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苏阳睁开眼的第一时间,先把一元秒杀区的两种商品收入仓库。
这次出现的两种商品,是30斤水果糖和30斤五常大米。
五常大米之前就秒杀过一次,苏阳吃过,还能想起那种味道——软糯弹牙,带有淡淡的甜味和独特的香气。
所以他知道,一元秒杀区出现的,应该是正宗的五常大米,不是那种市面上的假货。
上次给了老爷子和老太太20斤,自己这段时间也没怎么吃。
现在仓库里还剩下10斤,加上这次出现的30斤,已经有40斤了。
苏阳打定主意,下次回村里时,再带20斤回来,给爷爷奶奶和二叔他们都分一些。
接着。
苏阳又看向了堆在仓库角落的30斤水果糖,大概算了下,应该有一千五百颗左右。
再加上之前秒杀到的大白糖奶糖,还有五十多斤也堆在仓库的一个角落,也有大概五千颗左右。
也就是说,光是通过一元秒杀区秒杀到的糖果,已经有六千多颗了。
看来。
以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自己都可以不用去商店里买糖果了。
就算村里的孩子们,见到了每人发两颗,都不知道要发多久........
........
收起这些思绪,苏阳起床、穿衣、洗漱完,来到了爷爷奶奶的屋子。
“大孙子起来了?怎么样?新房子住的习惯吗?”老爷子看到苏阳起来,连忙问道。
“当然习惯,比我住在城里的房子还要舒服!”
听到苏阳的回答,老爷子很满意,只要大孙子喜欢就好。
苏阳好似想起了什么,向老爷子问道:
“爷爷,你们的房子什么时候翻修一下?”
上次苏阳就和老爷子沟通过,让他们盖三间新房后,老房子也要翻修一下。
因为苏阳已经看过,老爷子和老太太的房子,已经有了一些安全隐患。
虽然这些隐患在这年代的人们看起来没啥,还能将就,但苏阳肯定想让两位老人住的更好。
“不急,马上就要到秋收农忙的时候了,等农忙过后,我们这老房子再修修!”
不管是苏阳盖的新房子,还是两位老人老房子的翻修,都需要找村里人帮忙。
眼下已经快要到秋收的时候了,老爷子知道这时候大家不容易腾出时间,就打算再等等。
“那你和奶奶都搬进新房子住吧,反正到时候翻修也要搬,还不如早点搬过来!”
“这...”
老爷子有些犹豫,新房子是将来大孙子和孙媳妇以及重孙子要住的,这样会不会不太好?
“爷爷,住一起热闹一些,你就听我的,不然我可要回城里去住了!”
这时。
从外面遛弯回来的老太太听到大孙子的话,连忙说道:
“好,奶奶听你的,等你二叔晚上从地里回来,咱们就朝新房子搬东西!”
显然。
苏阳这话一出,不管是老爷子还是老太太都得投降。
“大孙子你饿不饿?这是奶奶给你做的早饭,趁热吃!”
老太太从厨房里拿出几个二合面馒头,一碟咸菜,以及一碗大米粥。
这样的早饭,不要说在村里了,就算在城里都属于丰盛了。
就算老爷子和老太太两人早上都没吃这么丰盛的,两人就吃了几个窝窝头。
这还算好一些的,以前在苏阳没回来之前,老爷子和老太太都是不吃早饭的。
不光是他们,整个村里人都是这样,大家都是一直扛到中午去村食堂吃........
........
苏阳不知道这些,就算他和老爷子、老太太展现了一些自己的实力。
但两位老人还是该省就省,这也是他们已经养成的习惯,不是苏阳短短几句话就能改变的。
“爷爷、奶奶,我还有事要去找六哥!”吃完早饭后,苏阳对两位老人说道。
“去吧,小六子这会儿应该在村东头那片田里!”
苏阳点了点头,随后便出了门........
出了门后,苏阳朝着村子东头走去,一路上看到孩子们,苏阳就给每人发两颗糖果。
一颗大白糖奶糖,一颗水果糖,让村里的孩子们高兴坏了。
不一会儿的功夫,越来越多的孩子朝这边赶过来,苏阳来者不拒,还是通过手里的布袋。
实则从仓库里,给小孩子们拿出两颗糖果。
因为这次存了给孩子们发糖果的心思,苏阳走的很慢,加上今天去上学的孩子们也都放假。
所以来的孩子有不少!
很快,苏阳就发现自己的情绪值跟着在上涨,30...40...50...
这让苏阳的干劲儿很足,以前他或许会考虑到成本问题,不敢敞开了给孩子们发。
但如今仓库里的六千多颗果,就是自己的底气........
“吧唧!”
“吧唧!”
有的孩子当场撕开袋子,拿起糖果就朝嘴里喂。
但现场孩子可不少,一不小心糖果就很可能掉在地上。
苏阳刚想提醒这些孩子们这点,就看见一个孩子刚准备把打开的水果糖喂嘴里,就被旁边的孩子撞掉了。
本以为掉水果糖的那个小家伙会哭,苏阳也做好了再给他一颗的打算。
结果却看到小家伙赶紧把掉地上的水果糖捡了起来,然后塞到嘴里。
“呸!”
“呸!”
小家伙吐掉沾在水果糖上面的土,然后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小家伙的这番操作,把苏阳都看愣住了,这样的操作若是放在后世,家长早就打上去了。
但放在这年代,却是再正常不过了,苏阳也就没再管这个小家伙了。
继续给过来的孩子们发糖果,等到每个孩子都拿到了两颗糖果,这才心满意足的散开。
苏阳见没有孩子围着自己了,继续朝村东头的农田走去。
同时。
他也看了下自己情绪值,不错,这次居然涨了150点........
“六哥!”
很快,苏阳就在村东头的那片田地看到了村支书。
“小阳,昨天就听说你回来了,我还说今天村里的孩子们有口福了,果然让我猜着了!”
显然,苏阳刚刚发糖果的事,村支书也知道了。
对于苏阳的这种做法,他是打心里佩服,能这样为村里孩子们着想的,也就只有苏阳了。
“孩子们过的都不容易,能帮就帮一些,就当是给他们补充营养了。
对了,六哥,我找你还有别的事,这次有人给咱们村学校捐了钱,我全都用来买了粮食。
晚上粮食就会运到村口的那片树林,你到时候找些人去帮着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