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又接着补充说道:“话虽如此,但有些事还是要去做的。”
众人一脸严肃地看向曹操。
曹操目光如炬,语气坚定地说:“让文远速速前去支援合肥,拖延时间,尽力把孙权挡住。”
底下传令的说:“是,丞相!”
清朝,某界面
慈禧一直黑着脸看着天幕播放的内容,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愤怒和不满。
当天幕播放完毕后,她立刻站起身来,怒视着周围的人,大声喊道:“哀家有什么错?居然敢把哀家说成是罪人!”
底下跪着的一群宫女和太监们都低着头,不敢抬头看慈禧一眼。
他们能感受到慈禧的怒火正在燃烧,仿佛要把整个宫殿点着。
而此时的慈禧却一直在喊叫着,她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宫殿内,让人不寒而栗。
这时,突然传来了一声重物落地的声音。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吓了一跳,纷纷抬起头看向慈禧所在的位置。
只见慈禧已经倒在了地上,一动不动。
众人惊慌失措地围上前去,为首的人看了看,连忙大叫,“老佛爷不行了,御医在哪?”
最后,一名御医走上前去,仔细检查了一番后,无奈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老佛爷……驾鹤西去了……”
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一般,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不已。他们无法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这个信息迅速传了出去。
天幕中闪过下一个标题-【戊戌变法】
【上次我们谈到了慈禧太后,因为时代的原因,几乎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而这次要说的则是她统治时期发生的一次变法运动——戊戌变法】
【然而,这场变革最终以失败告终】
清朝,某界面
光绪皇帝坐在中南海瀛台内,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风景。
他心中充满了无奈和苦涩,如今的他已经失去了自由,只能通过天幕来了解外界的情况。
不久之前,他毅然决然地发动了戊戌变法,试图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
然而,尽管他对天幕做出了一些改变,并因此获得了更多人的支持,但最终仍然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
这次的改变只是让他多撑了一段时间而已。
在这几天里,光绪皇帝常常思考着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他反思着自己的决策和行动,思考着变法的过失。
就在这时,他突然注意到天幕发生了变化,上面呈现出的画面让他瞪大了眼睛——这不就是他这次变法的情景吗?还出现了慈禧太后!
他不禁专注地凝视着天幕,仿佛想要从其中找到答案。
正当光绪皇帝全神贯注地观看天幕时,一个太监急匆匆地冲进了房间,打断了他的思绪。
光绪皇帝皱起眉头,心中有些不悦。
这几天以来,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他的情绪也从最初的愤怒逐渐变得习以为常。
“说吧,让朕什么时候传位?”光绪皇帝语气平淡地问道。
那太监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直接跪伏在了地上。
光绪皇帝感到一丝诧异,疑惑地问:“你这是干什么?”
太监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颤抖地说:“老佛爷……她……她驾鹤西去了。”
“什么?”光绪皇帝大吃一惊,难以置信地盯着太监。
他的脑海中瞬间一片空白,完全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撼住了。
【实际上,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变法行动,有的成功,有的失败】
【戊戌变法可以被视为清朝的一场自救行动】
【甲午战争结束后,人们意识到仅仅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派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决定改革制度】
【但不幸的是,这个尝试也以失败收场】
【下面就说一下其中的原因】
【首先,变法过于仓促】
【在短短百日的变法期间,变法主角——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百多道诏书,平均每天一道】
【我诏书三还没有实行,你诏书七都发过来了,根本来不及,我还执行什么,到最后干脆无人执行】
【其次,实施变法必须要有足够的权力和影响力,但当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过于强大,使得变法者处于劣势】
【当慈禧太后察觉到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时,她毫不犹豫地发动了戊戌政变,轻松地挫败了变法运动】
【变法主角光绪皇帝被请至中南海瀛台,软禁;支持变法的维新派被捕杀,这些事件直接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夭折】
唐朝,
李世民面色凝重地说道:“朕明白了,这无非就是变法影响到了太多既得利益者,如果是朕,会如何呢?”
他不禁想起了那些庞大的世家大族,心中涌起一股无奈和愤怒。
这些世家大族在上次的事件中倒武和倒黄,让他头疼不已。
如今面对这种情况,他也感到无从下手。
李世民默默地注视着天幕,或许只有天幕能够给他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慈禧太后也算是松了口气,又换了一个皇帝,可以安心享乐了】
【既然变法不行,就只能推翻重建了】
【好了,我是......】
【天幕暗了下去】
三国
孙权骑在战马上,遥望着对面高耸坚固的城墙,眼中闪烁着坚定和决心。
他举起手,指向城墙,大声说道:“孤还是来了!攻城吧!”
旁边的将领们脸色微微一变,他们知道这场战斗将会异常艰难,但又无法违背孙权的命令。
其中一人犹豫片刻后,终于鼓起勇气开口道:“主公,大都督建议……”
孙权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他皱起眉头,不悦地问道:“周都督建议什么?快说!”
那名将领深吸一口气,咬咬牙回答道:“大都督说,我们不需要深入敌境,只要围住城池即可。”
孙权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这个建议。
然而,一旁的张昭却忍不住插话道:“主公,这样做不妥啊!士气如虹时应当一鼓作气进攻,要不然再而衰,三而竭。”
那位将领皱起眉头,反驳道:“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