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津一寸寸低下脑袋,片刻后,他深吸一口气:“太子妃不必劝我,郑津心思已定,就等……”
“侯府男丁不多,除了你,就是唐印元唐印庚和唐印臣,大哥,你是想将好不容易得来的世子之位,拱手让给害死娘亲的人的孩子?”
郑津微怔,狠狠摇头:“不是还有印臣……”
林净月依旧一副淡定的面容:
“唐印臣年纪还小,更何况他亲姐唐映念为银子不惜暗害我,妄图让我染上时疫;他的母亲三姨娘明知此事,还故意当众跪求,逼我原谅唐映念。
唐印臣年幼不知事,常年受两人熏陶,心思不定,纵然如今有老夫人看顾,将来是个什么性子,谁也说不准。”
林净月直视紧皱着眉头的郑津,直刺他心中的顾虑:
“而且陛下为你与裴家小姐赐婚,就是看你成远侯府世子的身份,你贸然退让世子之位,既是对裴小姐的不尊重,又恐会得罪陛下。
你不怕牵连到成远侯府,也不怕因此牵连郑家,甚至你我吗?”
“可……”郑津还欲挣扎。
林净月冷静的声音突然变得温柔:“大哥,我知道你怨恨成远侯,也不想再与成远侯府扯上任何关系。
但你出身成远侯府,骨子里流着成远侯的血。无论你往后走到哪一步,碌碌无为也好,青云直上也罢,成远侯都是你的父亲。
就算你单方面不认,他也能打着你的名头,继续过他逍遥自在的日子。”
她问郑津:“仅凭陛下对成远侯的处置,就能看出陛下与太后,确如老夫人所说,仍惦记着侯府立下过的战功。
流放一年后,成远侯回京回府,他不会因娘亲的死心生悔意,更不会对你和郑家有任何愧疚之感,只会更加沉溺享乐。
他还能继续当他的成远侯,没有半点损失,没有任何悔恨,甚至因为你将世子之位让与别人,成远侯更是顺心舒坦,这就是你想要的?”
郑津抿紧了唇,俊朗英气的脸骤然显得有些茫然。
他知道太子妃说的都是对的。
但他不知道,他还能怎么办。
父亲联手小妾害死母亲,碍于孝道伦理,他不可能反过来杀了父亲。
他也,懦弱到下不了手。
看出他的茫然与慌乱,林净月给他指明了一个方向:
“大哥,你心地纯善,不像那个畜生冷酷到杀害亲人,这个想法没错。
但你不想做点什么,让成远侯悔恨终生吗?”
郑津第一反应就是:“不如我去杀了唐印元和唐印庚?他们是成远侯和何允芳的孩子,成远侯平日里对他们非常看重……”
“杀人非常简单,但你以后呢?前途不要了,未来不要了?”林净月耐着性子一点点给他分析,“况且成远侯有那么多孩子,不过两个儿子,死了再生就是,他顶多难过两天,很快又会继续流连花丛。”
“大哥,成远侯最爱他自己,最看重的,则是落在他头上的爵位。”
郑津豁然抬起头,明悟林净月说了这么多话,费这一通唇舌,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你是想……让我当上成远侯,抢走他的爵位,让他下半辈子只能依靠我度日?”
林净月稍稍颔首,等着郑津想明白。
郑津垂下眼沉思了良久,突然发问:“郑津大胆,想问太子妃一个问题。”
“你是想问我,说这一通,到底是为你为郑雪晴讨个公道,还是为我在后宫走得平稳铺路?”
“是。”
郑津眼神不曾闪躲,直刺太子妃的眼睛,妄图拨开迷雾,看清她的意图。
他再是糊涂,也猜得出双生胎一事不对劲。
裴织锦、林景颜和林家有备而来,突然发难,前期一定做足了准备,查明查实了一切。
但在手握证据的情况下,仍被将了一军,那便只能是东宫提前布了局。
而东宫为何提前布局……只怕太子妃认回侯府时,就对自身的真实身份,心知肚明。
郑津甚至不敢细想,太子妃助他拜师小徐先生,扶持他登上世子之位,为他武举、前途殚精竭虑。
到底是为他郑津着想,还是为……
林净月温柔笑了笑,想起那天太子莫名生了气,可能也是意识到类似的事。
她愿做太子妃,是图东宫的权势与地位,还是图太子本人?
敷衍的话随口就能说出,林净月却不愿骗郑津,毕竟他这些日子,是真心待她的。
“我初时认亲侯府,在侯府毫无根基,唯一可依仗的,就是大哥。”
郑津闻言,紧绷着的脸色稍松,眼神也逐渐柔和。
“到底十五年未见,我心底到底有所顾虑,既担忧大哥不认我这个妹妹,又怕大哥待我太好,妹妹心中不安。
好在,相处之间,彼此真心坦诚,才换来我们兄妹之间的深厚感情。”
满枝眼皮跳了下,转头再看郑津。
他满脸感动,拦下还欲再往下说的太子妃,哑着嗓子说道:
“是大哥一时想岔了,大哥不该怀疑你的。
我刚刚也想明白了,你说得对,成远侯恨不得我不当这个世子,好让与别人。
我可不能犯了糊涂,顺了他的心意,大哥这就回成远侯府,坐稳世子之位!”
林净月眨眨眼,暗想郑津果然头脑单纯好忽悠。
等武举放了榜,可得叫小徐先生和郑越给他好好补补心眼。
“大哥当前最要紧的,还不是当上成远侯,而是应陛下的命令,迎娶正妻裴织锦。”
郑津沉了脸,没说话。
单凭裴织锦带林家人擅自求见陛下,险些害了林净月这一件事,他就心生不喜。
更别说裴家,害死了祖父,又暗暗打压成远侯府。
与成远侯府,乃是世仇。
“毕竟是陛下赐婚,你再不喜,也得尊她敬她,万万不能做出和成远侯一样的糊涂事。”
“我岂会如此!我又不是唐成远,连枕边人都下得去手!”
林净月挑眉,只能盼着陛下今日没派暗卫盯梢,否则就凭这句话,郑津都得成了陛下的眼中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