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海军预算案。”
罗斯福战争部长深深靠在椅背上,眼前的年轻人提出了一项旨在终结当前议会内激烈争吵的法案。
主张有限战争的共和党,渴望全面战争的民主党。
尽管费尽周折通过了海军预算案,但征兵法和经济法案却毫无进展。
然而,这两派有着共同的需求。
海洋霸权。
美国的海洋霸权,是解决这两股势力矛盾的关键。
“如果将预算案中的资金大规模投入海军舰艇建造,在追求海洋霸权的同时,还能减少通过征兵法征召的军人数量,甚至无需征调100万人那么多。”
“没错。通过海军预算进行编制,我们就能获得英国在太平洋地区相对薄弱的控制权。此前不就因为舰艇不足,难以完全掌控太平洋吗?”
“确实如此。”
即便动员所有武装商船,也勉强只能实现封锁,所以海军的扩充势在必行。
但仅仅大量建造军舰,就能轻易获得海洋霸权吗?
绝对不是。
那些对军事一知半解的议员们可能会点头认同,但至少罗斯福本人并不这么认为。
“杜鲁门,要让你的提议成立,还需要一个条件。”
“条件?”
“对,即便我们增强海军力量,也得有能让对手毫无还手之力的非对称力量。”
这就是之前向杜鲁门提及的。
奇迹之舰。
“要是没有这艘奇迹之舰,一切都无从谈起。即便海军组建大规模舰队,也可能无法有效运用。”
要以军事力量压制现有势力,向来都需要新武器的出现。
哼。
这时……
杜鲁门·摩根嘴角微微上扬,随后从文件包里拿出一张纸,似乎是要递给他。
罗斯福战争部长带着疑惑的神情接过纸张。
“这是什么?这次不会又因为战争部长职位不够,弄个奴隶契约来吧?”
“哈哈,你真会开玩笑。先看看吧。”
像他这样精明的人,不会两次栽在同一个陷阱里。
毕业于哈佛大学A + 顶级荣誉的罗斯福,戴上眼镜,仔细地阅读起这份合约。
“保密协议?”
保密,奇迹之舰。
这两者联系起来,一个假设在他脑海中浮现。
“难道……”
罗斯福战争部长惊讶地瞪大双眼,看向杜鲁门,只见杜鲁门·摩根嘴角上扬,露出狡黠的笑容。
这家伙……
“先签字吧。”
这小子跟怪物似的。
罗斯福咧嘴大笑,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果然,美国无论如何都得抓住这家伙。”
啪。
罗斯福毫不犹豫地拿出笔。
>>> 无畏舰计划与各方布局
呼——
“为了说服罗斯福战争部长,感觉头发都快掉光了。”
杜鲁门·摩根向罗斯福详细介绍了无畏舰后,他瞬间暴怒,在战争部长办公室里大发雷霆。
但杜鲁门·摩根安抚他之后,冷静下来的罗斯福突然问杜鲁门·摩根:
“你说的那艘战舰,实际上并没有经过验证的案例吧?”
他说得没错。
毕竟无畏舰的价值尚未得到证实,但即便如此,罗斯福似乎还是在无畏舰上看到了希望。
远射程,强大火力,射击控制系统,厚重装甲,还有高速度。
这一切,哪艘军舰能同时具备?
罗斯福私下委托杜鲁门·摩根建造一艘无畏舰。
“在海军预算案通过之前,先用杜鲁门·摩根的资金建造。”
这本是个无理的要求,但对无畏舰信心满满的杜鲁门·摩根,欣然答应了。
意思是只要预算案通过就会拨款,在此之前先用杜鲁门·摩根的钱。
唰。
杜鲁门·摩根翻开德国报纸。
《克虏伯(Krupp)公司与保守派(dkp)的政治纠葛:
克虏伯公司的急剧扩张与日耳曼尼亚造船厂合并相关问题》
《克虏伯公司董事长兼帝国议员弗里德里希·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内部关系》
——《前进报》(Vorw?rts)
《前进报》,这是社会民主党系列的报纸文章。
但目前看来,还没有对克虏伯进行致命一击,似乎在蓄势待发。
在原本的历史中,揭露克虏伯公司董事长的丑闻曝光后,克虏伯就会出局。
“趁乱能捞到一两个专利,克虏伯公司倒下只是时间问题。”
只要得到这个,就万事俱备了。
从罗斯柴尔德家族那里已经获得了主炮相关专利,也完成了对帕森斯公司和雷诺型公司的收购并取得专利,现在没什么可顾虑的了。
嗡嗡——
杜鲁门·摩根从火车站下车,坐上奔驰车。
一回到纽约,就直奔对冲基金总部,确认抛售比塞塔的相关事宜。
mFK对冲基金总部。
“董事长,你终于来了!我们一直在等你!”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杜鲁门·摩根刚到,贝隆就敲开办公室门走进来。
很少见他这么着急,杜鲁门·摩根原本放松的心情又紧张起来。
“是关于纽约兵工厂的事。”
“纽约兵工厂?是生产效率出问题了吗?”
当下为了迅速为陆军提供所需的步枪,工厂一刻都不能停。
而且,要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或更早的日俄战争等时期售卖物资,就必须留住那些即将熟练起来的熟练工人。
随着流水线上单个工序熟练工人的增加,传送带的效率会呈几何级数提升。
“难怪亨利·福特为了留住熟练工人急得不行。”
尤其是枪支工厂,由于枪支可靠性的要求,生产工序比其他工厂更为精细,也就更需要熟练工人。
为此,杜鲁门·摩根极大地改善了劳动环境……但总不至于连工会都冒出来了吧?
杜鲁门·摩根实在不想动用纽约警察局的安保力量。
杜鲁门·摩根皱起眉头。
“难道……是成立工会了?”
“不,恰恰相反。现在工人们都涌向纽约兵工厂,恳请多给他们安排工作。正因如此,现有雇工担心不知何时会被替换,感到不安。”
“嗯?”
“他们高呼着要更多工作。因为不知道何时会被替换,连3天的休息都不敢安心享受。”
啊。
这是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还是说这根本不算副作用?
“哈哈,虽然他们想多干活,但也没必要都满足。”
虽然这情况确实令人高兴,但工人疲劳度太高可不行,还得保持适度的紧张感。
“先实行扣分制度吧。工人的扣分累积到一定程度就直接替换。这样有了标准,他们能稍微安心点,也能保持紧张感。”
“啊,这样应该行得通。我马上就去办。”
“辛苦你了。”
砰——
贝隆关上秘书室的门离开后,杜鲁门·摩根叫来正专注整理文件的詹姆斯。
“詹姆斯,先把清国银行的名单整理出来。顶级大型银行规模庞大,需要分别制定应对策略。”
“首先是交通银行,这是一家新成立的银行,由比利时财团和清国铁路总局共同持有。”
“嗯?”
杜鲁门·摩根眯起眼睛。
交通银行杜鲁门·摩根是知道的。
“是为了北京 - 汉口铁路而设立的银行吧?”
“是的。”
交通银行,在21世纪的中国,也是排名第五的超大型银行。
但这里有个奇怪的地方。
杜鲁门·摩根记得交通银行应该是1908年才成立的银行,现在按道理不应该存在。
“如果是基于铁路公司近期新设立的,难道……”
“交通银行为什么设立呢?”
“啊……股权结构有点复杂。北京 - 汉口铁路的运营公司是中国开发公司,而交通银行属于官商合办的形式,其中官股主要由邮传部提供,商股则由社会各界投资。”
“中国开发公司?”
有点耳熟。
詹姆斯曾经给杜鲁门·摩根的一份报告中的记忆渐渐浮现。
“是的,中国开发公司的大股东原本是Jp摩根银行、洛克菲勒的花旗银行、大通银行等投资,由俄亥俄州参议员凯文·布赖斯运营。”
“然后呢?”
“哈哈,因为你策划的黑色星期四,持有这条铁路的布赖斯参议员破产了……”
“真要命。”
“是的,所以中国开发公司的债权团直接接管了公司。”
也就是说,因为布赖斯参议员破产,Jp摩根银行等其他银行撤资,债权团即比利时财团和中国铁路总局将债务转换为股权。
换句话说,变成了比利时财团和中国铁路总局的公司。
“所以为了融资和运营,新设立了交通银行。”
“是的,北京 - 汉口铁路规模庞大,交通银行借此一跃成为清国的超大型银行。”
“这下杜鲁门·摩根明白了。”
北京 - 汉口铁路规模巨大。
北京位于靠近朝鲜半岛的东部,汉口则位于中国内陆的武汉。
可以想象,这是一条连接中国中部到中国边缘的铁路,规模超乎想象。
“对比利时方面不用太担心。”
“哈哈,没错。可以轻松应对。”
比利时财团。
实际上,就算他们闹起来,杜鲁门·摩根也有应对之策。杜鲁门·摩根手里握着能瞬间让他们的抗议化为乌有的王牌。
“利奥波德二世的刚果自由邦。”
20世纪初,刚果自由邦发生了最恶劣的殖民丑闻、屠杀和虐待事件。
利奥波德二世打着将刚果自由邦文明化的旗号,在1894年的柏林会议上,列强承认了他对刚果的所有权。
随后,地狱降临。
——一位英国传教士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因一天的橡胶采集量未达标,比利时监工砍掉了一名男子女儿的手脚。这个5岁女孩名叫博伊拉。接着他杀死了女孩的弟弟,还杀了她的母亲。但似乎觉得这还不够,他甚至吃掉了孩子和母亲的尸体。
杜鲁门·摩根掌握着能将比利时财团灰飞烟灭的超级丑闻。
对比利时,杜鲁门·摩根完全有能力压制。
“原本不该出现的银行出现了,又多了可以下手的目标。”
本来清国的银行,就算被攻击,也没人会在意。大家不一起拿着刀叉扑上去撕咬就谢天谢地了。
“董事长,这是杜鲁门·摩根调查时发现的一个情况。”
“嗯?”
“实际上,交通银行、大清银行、上海中国通商银行都共同提到了一个人。”
盛宣怀,清国的银行家兼实业家。
在义和团运动中,他果断抛弃清国政府,转而投靠李鸿章麾下的总督,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也就是说,这三家银行都直接或间接有盛宣怀参与。
嘶。
没什么可顾虑的了。
“全力进攻。”
“是。”
詹姆斯翻动着文件。
“不过,卖空和货币互换合约,你打算用哪家法人呢?有mFK对冲基金和杜鲁门投资银行可以选择。”
“我们没必要直接出面。”
这种时候,华尔街就派上用场了。
一旦消息传开,人们就会像饿狼一样蜂拥而至,毫不犹豫地下注。
华尔街的商业银行是这样,尤其是犹太系投资银行,对消息极为敏感。
我们只需放出风声,让这些华尔街的秃鹫们行动起来就行。
我们要做的,就是抛出诱饵,制造风向。
“我们没必要直接在风险较大的银行进行‘直接’卖空。给犹太系投资银行透露点消息,再提供资金贷款。他们可以组建财团,要是想独吞,可没那么容易。”
“啊,这样可行。”
“既然要动用犹太系,还有个办法。”
沙皇俄国,恐怕犹太系大型银行家族的亲属们,只要听到俄国的“反犹屠杀”,就会气得咬牙切齿吧?
“用华俄道胜银行、俄罗斯中央银行、西伯利亚银行作为诱饵,吸引犹太系银行上钩。让他们眼红,迫不及待地冲进去。”
“沙皇俄国……啊!”
“对,就是反犹屠杀(pogrom)。”
反犹屠杀,当时沙皇俄国的皇室鼓励对犹太人的迫害。
反犹屠杀开始后,沙皇俄国和犹太人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
考虑到犹太社会的凝聚力,他们肯定对无法报复沙皇俄国感到心急如焚。
比如罗斯柴尔德的代理人,昆罗普公司的乔治·希夫购买日本债券,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如此。
“但是董事长,华俄道胜银行是法国和欧洲资本占多数的银行。”
啊,华俄道胜银行确实有点特殊。
它是由法国兴业银行、法国总公司、德意志帝国贴现公司等列强银行出资,为沙皇俄国和清国的项目提供贷款的银行。
它为东清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但这有什么关系呢?
“犹太系不会在意的。犹太系银行又不是只有一两家,他们肯定有办法在自保的同时降低风险。我们也在第三国设立一家皮包公司介入。”
这里说的第三国,指的是中立国。
金融界的中立国?
瑞士。
“利用瑞士特有的保密制度,悄悄进行。”
“是。我马上派秘书室人员去瑞士,新设一家银行。”
“如果无法新设,就在瑞士银行开个账户,匿名进行卖空操作。”
“是!”
要是银行破产了怎么办?
这种担心毫无意义。
银行肯定会遭受巨大损失。
但大型银行不会因为区区比塞塔就伤筋动骨。
而且要是银行破产或者摇摇欲坠,那就更好了。
杜鲁门·摩根可以全部收购。
为建造西伯利亚大铁路出资的华俄道胜银行?
哪怕能获得部分股权,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这不仅仅是收益率的问题,而是西伯利亚大铁路本身的价值所在。
“啊。”
杜鲁门·摩根突然想到一个计划。
“詹姆斯,计划变更。”
“啊?”
“杜鲁门银行和对冲基金不‘直接’进行投机。改为间接或匿名操作。”
“但匿名操作会有局限性。”
詹姆斯担忧地看着杜鲁门·摩根。
但杜鲁门·摩根摆了摆手。
“没关系。先退一步。但要在华尔街内部尽量广泛地传播消息。然后把那些中介合约都收集过来。不管是手续费还是其他好处,都要拿到手。而且我们还有其他事情要做。”
“……!!! 是,我明白了。”
匿名投机,资金贷款,中介手续费。
光是这三项,就能在投机中赚得盆满钵满。
“还有更重要的。”
要是银行资金短缺会怎么办?
“发行债券。”
债券本身就很有用,而且用债券能做的事情数不胜数。
比如担保债务凭证(cdo)之类的……
又或者是剪羊毛。
“嗯,之后还得拉上罗斯柴尔德一起干。这事儿太大,杜鲁门·摩根一个人搞不定。”
但规模越大,收益也就越可观。
嘿嘿...
真是令人无法拒绝的香甜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