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财务自由的道路上,我们昨天探讨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关注自己的生意,并且即刻付诸行动。这里所说的“立刻去做”,并非鼓励你冲动地辞去现有的工作,一头扎进全新的创业领域。相反,它强调的是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将目光聚焦在属于自己的事业上。
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怀揣创业梦想的人,他们的口中总有诸多借口。“我现在条件还不成熟,得再积累几年工作经验。”“我太年轻了,还需要时间沉淀。”“孩子太小,我没办法全身心投入。”然而,这些看似合理的理由背后,隐藏的是拖延的习惯以及内心深处的恐惧与自我怀疑。他们总觉得成功如同遥不可及的星辰,于是不断等待所谓“准备好的那一天”,却未曾意识到,拖延一旦成习,梦想便会在无尽的等待中渐渐褪色。正如那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更确切地讲,千里之行始于每一小步。再宏伟的目标,都是在一步步的积累中实现的;再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点滴的努力。就像万里长城,一砖一瓦,历经岁月堆砌而成;又如同爬山,只要你坚定地不停向前,终有一日回头望去,那些走走停停的人已被远远甩在身后。所以,不要幻想一蹴而就,先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
当我们迈出关注自己生意的第一步后,实现财务自由的第二步便是控制现金流。在面对财务压力时,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只要我赚更多的钱,就能解决财务问题。”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赚更多的钱反而会引发更大的财务困境。以拳王泰森为例,他的赚钱能力堪称惊人,一场比赛就能斩获成百上千万美金,然而最终却走向了破产的结局。这足以说明,决定财富多寡的关键,并非在于你赚取了多少金钱,而在于你能否留住这些钱,并将其转化为资产,让资产为你创造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泰森便是典型的“服了财务泻药”的人,他花钱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赚钱的速度。
为什么这么多人会陷入金钱方面的困境呢?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缺失。在学校里,我们学习了阅读、写作和计算,却从未接受过系统的现金流管理教育。当我们步入社会,面对个人财务问题时,往往只能选择更加努力地工作,天真地相信更多的收入能够解决一切。但如果现金流管理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那么再多的钱也只是杯水车薪。
控制现金流,首先要养成“首先支付自己”的习惯。无论你的收入高低,都应在第一时间预留一部分资金,投入到自己的资产项中,持续不断地积累和壮大自己的资产,就如同精心养育一只会下金蛋的鹅。有人可能会说:“我的钱连日常开销都不够,哪还有剩余支付自己呢?”但实际上,如果没有养成这一习惯,当你的收入增加时,你会发现自己的支出也在水涨船高,花钱的速度总是超过赚钱的速度。因为人的消费欲望往往是无限的,在没有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之前,钱还没到手,花钱的计划却早已在脑海中迫不及待地涌现。
谈及资产,就不得不提到买房。清崎的富爸爸有着独特的见解,他热衷于可租赁的房产,并鼓励清崎投资这类资产。在富爸爸眼中,用工资偿还房贷,这种债务属于“坏的债务”。他常说:“当你欠了别人的钱,你就成了他的雇工;如果你背负了三十年的贷款,那你就得为银行打工三十年。”与之相对的,是一种被称为“良性债务”的概念,即由别人替你支付债务。比如投资可租赁房产,租客支付的租金可以用来偿还部分或全部房贷,这样的债务不仅不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反而有可能成为资产增值的助力。
实现财务自由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旅程,关注自己的生意并即刻行动,是开启这场旅程的起点;而控制现金流,则是确保我们在旅途中稳步前行、不偏离方向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克服拖延的习惯,战胜内心的恐惧与怀疑,不断学习和积累理财知识,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财富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追求财务自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