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苏礼安离开云梧游历大汉已经5年了。这五年的时光,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长卷,在他眼前铺陈出大汉山河的壮丽与民间百态的沧桑。
一路上,苏礼安深切目睹了民间百姓的悲惨境遇。
苛捐杂税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百姓们喘不过气来;
大量农田被豪强强取豪夺,百姓们即便终年辛勤劳作,也难以换来果腹之食。
与此同时,瘟疫如同恶魔般横行肆虐,而医疗资源却极度匮乏,无数家庭因此支离破碎,陷入无尽的痛苦深渊。
各地不时爆发小规模的反抗运动,但都被官府以残酷的手段镇压下去,百姓们的反抗之火一次次被无情扑灭。
这些景象是云梧不曾有的。以往,苏礼安虽能通过家族情报知晓天下事,但那些文字和消息,远不如亲眼所见带来的感触深刻。
在如此深重的苦难之下,许多宗教和组织应运而生,他们纷纷宣传各自的教义,吸引了众多在苦难中挣扎的百姓加入,希望能从精神上减轻痛苦。
苏礼安在游历过程中,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组织。
比如佛教,它宣扬众生皆苦,劝人遁入空门,以求在来世获得解脱;
还有五斗米道,主张人们通过修炼、持戒、诵经等方式,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进而获得长生不老和精神解脱。
然而,在诸多组织里,最让苏礼安感兴趣的当属太平道。
他在青州、徐州、幽州等地游历期间,发现太平道的信徒数量极其庞大,如此广泛的信众基础让他不禁好奇,太平道究竟是凭借何种方式吸引信徒的。
带着这份好奇,苏礼安展开了一番探究。
他发现,太平道以符水治病作为吸引信众的重要手段。
同时,该教宣扬黄天至上,称玄霄启世尊神就是黄天的化身,并倡导要创建一个没有剥削压迫、没有饥寒病灾的理想世界。
在这样困苦不堪的时期,这样的理念无疑给身处苦难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也就纷纷加入其中。
为了寻访太平道的创立者张角,苏礼安一路辗转,最终来到了冀州巨鹿县。
当他踏入巨鹿县的地界时,天色已近黄昏。
巨鹿城的城门高大而厚实,但城墙上却有不少修补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经历的战火。
苏礼安走进城中,找了一家看上去还算干净的客栈住下,打算先好好休息一晚,再去探寻这太平道的大贤良师。
第二天清晨,苏礼安早早便起了身。他在客栈附近的小饭馆里随意吃了些早点,便向饭馆老板打听起“太平道”的事情。
老板一听到他的询问,原本有些慵懒的神情立刻来了精神。
眼中满是敬畏与虔诚:
“客官,这太平道可是如今巨鹿县的头等大事。那大贤良师张角,那可是天人下凡呐!您瞧瞧,现在这巨鹿县,谁不是太平道的信徒啊?他能用符水治病,药到病除,不知救了多少人。
大贤良师就在前面几里路的地方广施符水治病呢。客官您可要快点去,去晚了可就没机会了。到时候您亲眼见见大贤良师的神通,保准您也会成为太平道的信徒。”
苏礼安心中一动,他原本只是想打听张角的下落,没想到这太平道在当地的影响力如此之大。
谢过老板之后,按照老板所指的方向快步走去。
没走多久,前方就传来了嘈杂的人声。
苏礼安加快脚步,只见一片空地上聚集了众多百姓,人群中央,一位身着道袍、面容和善的男子为面前的百姓施符水。
苏礼安仔细打量着那位男子,他猜想此人应该就是太平道的创立者张角。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出一阵惊呼,一名年轻女子突然晕倒在地。张角立刻停下手中的动作,快步走到女子身边。
他蹲下身子,轻轻扶起女子的头,从怀中掏出一张符纸,放入水中点燃,然后喂女子喝下。
片刻之后,女子缓缓睁开了眼睛,虚弱地坐了起来。
周围的百姓们见状,纷纷跪地叩拜,口中高呼:“大贤良师神通广大,救苦救难!”
苏礼安立于一旁,静静地观察着眼前的一切,张角以符水治病的手段令他颇感惊奇。
此前在其他州郡,他曾仔细查看过所谓能治病的符水,发现其中大部分不过是掺杂了些许草药的稀粥罢了。
但也有极少部分,确确实实只是单纯的符水,就如此刻张角所施的这般。
这些符水让他隐隐感受到了先祖流传下来的神异之象。
时间缓缓流逝,两个时辰后,人群逐渐散去,苏礼安朝着张角走去。
张角此时正站在原地,收拾着随身的物品。
苏礼安走到他面前,说道:
“大贤良师,在下苏礼安。方才见您以符水治病,神效惊人,心中实在好奇,不知能否与您交谈一番,探寻这符水的奥秘?”
张角抬起头,目光先是扫向苏礼安,接着又留意到苏礼安身旁那十数名护卫。
只见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连忙放下手中尚未整理完毕的物件,恭敬地拱手作揖:
“苏大人不辞辛劳,远道而来,实令张角倍感荣幸。您就唤我张角便好,角行走辗转数州,今日也是第一回遇见云梧苏氏之人。”
说罢,他伸出手掌,掌心向上,做出邀请的姿势,
“苏大人,此地人多嘈杂,咱们移步到一旁安静处细谈如何?”
苏礼安微微点头,跟随张角移步到了不远处一处静谧的小院落中。
张角引着苏礼安在石桌旁坐下,随后为苏礼安斟了一杯茶,说道:
“苏大人,这是我亲自采摘晾晒的山间野茶,虽比不上那些名贵的茶品,但别有一番风味,您尝尝。”
苏礼安端起茶杯,轻嗅茶香,而后抿了一口,赞道:
“入口甘醇,确有一番独特的韵味。张角,方才我见你以符水治病,颇为神奇,这符水究竟有何奥秘,还望你能为我解惑。”
张角坐正身子,神色认真地说道:
“苏大人,我早有耳闻,云梧苏氏一族颇多神异之事。在旁人看来,我这符水治病之术或许不过是骗人的方术,但在您眼中,想必有另一番见解。
十年之前,我偶然得到一本残篇古籍,名为《太平要术》。此后十年,我日夜钻研,苦心修行,也仅仅只学得了其中的符水治病之术。”
听了张角这番话,苏礼安不禁微微一震,眼中瞬间闪过一抹惊骇之色。
这《太平要术》可是大有来头,据传它出自楚南公之手。当年楚南公留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一惊人预言后,便将《太平要术》付之一炬。
然而世事难料,先祖苏砚于民间意外收集到了这本书,此后它便一直被妥善珍藏在苏家藏书楼中。
苏家藏书楼内,类似的奇书秘籍数不胜数。数百年来,苏家不乏有志于修炼之人,他们前赴后继地试图从这些古籍中探寻出超凡的力量和法门,以求达到先祖一样的境界成神,但都并未得到切实有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