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沉吟了一阵,说道:“师兄,我在公司里其实不怎么管理公司,是专门聘请了一个总经理来管理。”
楚援朝有些诧异的问道:“你不管理?你就不怕别人把你的公司弄得一团糟?不怕别人把你公司拿走了?”
周知笑道:“师兄,公司里有各种规章制度,虽然总经理权力大,但是依然会被制度限制,再一个,现在公司的股份全部在我手里;
那个总经理虽然有0.7%的股份,但我们有协议,这个股份只分红,并不真正享有股东的权益。
第三,我的作品所有版权和专利,都是我私人持有的,即使把公司给他们,也是一个空壳子,没什么用;我随时可以重新成立个公司。”
楚援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师弟,现在国内在鹏城设立特区吸引外资,你怎么看?”
周知摇摇头说道:“这有什么好看的,这是必然要走的道路,国家有很多事要做,却苦于没有外汇,有了外国资金进入;
就能购买国外稍微先进一些的设备和技术;这些外资进入后,就会产生就业,就有人能赚到钱,赚到钱就要消费;
那么其他人也就能赚到钱,就这样循环下去;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在不久的将来这个雪球就会越滚越大,就能影响到全国。
这样,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提高了,所以我觉得吸引外资这个事,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一开始,三人见周知摇头,还以为他不赞成这个事;
谁料说了赞成设立特区,吸引外资那么一大段话出来;
楚援朝迟疑了一会问道:“外国资金过多,会不会影响到咱们国家?”
说着,还看了楚英一眼。
楚援朝问的很含蓄,但周知知道他在问什么?
这段时间,国内的报纸他也看了一些,就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之争。
周知有点挠头,这题他会,但他不能说啊。
只得含糊道:“影响肯定会有所影响,但是我相信以上面的睿智,能处理好这个问题。”
楚援朝见周知这样说,也不好追着问,笑道:“那师弟你现在也是一个大老板了,那你会不会到特区投资?”
周知笑道:“会的,我们已经有计划了,打算一年之后在鹏城买块地,投资一个动漫制作公司。”
楚英好奇的问:“既然要投资,为什么又要等到一年之后呢?是资金方面有困难吗?”
周知笑道:“师伯、师兄,可能你们不知道,我在国内已经投资了不下500万米元了。之所以等到明年再投资,不是资金的问题,而是人员的问题。”
500万米元?
楚援朝诧异的问:“那么多钱,你投资了什么项目?”
“就是三来一补里面的来样加工。”
见两人还有些不解。
周知继续说道:“我和沪城美影厂合作是委托他们帮我们公司制作动画片,制作的动画片已经在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播放;
和京城玉雕厂合作,是委托他们帮我们公司雕刻原模;现在,用他们原模倒出来的塑胶人偶,销量已经超过2400万个。”
楚英笑呵呵的说道:“那你一定赚了不少吧?”
周知笑道:“赚了好几个500万回来了。”
楚家父子俩也不好细问,又夸了周知几句。
楚英见到在一旁笑嘻嘻周世贤,沉下脸严肃的问道:“知不知道今天为什么会叫张文革过来?并介绍你们俩认识?”
周知觉得很奇怪,这张文革虽然是父亲的上级的上级,但这关老周一个底层教师什么事?
周世贤苦笑道:“劳烦师兄为我操心了,我都这把年纪了,是真的无心仕途。”
楚英摆摆手说道:“之前是我在外地,我照应不过你来,生怕你那脾气给你闯祸;
现在我回来了,你那脾气就不用怕得罪人,不要把自己的才华埋没了,才对得起老师对你的悉心教导。”
周世贤听到师兄提起父亲,沉默了半晌,说道:“但凭师兄安排。”
“嗯,你在67年的时候就已经是副科级干部了,这次先去市厅人事处干个科长。”
周世贤无奈点点头,说道:“好的,师兄。”
楚英又转过头看着周知说道:“小知,如果你师兄去鹏城,你认为有没有前途?”
嗯?周知抬起头看看楚家父子俩,俩人都很严肃的看着他。
周知说道:“前途无量。”
楚英点点头,不再说这些话题,和周世贤说起了书法。
两人还在书桌前写起了字。
楚援朝则是抓着周知问一些香江的风土人情,以及国外见闻。
这时电话铃声响起,楚援朝去接电话;
周知便站到书桌前看周世贤写字,没想到老周同志的魏碑写的这么好。
笔划严谨、朴厚灵动,果然是字如其人;连一旁的楚英都称赞了几句。
周知问道:“爸,你和我师傅相比,谁的字写的更好?”
周世贤笑道:“你师父是雕篆厉害,写字我比他强一点。”
楚英疑惑的问道:“你师傅是谁?”
“我师傅是玉雕厂的魏长海,前几天去他那里见他正在设计一个五节花熏,都已经设计了一两年了,还没设计完。”
周世贤笑骂道:“你师父听见你这样说,一定会抽你,设计一个花熏哪有你想的那么容易?”
三人就着花熏说了一会,接完电话的楚援朝也过来讨论了一些书画名人。
周知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横幅,说道:“师伯,我想向你求一幅字。”
楚英笑道:“你爸的字比我写得好,干嘛不让你爸写?”
“我爸的字里差了一股气势。”
“你还能从字里看出气势?”楚英有些意外。
周知指着墙上的横幅说道:“这幅字里就有一股气势。”
楚援朝也来了兴致,问道:“你说说这幅画里有股什么气势?”
“我从这幅字里看出一股睥睨之气;虽然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睥睨之气。”
楚英疑惑的看向自家师弟。
周世贤哈哈笑道:“师兄,这幅字我还真没和小知说过。”
又转头对周知说道:“小知,这幅字是你师伯在十年前写的,那时他虽然被下放到地方,但心中仍怀有雄心壮志,并没有被当时的环境所影响。”
周知笑道:“难怪这字里会有一股睥睨之气。”
楚援朝也笑道:“爸,你现在又多了一个知音。”
楚英点点头,笑道:“既然小知你也能看出来,那我就给你写一幅字。想要什么?”
周知笑道:“师伯,给我写条条幅,我挂在书房里。”
说着,拿起旁边摆放的一卷裁好的宣纸,展开平铺在桌上,压上镇纸。
楚英沉吟半晌,挥笔一书而就。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这是苏轼的<定风波>。
见到周知有些不解的眼神,楚英说道:“小知,你还小,受到的挫折不多,我希望你将来在受到挫折时,好好的看看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