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诗雅较为吃惊道:“这样看来不少皇帝的行为就能理解了,不是他们不想去做而且根本没有那个条件。”
“只能选择历史上的选择。”
叶枫点点头,道:“这也和那些人物所接收到的信息有关,特别是皇帝他接受的信息往往来源于大臣,太监等等。”
“接收信息,做出相对应的决策,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我们很多时候会去质疑历史上的有些人的决定,怎么能犯这种问题,我上我也行。”
“其实他们也不想,他们所能接收到的所有信息都在告诉他们,他们做出这个决定最好。”
“从而犯错。”
叶诗琪用手撑着脸,道:“这样说当好皇帝真的好难哦,哪怕你想真的对百姓好却不知道民间的情况。”
“可能民间正在闹饥荒,百官呈现上来的奏折却是欣欣向荣,让皇帝误以为原来自己的国家如此强盛。”
叶枫笑道:“有这种情况发生,汉武帝时期就非常明显了。”
“基层疯狂瞒报民间的起义和真实情况,虚报各种数据最后呈现给汉武帝的国家账面数据非常不错。”
“杨坚时期是虚报土地,刘彻时期虚报人口和百姓的真实情况。”
“明明县里面已经闹起义了,县官上书说百姓在皇帝的领导之下欣欣向荣,百姓无不为大汉王朝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是刘彻好大喜功,看着这些数据非常养眼,心里面非常的舒服。”
“面对老板喜欢数据,百官只好哄一哄刘彻了。”
“反正刘彻也不知道下面的具体情况。”
“刘彻可不是刘邦,吕雉,刘恒这些人,他们几个是真正的知道民间的真实情况。”
“刘彻对于民间的了解基本上来源于百官,太监,妃子以及自己闲的没事去溜达看到的景色。”
“堂堂皇帝出去玩,当他出皇宫的那一刻,作假游戏开始了。”
“这些数据又给了刘彻打仗的信心。”
“你要是穿越过去骂汉武帝打仗导致天下人口户口减半。”
“汉武帝会拿着百官统计的人口数据甩在你脸上,我是相信你,还是相信那些百官的统计。”
‘这也是为什么中兴之主很难出现,主要就是皇帝不清楚民间的具体情况,还以为天下太平无事。”
“处处被人骗。”
叶诗琪惊奇道:“汉朝的作假数据也这么厉害,这些百官还真的是领导的好下属啊!”
“报喜不报忧啊!”
叶枫:“那当然了,这也和汉武帝的政策有关,汉武帝要求各处的县官必须对自己本县的人负责。”
“要是他们管的县有人造反,刘彻第一个找他们麻烦。”
“大天下作战,法律要严,手底下的那些人责任要追究,首先是他们的县官跑不了。”
“面对刘彻有这种想法,县官表示随便了。”
“反正无论怎么做都两头得罪,还不如两头都不得罪。”
“老百姓啊!你们要闹就闹吧!我睁只眼闭只眼不要来烦我。”
“陛下啊!民间非常的太平无事,造反不可能有人造反,大家有听过造反的事情吗?”
“其他官员一听,齐齐摇头道:没有。”
“他们作为最高长官对于民间情况也只能得益于下面的人上报,下面的人怎么可能上报真实情况。”
“面对这种基层隐瞒,皇帝和朝中大臣基本上不可能知道天下具体是什么样子。”
“无论你是千古一帝,还是千万古一帝最后都要栽跟头。”
“像刘彻晚年三言两语就被人骗了,导致巫蛊之乱死了十几万人,这也是刘彻血淋淋的教训。”
“有了刘彻的教训,朱元璋为了防止自己被手底下的那些人隐瞒具体情况。”
“锦衣卫横行天下专门为他收集情报。”
“结果依然被骗了。”
“所以,各位如果真的成为了皇帝,到头来可能会被百官和太监骗得团团转,最后成为他们的工具人。”
“要尊重现实的残酷。”
叶枫说完之后,观众忽然感觉的以前看过的那些历史爽文小说确实是爽文。
身处在首都的皇帝想要知道地方上的情况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当官的上报。
要么就是自己派人去调查,最后到手的情报也不知道真假。
毕竟调查的人也有可能会被收买。
李诗雅:“这样看来亡国之君可能完全不知道要亡国了,无论天下有多么糟糕。”
“百官为了粉饰天下和升官加薪上报的内容想必也是欣欣向荣。”
“可能当李自成的起义军攻打北平城那一刻,崇祯才知道一切都晚了,最后送走太子,自己选择殉国来结束自己的一生。”
一边的观众直言道:“这也是活该,崇祯苦求大臣捐钱来拯救大明王朝。”
“问题是这么多年了,崇祯都没有让那些超级藩王捐钱。”
“大明说到底是朱家的天下,大臣见朱家人都不捐钱来拯救大明,还想要他们捐钱来拯救大明。”
“大臣们当然不愿意了。”
“原来朱家藩王为了朱家的天下不论怎么样都应该捐钱给崇祯,结果只有极少部分的藩王为了朱家散尽家财供应军饷。”
“其他的超级藩王愣是没有一个人捐钱,甚至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向朝廷要钱和压榨百姓。”
“崇祯居然还给他们钱,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自己家的产业都不珍惜,偏偏希望别人珍惜。”
“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情。”
观众脸上恨其不争,并不是他讨厌大明碰巧就是喜欢大明才会如此生气。
见到那些藩王的举动崇祯怎么就不明白呢?
汉武帝刘彻没钱不就是向宗室开刀,特别是明朝的藩王和汉初的诸侯王可是天与地的差距。
崇祯要对付这些藩王无疑要容易太多了,这都有例子了。
没钱就去抢啊!
很快观众就对着这个问题讨论起来了,叶枫见状也没有说什么,饿了,吃饭去喽。
留下其他人继续讨论大明如何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