要125\/斤了,加上人工成本,肉酱250文也算是适中。果酱也这么贵算是挺意外,南方本火蔬菜瓜果就多,这果酱应该是大户人家买来送礼的吧。
掌柜笑脸满盈:“客官,早啊,咱这豉汁可是昨天才新到的,您闻闻,现在可鲜着呢,要您80文。”
我去,80文,跟盐一个价了。戴星予可是相当意外了。走到豉汁的缸,凑近闻了闻,带点酸咸味道,跟现代的酱油完全不同,虽颜色也是黑红色的。
“掌柜的,我能点一下尝尝味吗?”戴星予有点不确定,这闻着的味,能做也好吃的红烧鱼?
掌柜立马拿来了碟子,舀了一小勺,递了根筷子给戴星予。
戴星予觉得这个掌柜态度真是好,按这店的里价格看,消费群体应该是大户人家为多,自己穿着一看就是农家人。
她用筷子点过豉汁试过味后得出结论:微酸,不是豉汁变了味了,这酸味应该是制作过程产生的,还有,咸,很浓的咸味。有些微鲜甜味。但是这种豉汁用来烹饪,出来的效果跟自己想要的估计差距会非常大。
她这会倒是有些犹豫了。主要出入有点大,而且价钱可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