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除了依旧端坐不动正微笑看着自己宝贝外孙的李承影外,在座其余人等立刻起身并向这位特殊来宾恭敬行礼,“微臣拜见太子殿下。”
他们齐声说。
是的,这个道理我当然懂。
只不过,我觉得李承影有些弄不清状况了吧。
他以为京城是宣府那样的小地方吗?这些东西在京城早已有了一套非常完善的商业体系和运作链条了。
即便他手头拥有大量的财富以及官府的支持,在这样稳固的局面中也难以有所突破。
毕竟,这里可不是什么随便就可以插一脚的地方。
徐永宁有些不可思议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在从李承影家中离开时,勋贵们的议论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他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讨论刚才的事情,大部分人都一致认为李承影大概是头脑发昏了,才会产生如此不切实际的想法。
虽然煤场确实为他带来了一些财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能够因此而妄想在京城这样的大城市轻易取得成功。
更不用说想要从中盈利了,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尤其是那些家里本就经营着酒店生意的人士,更是言辞凿凿地表示,如果李承影这次能保本的话,已经算是运气极好了。
而想要从中大赚一笔,则完全是在做白日梦。
这种想法简直就是不知好歹、狂妄至极的表现。
“其实我不同意您的观点。
我觉得,并非如婶母所言那么简单。”
徐又蕊轻轻地放下手中那本徐永宁带回来的计划书,缓缓开口道。
“依我看,李承影此次必定藏着不为人知的奇策。”
闻言,徐永宁挑了挑眉毛,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问道:
“哦?你说来听听。”
“记得刚开始筹备这个项目之时,几乎没有人看好李承影能够将之办起来。
大家都觉得这个行业已经趋于饱和,任何新人进来都无异于自寻死路,除非是有皇商的身份加持才可能有立足之地。
但……”徐又蕊顿了顿,语气里充满了意味深长,“但是现在呢?情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可恰恰相反,李承影不仅没有成为皇商,甚至没有动用朝廷的影响。
要知道,这生意虽然不大,但却涉及到了内阁首辅、勋贵首领以及锦衣卫的大都督。
这些人个个都是大明帝国里举足轻重的人物,随便拉出一个来,便能呼风唤雨,影响力非凡。
但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居然心甘情愿地跟着李承影一起做事,完全不用依靠任何官府背景的力量来支撑,这种情况简直闻所未闻。
徐又蕊条分缕析,言语之间显得信心满满。
“确实有道理。”
听罢妹妹这一番分析后,徐永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而且你们只注意到眼前这些表面上的成就,却忽视了更重要的事实。
比如那次在煤场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整个过程中李承影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气——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京城内外模仿他做法的人层出不穷,有些甚至直接打着振兴民生的旗号进行推广。
但是李承影根本不把那些人放在眼里,只是对销售方式做了几个小小的调整,那些所谓的竞争对手就被逼退了,根本无法撼动他的市场地位。”
“不仅如此,你们还忽略了最为关键的一点!”
说到此处,徐又蕊停顿了一下,仿佛要给大家足够的时间去猜测她接下来要说的内容是什么似的。
果然,不仅她的哥哥露出了好奇之色,连一向沉稳的母亲也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女儿,显然对于小妹即将透露的信息充满了期待。
“陛下的信任!”
“对啊!”
徐永宁用力一拍大腿,声音中带着激动,“这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更是向陛下表忠心的绝佳机会啊!”
他深吸了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段时间以来,李承影一连串出人意料的操作让朝中的大臣们都感到困惑不已。
先是金殿之上与文官们正面撕破脸皮,定下一个让天下人嗤笑的赌约。
然而,尽管如此,身为皇帝的天顺帝却丝毫没有表现出要疏远李承影的意思。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李承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不是由皇帝亲自安排,至少也是得到了皇帝默许甚至是支持的。
想一想吧,一个仅仅靠着一次战功就被封爵的落魄书生,何德何能竟让七十多岁高龄的名将张辅甘愿为他奔波劳累,甚至天顺帝还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太子朱见深托付给他教导。
这里说的交给李承影,可不是像往常那样,由老师隔三差五去东宫上课那么简单。
而是直接把年仅三岁的朱见深安置在李承影的住处,全天候地陪伴在他身边成长学习!
这两者的差距,简直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
这种信任和恩宠,几乎已经打破了大明朝以往所有的先例,哪怕翻遍所有史书,也找不到相似的情况!
而只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小太子朱见深渐渐长大,李承影在其心中所占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最终恐怕会达到可以与天顺帝本人比肩、甚至更胜一筹的地步!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荣辱问题,更关乎到整个帝国未来走向的关键布局。
这就是说,如果没有意外,李承影将成为两代皇帝的帝师!这位年轻的老师不仅学问深厚,而且才华横溢,未来注定会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
徐永宁突然意识到这一点时,整个人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震醒。
此刻,他不再将目光仅仅放在眼前的金钱游戏上,那些关于赌局的得失已经变得无关紧要——即便在与李承影之间的赌约中落败,那又能怎样呢?重要的是眼光要放长远。
李承影今年刚刚二十出头,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纪。
而相对比之下,老成稳重如陈循已然六十有余。
尽管后者身为内阁次辅,在朝廷里享有极高声望,但毕竟岁月不饶人。
更重要的是,即使某天因某种缘故不得不离开繁华喧嚣的京城前往外地定居个十年二十年,对于正值壮年的李承影来说,这些都不过是短暂的时间流逝罢了。
相反地,这样的经历也许反而能成为锻炼其才干、丰富人生阅历的好机会。
想到此处,徐永宁不禁侧过头去,视线缓缓移动至旁边坐着的小妹徐又蕊身上,心中不由得生出了些许念头:
“或许现在就是时候开始着手安排她的终身大事了吧?”
于是,他转向了另一边的母亲大人,并轻声问道:
“母亲您看,是不是应该写信给应天王府那边商讨一下小妹的婚期事宜了呢?”
正当大家正沉浸在对未来种种美好畅想之际,屋内突然响起一阵慌乱脚步声。
紧接着,只听得“哎呀”一声叫唤后,一道稚嫩而又充满惊恐的声音从走廊尽头传来——“你给我站住!”
原来是脾气一贯温和可亲的李承影罕见地动怒了,他满脸焦急,几乎是用吼的方式喊着,试图拦下那个正快速向前奔跑着、看上去就像是个小肉球般圆滚滚的身影。
显然,这小家伙意识到自己闯下了什么不得了的大祸,此刻正拼尽全身力气试图摆脱大人们的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