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陈哲早早地起床,开始了新一天。
他早早就派出了警卫排乘坐卡车,继续外出搜寻溃兵。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中午时分,警卫排终于回来了。
然而,他们的收获却并不如预期那样丰硕。
经过一个上午的努力,他们仅仅带回了七名川军穿着草鞋的士兵。
尽管这个数字有些令人失望,但也在陈哲的预料之中,哪会有这么多被打散的部队,不过有总比没有好。
他迅速将这七名新加入的士兵和昨天收拢的士兵分配到各个连队,以充实部队的力量。
陈哲将其中 80 人分别补充给了二连和三连,让这两个连队的兵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强。
而剩下的 20 多人,则被补充到了一连,使得一连的实力也有所提升。
至于李大彪,陈哲决定先将他留在营部。
他告诉李大彪,自己正计划再组建一个连,等人员到位后,就让李大彪担任连长。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陈哲马不停蹄地赶往团部,向陈团长汇报自己的收获。
陈团长见到陈哲,笑着说道:“你这小子,还真有点能耐啊,居然弄来了这么多人。”
陈哲谦虚地笑了笑,然后向陈团长提出了一个请求:“团长,您看能不能给我补充一些武器弹药和军服呢?我们的装备实在是有些紧张。”
陈团长思考了一下,回答道:“我这里也很困难啊,不过我可以给你些子弹和手榴弹。其他的,实在是没有了,局势紧张物资送不到位。”
陈团长紧接着对陈哲说道:“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上海前线的中央军拥有 10 个师的兵力,要坚守半年应该不成问题。而日军方面,他们现在有 8 个师团,大约 20 万人左右。不过呢,经过这两个多月的激烈战斗,日军的消耗也非常大,他们已经相当疲惫了。”
说到这里,陈团长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白崇禧长官已经做出了决定,由广西赶来的第 21 集团军下辖的第 7 军和第 48 军之第171、172、173、174、175、176共 6 个主力师来担任主攻任务。同时,川军的 144、145、146、147、148 师以及粤军的三个师将作为快速跟进部队。可以说,蕰藻浜方向即将迎来一场恶战啊!我们团马上也要参加战斗了。”
陈哲听后,立刻回答道:“是,团长!我明白了你的意思了,我马上回去做准备。”
陈团长说:“”你知道情况就好,去军需官那把子弹和手榴弹领了就回营里吧!”
随后,陈哲向陈团长敬礼!转身前往军需处,领取了子弹和手榴弹。
这些弹药对于即将面临战斗的士兵们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补充。
他要确保士兵们都能有足够的弹药,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激烈战斗。
时间很快就到了10月11日,日军增援部队第101师团(师团长伊东正喜)突破国军的蕴藻浜阵地,向着大场镇扑来。
师长王敬久命令 261 旅立即前往大场,协同88师、36师阻击敌人。
这个时候,陈颐鼎接替了调任61师的刘安琪,担任 261 旅旅长。
陈哲的独立营也从521团独立营变成了旅部独立营,并任旅部副参谋长。
当天清晨,261旅向着大场方向前进。
当时,正值大雾弥漫,
行军中的 261 旅战士们突然听到坦克轰鸣声。
不多时,12 辆日军坦克向着261旅方向行驶过来。
由于大雾视野不远,日军将坦克炮塔打开,站立一个人指挥行动。
陈颐鼎命令战士们快速隐蔽起来。
等到坦克驶过,陈颐鼎命令521团团长向凤武跑步前进驰援大场,留下唐德带522团占据有利地形伏击坦克部队后面的步兵。
对于日军坦克的到来,陈哲其实早已心中有数。
当收到日军坦克部队出现的通知后,陈哲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果断地下达命令,让独立营的卡车和坦克以及摩托车迅速熄火停下。
并命令二连和三连就地修筑工事。
他决定主动出击,给日军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
他亲自率领警卫排和一连的士兵们,抬着几个装着汽油燃烧瓶的木箱,奔跑着冲向日军坦克的方向。
与此同时,在道路一旁,原本准备伏击敌人的 522 团士兵们,目睹着独立营士兵们风驰电掣般从自己身旁掠过,不禁都将目光投向了他们。
陈哲带领众人一路狂奔,耳边传来的除了士兵们急促的脚步声,还有越来越清晰的坦克行驶时发出的巨大轰鸣声。
他停下脚步,转头对身边的张小亮和一连长张铁低声嘱咐道:“等会儿我会用日语高喊让日军坦克停下,警卫排的兄弟们要趁机冲上去抢夺那些已经打开炮塔盖的坦克。记住,一定要使用带消音器的冲锋枪,迅速解决掉里面的敌人!能多抢几辆就多抢几辆!一连的人则负责去对付那些还没有打开炮塔盖的坦克,用燃烧瓶直接扔向炮塔,如果情况不妙,就再把燃烧瓶丢到坦克的后半部,也就是发动机的位置!”
张小亮和张铁对视一眼,然后同时点了点头,表示他们已经理解了陈哲的意思。
士兵们也准备好火柴,并分发汽油燃烧瓶,燃烧瓶口的布条早就被汽油浸透,一遇明火就会被点燃。
陈哲见状,深吸一口气,趁着大雾弥漫的掩护,毫不犹豫地朝着前方的坦克队伍跑去。
他一边奔跑,一边用日语高声呼喊:“坦克分队,联队长让你们停一下!雾太大了,后面的步兵跟不上!”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战场上回荡,仿佛能穿透浓雾,传达到每一辆坦克的乘员耳中。
陈哲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脚步也越来越快,他要确保每一辆坦克都能听到他的呼喊。
终于,前方的一辆坦克缓缓地停了下来。
陈哲心中一喜,连忙挥手示意后面的人加快速度跟上。
有几辆日军坦克的炮塔盖已经被打开,手持汤姆森的士兵各自找目标开火,子弹打在钢板上的铛铛声,让日军有了反应。
这时有日军坦克兵发现不对大声喊道:“八嘎呀路,是支那人,我们上当了,快点开动坦克。”
数辆日军坦克突然开始移动起来,它们就像一群凶猛的巨兽,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气势汹汹地向前推进。
然而,由于道路狭窄且混乱不堪,这些坦克在行驶过程中竟然有几辆相互碰撞在一起,发出一阵金属摩擦的刺耳声响。
与此同时,有几辆日军坦克也开始疯狂地向四周扫射,它们的机枪吐出火舌,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将周围的一切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中。
面对如此凶猛的火力,步兵们并没有退缩。
他们早已接受过多次针对坦克的训练,对于这种情况并不陌生。
更何况,这一次他们本来就是诱骗日军上钩,所以每个人都鼓足了勇气,毫不畏惧地冲上前去。
很快,就有几个勇敢的士兵将手中点燃布条的燃烧瓶扔到了几辆坦克上。
燃烧瓶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然后狠狠地砸在坦克的外壳上,瞬间引发了熊熊大火。
火焰迅速蔓延开来,将坦克吞噬在火海之中。
然而,日军的机枪火力实在太猛了,尽管步兵们训练有素,但还是有不少士兵不幸被击中。
其中,警卫排的伤亡相对较小,因为他们主要攻击的是距离较近的几辆坦克。
不过,即使如此,还是有三名士兵不幸被击中。
这三名士兵都穿着防弹背心,但其中一名士兵的运气实在太差,他被击中的部位竟然是后背。
由于防弹背心的设计主要是针对正面的攻击,所以对于来自背后的子弹几乎没有任何防护作用。
这颗致命的子弹轻易地穿透了防弹背心,直接击中了士兵的身体,让他当场倒地不起。
而另外两名被击中的士兵虽然相对幸运一些,子弹是打在正面的,但由于坦克机枪的子弹穿透力极强,即使有钢板的保护也无济于事。
更糟糕的是,防弹背心不是用整块钢板制作的,存在一些缝隙,这使得子弹能够轻易地穿过这些缝隙,给士兵造成严重的伤害。
战场上,枪炮声此起彼伏,硝烟弥漫。
陈哲站在一边朝前望去,只见己方士兵不断倒下,他的心像被重锤狠狠地敲击着一般,疼痛难忍。
然而,幸运的是,日军的坦克数量并不多,仅有 12 辆而已。
其中 4 辆是 95 式轻坦,另外 8 辆则是更为小巧的 94 式小豆丁。
由于雾气浓重,视线受阻,当日军开火时,许多士兵都迅速趴下,巧妙地避开了坦克机枪的扫射。
士兵们第一次零距离打坦克缺少实战,士兵们经验还是不足,战场上有不少燃烧瓶被点燃,这些燃烧瓶如雨点般纷纷砸向日军的坦克。
这些燃烧瓶仿佛带着士兵们的愤怒和决绝,准确无误地落在了日军的坦克上。
瞬间,火焰熊熊燃起,吞噬了 9 辆日军坦克,将它们变成了一堆废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