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钟声敲响,全新的一天,也是全新的一年拉开帷幕。此刻,相信正聆听音频的你,心中已勾勒出2025年的目标与计划。可目标既定,计划已成,接下来最为关键的便是采取行动,将蓝图变为现实。但谈及行动,你是否心生畏难情绪?又是否质疑自己能否持之以恒地推进?
回顾过往,我们之中许多人都曾豪情万丈地立下减肥、健身、社群引流等目标与计划,然而多数都不了了之,或是断断续续,难以善终。难道持续行动真的如此艰难?其实,行动本身并非难事,真正困扰大家的是养成持续行动的习惯。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意志不够坚定,还是改变的动力不够强大?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本名为《微习惯》的书籍,它将为我们揭示一种简单到近乎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方法。
《微习惯》的作者史蒂芬·盖斯,曾经是美国一个普普通通的宅男、大懒虫。但他渴望改变自己,于是深入研究各种习惯养成策略,并亲身试验。最终,他发现微习惯策略比其他一切习惯养成方法都更为有效,进而创作了这本书。从2022年起,他坚持每天至少做一个俯卧撑,两年后,他成功拥有了梦寐以求的体格。不仅如此,他的写作量达到过去的4倍,阅读量更是过去的10倍。凭借微习惯,他成功养成了读书、写作和健身的好习惯,实现了人生的华丽逆袭。
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为何微习惯策略会比动力策略和意志力策略更为有效。通常,我们认为养成好习惯主要从两个方向发力:一是提升动力,俗称“打鸡血”,即动力策略;二是咬牙坚持,也就是意志力策略。
就拿渴望拥有魔鬼身材,计划每天去健身房锻炼这件事来说。动力策略下,我们会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要变得更好,要拥有令人艳羡的身材,还会贴上身材姣好之人的照片来激励自己。这种方式看似充满激情,但动力源于个人感受,而人的感受是极不稳定的,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我们可能会被激励得热血沸腾,动力十足,目标清晰,行动力也随之增强。可一旦置身消极氛围,或是遭受他人质疑,内心不够强大时,感受瞬间改变,行动的意愿和动力便会大打折扣。比如,一位女士因腹部赘肉较多,在公交车上被误认为孕妇而让座,这一经历会强烈刺激她,让她下定决心减肥。但回到家后,躺在沙发上吃松子看电视的舒适感,往往比想象中锻炼后的美好身材更具吸引力,多数时候,我们更倾向于选择舒适,而非坚持锻炼,这便是动力策略的局限性。
再看意志力策略,它需要我们凭借强大的意志力与过去的习惯作斗争。在实践过程中,这对许多人来说极为艰难。每天强迫自己为了好身材咬牙跑完最后几圈,告诉自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靠意志力逼迫自己完成任务。但意志力并非无穷无尽,长期与根深蒂固的旧习惯对抗,很容易让人疲惫不堪,最终放弃。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新的好习惯呢?答案就是微习惯。微习惯,就是将我们想要养成的习惯所对应的动作进行大幅度缩减。例如,若原本计划每天做五十个俯卧撑,现在就缩减为每天做一个;若想养成每天听完播音后分享的习惯,觉得分享很多内容困难,那就每天只分享一句话。一旦灵感涌现,多分享几句便是超额完成。如此一来,重点在于养成思考和输出的习惯。把习惯动作缩减到看似不可思议的微小步骤,这就是微习惯的精髓,它能有效解决习惯培养过程中意志力不足的问题。
新年已至,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是我们重塑自我、养成好习惯的绝佳时机。别再让动力的起伏和意志力的薄弱阻碍我们前行的脚步,尝试运用微习惯策略,从微小的行动开始,逐步积累,让坚持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相信在微习惯的助力下,我们都能在2025年朝着目标稳步迈进,收获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