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心里把马勇身份猜了个大概的老衙役。

抬手便拦住身旁的年轻人,省得他嘴里没个把门,把贵人给得罪了,而后自己上前一步,先是对着马勇躬身行礼。

然后才缓缓开口道,“敢问可是靖远侯尊驾!”

正要通报的马勇,听到老衙役的话,立刻便停了下来愣愣看着他。

带着些好奇的打量。

马勇一向认为他的记性很好,所以他可以肯定,自己以前是绝对没有见过,面前这个老衙役的。

那他是怎么知道,马车上会是少爷呢?

“你认得我?”

“小老儿那个福分,能认得贵人您哪。”

老衙役说着身子躬的更深,但是语气声音却洪亮些许,“活了大半辈子,迎来送往的几十年。”

“练出了一双老眼,看的贵人身上的贵气,所采这才斗胆猜了猜。”

这话说的,更勾起马勇的兴趣了。

“猜?你可知道,如果猜错的话会是什么后果?”

“想过。”

老衙役终于抬起了头,但身子却是佝偻着,“但咱这是大明京都,皇帝洪武爷脚下的首善之地。”

“文武百官诸位大人都是天上星宿下凡,小老儿臭虫一般的人物,抬脚踩都是脏鞋,就算真的说错了,猜错了。”

“也就是一个屁罢了,放了就放了……”

话说的越来越有意思了。

马勇神色莫名的看着老衙役。

这眼力见这口,放到府衙门口当个衙役,真就算是埋没了。

少爷现在被陛下任命为应天府尹,事情肯定会比以前多得多,他们这些亲兵上阵杀敌肯定是好手。

但处理起其他的杂事来,可能就没那么顺手。

而老衙役这样的人,虽然上不得什么台面,但少爷未来或许用得着!

得留意一下……

“你叫什么名字?”

听到马勇问自己名字,老衙役浑身一震。

连忙又躬身冲着马勇行礼,比刚开始的时候更加恭敬,也不管自己这身老骨头能不能撑得住。

笔直的九十度角。

仔细听还有咔吧咔吧的骨头响动。

俗话说,宰相门前三品官。

更何况现在站在他面前的,乃是国舅爷靖远侯的亲兵卫士,甚至身上还有可能有军职!

宰相……人家这是皇亲国戚!

在京城都算是妥妥的大人物!

问了自己名字,那就说可能有后话,肯定了他的价值!

有了价值,就有可能派得上用场。

有用场就有可能得到赏识。

寻常人等一辈子,都未必能有这样的机会!

“小老儿姓侯,家中排行老幺,所以爹娘就给起名叫侯幺!”

“侯幺……猴妖,你这名字倒是挺有意思。”

马勇伸手按在他肩膀上用力,将老衙役拉起来,又指了指背后已经下了车的马世龙,“赶紧进去通报,新任应天府尹,靖远侯马世龙。”

“到了!”

“小老儿领命!”

老衙役满脸堆笑,又对着马勇行礼。

然后侧开两步,朝着马世龙那边也行了一礼,并且还是跪拜大礼。

不管他能不能看得到。

行完礼立刻起身,朝着府衙里面快步奔跑,用出了他这把老骨头,能够使出的全部力气。

老衙役刚才拦住的年轻衙役见状,心中忍不住的有些奇怪。

老侯头这才发了什么疯?

老胳膊老腿拼什么命?

就算面前这是靖远侯爷亲兵,也不值得他这么卖力吧?

他又不是真正的侯爷,和他们不一样是跑腿卖力的,做样子也得对着正主吧。

果然是年纪大了,连脑子都不行了……

“你说什么?!”

正在处理公务的应天府丞徐文华,猛地在椅子上站起来,看着气喘吁吁的老侯头,“靖远侯爷到了?现在就在门口?”

“是,是,是啊,大人!”

这两步跑的太着急,老侯头剧烈的喘气。

不过却也没忘向徐文华,传述一些马世龙他们的细节,“都已经下了马车了,没穿官袍,也没带官帽。”

“布衣布鞋,身边三四个随从,也是一样的打扮!”

“哪还等什么!”

徐文华没兴趣听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侯爷想穿什么那是人家的特权!

连忙起身,拿起一旁的官帽就往外走,“快,前面带路,可不能让侯爷多等!”

“赶紧!”

前几天北征大军凯旋。

他身为正四品应天府丞。

是有资格站立于文官之列,近距离围观凯旋之师,望靖远侯之尊容的。

当时那场面,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大明东宫太子朱标,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携文武百官,一同出城三十里相迎。

陛下更是赐郡王全套仪仗,以供靖远侯入城代步之用。

奉天殿上封赏此战功勋。

太子少保,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

虽然明面上未晋升公爵之位,但明眼人谁看不出来,这些妥妥的都是公爵待遇!

加上皇后娘娘亲弟弟的身份。

再想想他的年龄。

未来不可限量啊!

当时徐文华听闻封赏内容,内心只是有些唏嘘,靖远侯爷当真是少年英豪,举世大才,此真乃大明之幸啊!

而等到最后。

他听到靖远侯爷,将要兼任应天府尹的时候。

徐文华只感觉被一块大馅饼直接砸在脸上!

金灿灿的黄金大腿啊。

直接就从天而降伸到自己眼前了?

京中那个官员,不想和靖远侯爷亲近,那个不想往侯府里送点东西,然后名字传到太子爷,还有皇后娘娘那边。

以后仕途一帆风顺!

但都苦于无路可走,无门可入。

可现在不同了,靖远侯爷成为应天府尹,他徐文华的顶头上司!

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他徐文华洁身自好这么多年,终于要苦尽甘来了!

一边跑着一边为自己戴上官帽,顺便再整理一下身上的官服,确保自己不会因为衣衫不整,而影响在靖远侯爷面前的形象。

确定没有问题以后。

徐文华的奔跑的速度又快上了几分,把领路的老侯头都甩到了身后。

也可怜老侯头这一把年纪。

先是躬身行礼,接着是跪拜大礼,又急匆匆的跑了一个来回。

这妥妥是拿他当倭寇整啊!

也不知道是天心疼他老侯头这把老骨头,还是马世龙实在不想站在外面等,下了车直接就走到了府衙中。

正好遇到了一路狂奔的徐文华和老侯头。

之前就说过,徐文华是见过马世龙的,又听老侯头说他今日是一身布衣打扮。

于是奔跑中在看前方过道中,有一位身着布衣俊朗青年时。

立刻便反应过来,这正是靖远侯爷!

“下官应天府丞徐文华,见过侯爷!”

跑得太快,刹车又有点晚了,徐文华行礼的时候,双脚站定身子又往前划了一点。

拱起的双手都快怼到马世龙胸口了。

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滑铲吗?

马世龙向后稍微退了退,“徐大人不必如此多礼,这两日本侯诸事缠身,诸多公务还是劳烦徐大人处理。”

“辛苦了……”

徐文华闻言身子又往下躬了躬,“职责所在,分内之事,何言辛苦!”

“再说下官所做之事,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更何况不过去去几天时间,哪比得上侯爷乃是为国操劳!”

咳咳——

为国操劳?

马世龙听到这四个字,又想到这些天他具体干的事。

脸上不由涌现出几分尴尬。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大明烟火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肝在水浒,唯我独尊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