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沈家来了一个粗鄙老汉,佝偻着腰,看着年纪比沈秋荷都要大上两轮了,对着冯氏拿了一捆钱,给了她。
“我这就把你女儿接走了,以后她是死是活跟你们没有关系了,”老汉对着冯氏说道。
“行,你接走吧,赶紧走,要是不听话,直接动手也行,”冯氏两眼看着手里的钱,笑着对老汉说道。
沈秋荷又被卖了,这次直接被卖大山里了,进去了就别想出来了。
佝偻老汉直接走进了房里,看着床上的沈秋荷两眼直冒光:“你娘已经把你卖了,跟我走吧,回去给我生儿子。”
“不可能,我娘对我这么好,怎么可能把我卖了,娘……娘……”沈秋荷逃下炕,想出门去找她娘。
“闺女阿,你就跟着你男人回去吧,赶紧给我女婿生个儿子,”冯氏在院子里朝着沈秋荷喊,还把钱立马给藏怀里。
“娘,我不要,我会孝顺你的,我会好好伺候你的,你别把我卖了,”沈秋荷哭着求她娘。
冯氏见钱眼开,只要钱到手,女儿就是一件物品,她巴不得多卖几次。
屋里,老汉拉着沈秋荷,见她一直反抗,一巴掌呼过去,把她扇在了炕上,半边脸立马红肿起来,嘴角还渗出了血,她趴在炕上觉得伤心,心里还有点后悔。
老汉见她趴在炕上的样子,心里顿时起了邪火,想把沈秋荷给办了,他扑上去就扯她衣服,沈秋荷一个女人哪里是老汉的对手,没多久就被得逞了。
事后,沈秋荷双眼空洞的看着屋顶,穿好衣服的男的现在炕边凶狠的对她说道:“赶紧穿好衣服,跟我回去,你要不想动,我扛着你走。”
沈秋荷认命的穿起了衣服,那一刻,她想起了杨卫西,想起了她的孩子们,眼泪如开闸放水般,停不下来嚎啕大哭起来。
两人出了房门,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她希望她娘能见她一面,能救救她……
直到离开了沈家村,她都没见到她的家人:“快点,臭婆娘,哭哭啼啼的,真是晦气!”
说完之后,那老汉甚至连头也没回一下,就自顾自地往前走去。
沈秋荷则愣在了原地,眼睁睁地看着老汉渐行渐远。过了好一会儿,她赶紧迈着小碎步紧紧跟了上去。
就这样,沈秋荷一路亦步亦趋地跟随着老汉。
这一路,他们先是沿着山路向上攀爬,沈秋荷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得马不停蹄地下山。
不知不觉间,过去了三个多小时。此时的沈秋荷早已累得气喘吁吁,终于到了老汉的家,山中村。
见到如此破旧的房子,她想转头就跑,还没来得及,就被老汉拖进了家里,这辈子,沈秋荷是难以出山了。
老杨家,因为杨玲儿的归来,家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杨卫国回来几天,也就第一天待在家里,后面几天,早出晚归,不见人影。
从杨玲儿回来后,杨锦衡跟杨锦睿是寸步不离的跟着,都怪他们的娘,把他们骗进了芦苇荡,还偷偷把妹妹给卖了。
杨锦衡很自责,当时要是没离开妹妹,妹妹也不会被他娘给卖了。
杨锦华,还小,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姐姐消失了几天,他娘也跟着消失了。
杨卫西决定要取得女儿的原谅后,除了上工的时间,每天都会来老杨家见女儿,陪女儿,拿着自己做的小东西 。
老太太对他的做法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怪他的心软,现在只要一想到团宝被沈秋荷卖了,她都想跟老三断绝关系了,让她的团宝遭了这么大罪。
有团宝在家的日子就是过的很快,杨卫国回家也有快七八天了。
这天,同村的村民去了一趟镇上,在路上听到了一个消息,特地跑来老杨家,找杨卫西说话。
“老三,沈秋荷又被卖了,听说被卖到山里去了,这辈子想出来,怕是难喽,你的前丈母娘冯婆子瘫了,躺炕上也没人管,估计离死不远了,沈老头因为赌钱,欠钱不还,被赌坊的人打死了。”
众人听了唏嘘不已,抬头看向杨卫西,都想看看他会有什么反应。
杨卫西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五味杂陈。曾经,他恨沈秋荷入骨,可如今听到她落得这般下场,心中也没有一丝畅快之感。他只是静静地站着,很平静,许久才缓缓开口:“我们已经离婚了,是她自己不懂得珍惜,太过贪婪,狠心,一切都是她自找的。”
老太太听了杨卫西的话,点点了头,老三这回脑子算是正常了。
沈家那是报应来了,去年还来她家偷鸡,偷蔬菜,今年又要卖了我的团宝,都是报应哦。
“老李家的,你的消息准确吗?那冯婆子怎么突然就瘫了?”老太太满是好奇心,问了一嘴。
“听说是被自己老头子打的,之前冯婆子不是把女儿卖了吗,听说是卖了不少钱呢,没想到都生了四个娃了,还能要这么多彩礼,嘿嘿~~说差了~”
“这不家里有点钱了,那沈老头就跑镇上赌钱去了,天天赌,还跟赌坊借钱,最后借的太多了,沈老头回家拿钱想还上,冯婆子卖女儿的钱怎么可能给他还赌债呢,沈老头就把老婆子打了,头磕到了,被人发现的时候,到是没死,就是整个人都动不了,瘫了,家里两瘫子,她们家那儿媳妇,估计都要跑了。”
“沈老头钱没还上,被赌坊打的半死不活的扔在路边,路过的人看见的时候,都死几天了,”老李家的一说八卦,嘴都停不下了,把她听到的那些事都说了一遍。
“沈老头的尸体听说都没人去认领呢,哎~~做人呐,还是老实本分的好啊,像他们家这样的,钱就是祸害。”
真是应了那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辰一到,统统都报。”
老杨家的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仿佛这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故事罢了,之后他们又聊起了别的。
“娘,明天我又要走了……”杨卫国,声音略微有些低沉,仿佛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无奈。
“又要走了吗?这么快,你才回来几天啊,”老太太叹了一口气说道。
“阿奶,有团宝陪你着呢,以后团宝走到哪儿都把阿奶带着,好吗?”杨玲儿俏皮的说着话,逗老太太开心。
“哎呦,奶的乖孙女这么好,那阿奶以后都跟着你了,”老太太听了直乐呵。
杨玲儿的插嘴,也冲淡了离别的伤感。
老太太抱着杨玲儿亲香了会儿,就回屋准备东西去。
“娘,上次带的蜂蜜还有吗,再给我带一瓶吧,那个好,”杨卫国还是讨要说道。
“啊?蜂蜜,这个应该有的吧~我去看看,团宝,陪阿奶去找找,年纪大了,东西放哪儿都不知道了,”老太太朝杨玲儿伸手,拉着她就走。
杨玲儿离开之前,看了一眼杨卫国,正好,两人对视了一眼,杨卫国朝她笑了一下。
杨玲儿突然觉得四叔可能知道啥了,当初跟着四叔第一次上山的时候,就捉弄了他一下,送兔上门的。哎~~大意了,不过四叔也没问什么,就当不知道吧。
“团宝,蜂蜜还有吗,那东西喝了是不是对身体好啊?”老太太问道。
“有,这就给你拿,”杨玲儿又变出了两罐,一罐给四叔,一罐放家里。
“阿奶,我还有一些风干的鸡,兔子,也给四叔带着,这些东西好,还有时间,我带着四叔去河里再捉点鱼回来,炸了,好带,”杨玲儿抬着头说道。
对啊,油炸的鱼虾,好带,也好吃。
跟杨卫国说了一声,显然也是感兴趣的,扛起锄头,抱着杨玲儿,叫上一群臭小子。
一群人往自留地,先去挖了不少蚯蚓做鱼饵,拎着桶往河边去了。
到了河边 ,老太太直接把鱼饵往篓子里一放,扔进河里,杨卫国表示怀疑,这么简单就能抓到鱼,那这条河里的鱼早被抓光了。
他也没管能不能抓到鱼,抱着杨玲儿在河边溜达。明天就得走了,今年已经没有假期了,再回来得明年了。
一只野兔突然窜了出来,在杨卫国前方不远处停顿了一下,又跑了。
杨卫国眼疾手快,往前跑了两步,捡起一块石头,对着兔子一扔,正好砸中了兔子的脑袋,鲜血直流。
“四叔好厉害!”杨玲儿竖起大拇指,对着四叔一顿夸。
“是这兔子太傻了,自己送上门,走,拿回家吃肉,”杨卫国笑着说道。
“哇,四叔好厉害,石头都能打死兔子,我以后能不能像你一样厉害呀,”杨子航一脸崇拜的说道。
“阿奶,晚上可以吃肉了,用土豆炖行吗?”杨锦睿是流着口水对着老太太说道。
“四叔,我长大了也去当兵,好吗?你教我吧,”杨子航说道。
杨卫国只是笑笑:“当兵很苦的,很累,还得离开家里,有可能几年都回不了家一趟。”
老太太看着送上门的兔子,对着杨玲儿笑了笑,小儿子明天要走了,今天把整个兔子都炖了,让他多吃点。
又过了一会儿,老太太让杨卫国去拉鱼篓:“娘,这多久,怎么可能有鱼,要不再等等,”
“让你去拉你就去,哪那么多废话呢,”老太太不喜欢别人质疑团宝的能力,对着杨卫国一顿说。
哗啦一声,鱼篓起了,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还真不少,几个孩子最开心了,晚上不仅可以吃兔子,还有炸小鱼小虾吃。
一连拉了三次鱼篓,小半桶了,除了晚上吃的,还可以让杨卫国拿不少了。
回到家,老太太跟张氏处理小鱼小虾,这次的兔子就让杨卫国处理了,以前这些活都是杨卫西的,如今的他,在家里还是半个罪人呢。
处理好的鱼虾,倒入一个大盆,加入盐,面粉,鸡蛋拌匀,挂上浆糊就可以炸了。
一条一条小鱼扔进油锅里,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油锅沸腾,小鱼被炸得又香又脆。
杨卫国明日就得走了,今晚的老杨家晚饭很丰盛,油炸的小鱼小虾,土豆炖兔肉,猪肉炖粉条,炒大白菜,白面馒头~~
这些菜已经是老杨家常吃的了,孩子们虽然很喜欢吃,但已经不会大惊小怪了。
老杨家是一片欢声笑语,杨卫西那里是冷冷清清。
从分出来后,他就没在老家吃过饭了。
杨卫西独自坐在昏暗的屋子里,桌上只有一碗冷粥。之前沈秋荷变了的时候,吃过几口热乎饭,这里看着还像个家。
一切都是假象,是他太过愚蠢,太过心软,才造成差点难以挽回的地步。
以后,他就守着儿子女儿过了~~~
晚上,杨卫西躺在炕上,他觉得做人没有比他更失败了的。
第二天,杨卫国要走了,老太太给他打包了一个包裹,让他背着,家里的鸡蛋,蔬菜,正好到了差不多要送供销社的日子。
一整个背篓的蔬菜,一袋子的鸡蛋,让杨卫国带着东西去一趟供销社。
家里的鸡就没断过鸡蛋,吃了掺灵泉的食物就是不一样,不仅长得快,鸡蛋下的也快。
杨卫国骑着借来的自行车,背着背篓,挎着包裹,往镇上去了。
到了镇上,杨卫国来到供销社,找了二嫂谢萍,把东西给了她,背篓改天家里人会去拿的,叮嘱完事儿以后,他上县城找兄弟还自行车了。
杨卫国走了,老杨家似乎没什么变化。
老太太整日伺候着那十头猪,今年是不下地了,除了伺候家里的一家老小,就是家里的牲畜。
领养回来的那整整十头小猪仔,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它们一个个长得膘肥体壮、圆滚滚的,咱家那些小鸡仔们,个头儿比隔壁沈婆子家养的足足大了一倍还多!同一批孵出的小鸡仔,沈婆子瞧见了,不知道得羡慕成啥样儿呢!
家里一切都往好的方向走,今年的老杨家又得上一层。到时候真就得让同村的羡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