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儿刚醒来就看到老太太坐炕边拿着布匹在看来看去的。
“阿奶……”
“哎呦,奶的团宝醒了啊,”老太太一看杨玲儿醒了,扔了手里的布匹过来抱她了。
秋收完了,家里吃的东西多了,她给团宝做的东西也就多了点。
秋收完杨老头带着俩儿子就去挖黄鳝,泥鳅了,这段时间以来挖了不少了,都在缸里养着呢。
今天老太太给她做了黄鳝粥,黄鳝营养好。
老太太是只要对团宝好的,有营养的,家里有就给团宝做。她第一个想到的永远都是团宝。
一大早老太太就杀了一条大黄鳝,去除骨头片成片,腌渍去腥后放入锅里跟小米一起煮了。
老太太的手艺不会让人失望,杨玲儿很喜欢老太太做的饭菜。
杨玲儿起床了,老太太给她穿了衣服跟鞋子。
杨玲儿的一切事物都是老太太亲手做的,就是舒服跟暖和。
接下来老太太又要准备给杨玲儿做冬衣了。
“阿奶,你是不是要给我做衣服阿,你刚刚在看布料吗”?杨玲儿看着放在一旁的布料问道。
她已经有很多衣服了,这个家里就她衣服最多了。
村里很多小孩衣服都是没得穿的,都是捡哥哥姐姐剩下的改改穿,但她不是,她都是老太太给她做的。
杨锦华那臭小子就是捡哥哥们剩下的衣服改改穿,只有过年才会有新衣服。
老太太疼她,所以她的都是新的。
“天凉了,入冬不远了,阿奶想给你做件薄棉衣,可惜家里没有棉花了”。老太太想着改天找老二想办法,买点棉花回来。
“阿奶,你要多少棉花,这点够吗?”杨玲儿像是变戏法一样变了一框出来。
白白的棉花像云团一样在筐里装着。
杨玲儿的空间里已经有一片竹林了,她会编,空间里已经有一堆箩筐了,现在往外拿东西不用直接往地上堆了。
“奶,我多拿点出来吧,给全家都做上棉衣,不够的话还有哦”,说着她又编了几筐棉花出来。
“够了,够了,团宝,太多了,用不完这些,快收回去些”,老太太赶紧阻止她往外拿了。
虽然不是第一次见了,但还是让她觉得不可思议。
“好吧,我先收回一点,奶不够的话一定要跟我说,我再拿”,杨玲儿点点头应声道。
她要多种点棉花,以后每年都可以穿新棉袄,新棉袄穿着暖和,让全家都穿上新棉袄。
老太太高兴的点点头。
布有了,棉花也有了,接下来可以给团宝做冬衣了。
跟老太太说完了话一起出门了,肚子饿了,她要喝粥了。
杨玲儿坐在饭桌旁自己拿着勺子一勺接一勺的吃着。
老太太给做的鳝鱼粥一点也不腥,很香很粘稠,杨玲儿挺喜欢吃的。
老太太看着团宝吃的香,喜欢吃着鳝鱼,她决定以后早上多做几次鳝鱼粥。
老杨家的人吃完早饭听着外头闹哄哄的,都跑出去看了。
桃花村的桃子都熟了,家家户户都拿着篮子在摘桃子。
村里的大孩子小孩子穿梭在桃树中间,跑来跑去的,这个时候的小孩子是最开心的。
大家你追我赶的,还能吃着甜甜的桃子,一片欢声笑语。
有的人还爬上树了,从树上往下扔桃子。
老杨家的人看村里人都行动起来了,他们拿上背篓也准备摘桃了。
桃花村往年桃子都长不大,而且有几颗桃树结的桃子还有点涩,不好吃,但是今年看着枝头挂满红彤彤的桃子,汁水饱满,看着就好吃的。
今年桃子丰收,家家户户都能分到不少,多了的还能卖给供销社。
杨子轩几个小子正是上窜下跳的年纪,一不留神已经上树摘桃去了。
杨玲儿现在桃树下,看着几个哥哥活力四射,笑的没心没肺的模样,感叹真好。
她能重生在桃花村,重生在老杨家真好。
今年的桃子结的确实大,背篓一趟一趟的背走把桃子拿出来放好,再来装剩下的,那些年轻汉子背的都有点累人了。
成果也是喜人的,一棵桃树估计就有五六十斤了,桃花村上百颗桃树呢,有一半的桃树都结的挺好吃。
最后收完总共收上千斤桃子,所有人都瞪着眼睛张大嘴巴不敢相信的看着仓库的一对桃子。
桃花村有四十户人家,按人头划分。
老杨家人口多分了有二十斤,其余每家都能分不少,分完桃子还剩二百多斤桃子,最后决定明天全卖给供销社。
到时候卖桃子的钱过年分粮的时候家家户户还能再分一笔钱。
杨子轩几个小子抬着自家分到的桃子回家了。
杨玲儿看着那些桃子,想到了空间里种的桃树,空间的桃子长的又大又红,那不是外界桃子能比的。
家里的母鸡每天都能生蛋,就算天天吃都还剩不少,老太太已经攒了不少呢,她打算去趟镇上给老二一家送去。
老太太捡了鸡蛋拿去厨房放好,转身回了屋里,结果发现屋子里多了一筐桃子。
“这小丫头,真是……”老太太看着身后出现的杨玲儿哭笑不得,她是真不怕被人发现啊。
老太太拿她没办法,这么多桃子干脆给老二一家也送点去。
这桃子看着就比村里的长的好,想想也是,我家团宝给的就没有差的。老太太觉得很自豪。
“团宝阿,这么多桃子家里也吃不完,要不做成果酱,你那儿有蜂蜜吗?”老太太压着声音问道。
“蜂蜜,有啊”,杨玲儿抬手就拿出了一瓶蜂蜜。
老太太对自家小孙女随时能变出东西已经麻木了,她都习惯了孙女儿给的随时的惊喜。
老太太叫来老三,把桃子抬去院子里,叫上老大媳妇儿一起削皮。
自己拿着蜂蜜先去厨房放着。
准备削去一半桃子用来做果酱,到了冬天没水果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给团宝解馋。
第二天老太太让杨老头给老二一家送东西去了。
老太太开始给团宝做衣服了,棉花就放在屋里,谁都能看得见。她叫来了老大媳妇儿张氏跟沈秋荷。
老太太让她们自己选布料做冬衣,不然老三媳妇儿又该有意见了。
当然了好看的布料她都放起来了,那些都是她家团宝的,都要留着给团宝做衣服的。
就算颜色不怎么鲜艳的布料老大媳妇儿跟沈秋荷还是挺高兴的,能给孩子做新衣服了。
老大家的孩子都大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今年家里吃的不差都能顿顿吃饱,个子那是窜的往上长。
之前的衣服都短了,她正想着跟老太太拿点布料做衣服呢。
沈秋荷她有三孩子,除了小宝还小,其他两个也得做新衣服,不然冬天得挨冻了。
几个大的已经在上学了穿的薄了坐学堂里太冷了,受不了。
“娘,这些棉花真是太及时了,摸着可真软和,做成衣服肯定暖和”,张氏满脸笑意的摸着棉花开口说道。
而且今年老太太让她们自己也做身新衣服,也能用新棉花,这是她想都不敢想的。
她就结婚的时候穿身新衣服,到现在十年了没做过新衣服,不都是缝缝补补又三年嘛。以前的棉袄早就不暖和了,棉花都硬了。
现在家里真是越来越好了,好的都不敢想。她庆幸自己嫁到了老杨家,遇到了好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