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放晴了,村里也恢复了上工。
一大早赵菊花做好了饭,就和季保山匆匆忙忙的吃完往地里赶。
下雨下了好几天,地里还不知道成啥样呢。
土地就是农民的根儿,伺候好地里的活,这一年就饿不着肚子!
季婉照样慢悠悠的喝完糊糊,然后洗碗收拾灶台。
这几天下雨,院子里也有些泥泞。
她趿拉着赵菊花做的布鞋,慢慢的拿灶灰填着院子。
“亲家在家吗?”门口响起了一阵爽朗的说话声。
季婉抬起头,正好和进门的人照了个对面。
“婉婉,你身体好点了没?”顾平的妈也就是钱榆看到未来儿媳妇连忙问道。
她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姑娘,小姑娘睁着大眼睛看着她,那眼神里还带着一丝的小心翼翼。
季婉迅速在脑海里搜索这个人,虽然她继承了原主的记忆,但是遇到人还得努力的回想一下。
可是她眼下的迟疑放在钱榆眼里那就是有些埋怨了。
钱榆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却还是笑着说道:“婉婉啊,婶子前些天上工忙,这不是又赶上了你妹子生病,今天叼空过来看看你。”
季婉回过神来,赶忙露出笑容,“婶子,我刚刚有点迷糊,现在好多了。你们快进来坐吧。”
说完,就把两人迎进了屋里。
阿翠怯生生地走上前,小声说:“嫂子好。”
钱榆拉着季婉的手,细细打量着说:“婉婉啊,你脸色还是不太好呢。这下雨天湿气重,可得多注意。”
季婉点点头,“谢谢婶子关心,您费心了。”
这时顾安偷偷看了季婉一眼,欲言又止。
季婉察觉到了,便轻声问:“妹妹是不是有话想说呀?”
顾安咬了咬嘴唇,鼓起勇气说:“嫂子别生气,前几天我也病了,娘一个人顾不过来就来晚了,不是成心不早来看你的。”
季婉心中一惊,但表面上还是温和地说:“婶子和妹妹想多了,万万没有怪怨的意思。我也只是脚滑掉到了水里,这天气也挺好的,没出啥事,你们多心了。”
钱榆见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
她把手中的篮子放在了桌子上,然后掀起盖着的布子说:“家里也没啥好吃的,早上我烙了几张饼给你拿来补补身子。姑娘家最怕遇水寒凉,等你娘回来让她多给你熬点姜水喝喝就行。”
说完就把布包的烙饼拿了出来。
季婉一看那厚厚的一摞烙饼,并且伴着油香猛的窜进了她的鼻子。
旁边顾安也耸着小鼻子轻轻的嗅着,那神情明显是馋了。
可是小姑娘只敢多闻一会儿,低着头一句话都没有说。
季婉忙笑着说:“婶子,这怎么使得,家里粮食也不宽裕,您还拿这么多饼来。”
钱榆摆摆手,“婉婉啊,你遭了难,我们理应照顾着些。再说,一家人不说那两家话。”
季婉心中感激,却也知道顾家并不富裕。
她看向顾安,伸手拉住小姑娘的手,“安安,饿了就吃一点吧。”
顾安抬头,眼睛亮晶晶的但又带着犹豫,“嫂子,我不吃,这是给你补身子的。”
季婉笑了,撕下一块饼递给她,“咱们一起吃才香甜。”
顾安这才小心翼翼地接过,小口吃起来。
钱榆看着她们,眼眶微微湿润。
其实她心里清楚,季婉落水怕是跟自家儿子有些干系,可是这会儿这孩子却只字不提,想来是想开了吧。
正想着,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原来是季婉的娘回来了。
本来赵菊花在外面上工呢,就听到有人跑来跟她传信儿说婉丫头的婆婆来了。
这不她就跟村长请了假,马不停蹄的跑了回来。
一进门,看到这场景,季婉娘忙道:“哟,亲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