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想想,自己喜欢干些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擅长的没有?”
许安见状,叹了口气,试图用平和的话语安抚这个敏感的年轻人。
他不能替别人做出选择,但至少可以给出一些引导性的建议。
“人总要有点长处才行,这世上总有你可以做好的事情。”
李益聪明显被许安的话触动了,脸上浮现出思考的表情,眉头紧锁:
“擅长的……”他沉默片刻,心中涌起了无数杂乱无章的记忆。
他回想起自己与兄弟李益明的日子——他们两个的命运似乎从未有过转机的机会。
家里的情况太糟糕了,就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哪里还有余力去支付学费?所以,即便他们勉强认识几个字,却远不足以支撑他们完成学业。
每当看到同龄人背着书包走在路上的时候,他的心情总是格外沉重。
那时候,他是多么渴望能有机会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啊!
但是现实很残酷。
为了生存,他们从小便学会了各种谋生技能,比如编织篮子、打短工帮人种地或是做些小买卖。
这些经历磨练了他的意志,也教会了他许多生存之道。
也许这些技能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但对李益聪而言,这些都是他在逆境中求生的宝贵经验。
“我……我觉得我可以做一些手工活儿,比如编织什么的。”
最终,经过一番挣扎后,李益聪缓缓开口说道。
尽管声音有些颤抖,但却满是坚定,“虽然不算什么大本事,但如果认真去做的话,应该能够赚点小钱来补贴家用吧。”
听到这里,许安心头略感欣慰。
他知道,对于眼前这位年轻人来说,这样的回答已经算是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论力气,他确实远不如自己的父亲和二叔三叔,他们个个体格健壮,臂膀有力,即便是娘亲和两位婶子,也能轻松扛起几十斤重的袋子。
而他呢,虽然也努力过,但每次提着沉甸甸的东西走几步路就会气喘吁吁,根本无法与家族中其他成员相比。
至于手艺嘛……他心中默然,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他也显得格外苍白无力。
别人家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些拿得出手的手艺——比如会做美味可口的饭菜,或是能编织出精美的竹器,而自己呢?除了偶尔帮着家里干些杂活之外,几乎什么都不会!
然而,如果非要说有件他特别想做的事的话,那便是成为镇上那些店铺里负责记账的账房先生了。
“我最渴望从事的职业,其实是镇上那些店铺里的账房。”
每当想到这个愿望时,他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心动。
之所以如此向往这样的工作,是因为他注意到账房先生的生活状态似乎比任何人都要轻松自在:
他们既不用像普通的店员那样整天忙于接待客人,对顾客点头哈腰,赔笑脸。
也不用像掌柜般终日操劳,时刻担心着店面的收入情况好不好、货品销路畅不畅。
对于账房来说,每天的工作无非就是坐下来,拿起笔杆,在一本本账簿上仔细地记录每一笔交易流水罢了。
仅需手指一动,账目就被理得井井有条,一切仿佛都变得简单了起来。
“不过他们打算盘时手指飞快,几乎看不清珠子是怎样上下跳跃的。”
他心里暗自嘀咕,那些人肯定不会轻易把自己的技能传授给别人吧?
“打算盘?”
许安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的数学知识多半是靠计算器完成的,面对传统的算盘还真是一筹莫展。
但是,他记得一些简单的口诀,对于小本生意来说还算得心应手。
“如果处理的账目不复杂,大概我还是能够应对一二的。”
见此情景,朋友给了建议:
“按照你现在的条件和能力,最适合你的恐怕是从别人家的小店做起,先从最基本的跑堂做起。
如果你愿意努力,我可以教你几句常用的话术和服务技巧,让你在招待客人时能更加自信些,至少不用事事都去请教掌柜,这样也有机会让店主注意到你的好学与勤奋。
至于学打算盘,那得等你真正进入店铺工作之后再说。
多跟账房先生说说话,说不定哪天他心情好,会愿意指点你一二呢。”
“好像也只能这样了。”
李益聪低头,眼中闪过迷茫和无奈。
他紧握着拳头,似乎是在给自己打气。
但想到表弟阿安的境遇,心中不由得又燃起了希望,“等过了十五就去镇上问问,看看哪家店铺还招伙计!听说张记的米铺前些天刚刚贴出过招聘启事,还有那家新开的杂货店,据说生意也不错。”
李翰沐看到表哥这样的变化,不由得调侃道:
“这臭小子,以前让你去镇上店铺里当伙计,你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不是说要照顾家里,就是讲身体不适。
现在听阿安一提这个建议,竟然连这几天都等不及啦!”
话音未落,他忍不住笑着敲了一下李益聪的头,“看来我跟你爹娘说话都不如你小表弟有说服力呀。
咱们大人平时苦口婆心教育你半天,反倒是被你当作了耳边风。
可一旦从别人嘴里听到同样的道理,立刻就觉得是对极了好极了。
哼,真是个鬼灵精呢。”
李益聪挠挠后脑勺,脸颊微红,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口中却仍不忘为自己辩解道:
“哪儿有……我只是……”只是什么呢?他一时语塞,毕竟眼前这位兄长说的句句在理。
“呵呵,那时候不是还没想明白么?”
李益聪苦笑着说道。
记忆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那时候,他刚刚十二岁,才从学堂里下来没多久,稚嫩的脸上还带着书卷气。
那日,父亲提出让他去当个学徒伙计的时候,他心中其实是抗拒的,甚至带着愤怒和不解——
自己寒窗苦读多年,怎么能去做那些粗活呢?
后来的日子过得很快,时间在忙碌与挣扎中悄然流逝。
外面世界的广阔与复杂,在一次次艰难打工的经历中逐渐清晰起来。
每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时,脑海中便不停地闪过那些账房先生端坐在柜台后悠然记账的身影,那份安逸与尊重令他艳羡不已。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迎头一击——没有门路的人想要实现梦想何其困难啊!每当想起这些,他就觉得胸口一阵发闷,犹如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
既然找不到出路,索性破罐子破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