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
天刚蒙蒙亮。
洛阳皇宫大殿内就已烛火通明,摇曳的烛光照在雕梁画栋之上,将这庄重威严的空间映照得影影绰绰。
身着朝服的大臣们三三两两,神色各异,正低声交谈着。
“哎,你听说了吗?昨日董卓那边又入城了两千西凉兵。”
“那可不是,也不知道他从哪来调来的。”
“听说那董卓早有不臣之心,当初先帝尚在时,董卓就有割据的野心,现在让他入了城,只怕这洛阳城要变天喽。”
“嘘,小声点,陛下与太后来了。”
就在这时,有眼尖的大臣看到天子刘辩与何太后一同步入大殿,何太后身后还跟着身穿小黄门服饰的刘海。
原本嗡嗡作响的议论声瞬间小了下去。
众人纷纷整了整朝服,恭敬行礼。
两人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正中间的台阶。
刘辩在龙椅上坐下。
何太后则是走到龙椅后面的一处有垂帘遮蔽的位置坐下,这处位置既能让她清晰地听到和看到朝堂上发生的一切,又保留了太后垂帘听政应有的庄重与神秘。
别看她在没人时,在刘海面前尽显小女人的姿态,一旦出了卧房,何太后瞬间便恢复了那母仪天下的威严。
刘海一副懒洋洋的样子,站在何太后一旁,不停地打着哈欠。
昨晚上,刘海中了何太后的美人计,最终还是同意了随何太后一起上早朝。
本来刘海是坚决不同意的,何太后穿上黑丝,又使出几个刘海最喜欢的招式,把刘海爽得不要不要的,这才把刘海拿下。
她微微坐正身子,目光透过垂帘,扫视一圈殿内的大臣,见众人都是躬身朝拜,便朗声道:“众卿平身,今日早朝,有何事要奏?”
太傅袁隗第一个站了出来,说道:“禀陛下、太后,如今内宦已除,老臣认为当论功行赏,以彰忠义。
此次铲除十常侍,诸多朝臣与将士皆有出力,他们忠心可嘉,理当得到应有的奖赏与提拔,如此方能激励众人。”
这袁隗是袁绍、袁术的叔叔,历史上就是被他的这两个坑货侄子害死的。
十八路诸侯讨董,袁绍还敢为盟主,董卓气的直接就把洛阳城中的袁氏族人,数十口人全给杀了,包括袁家的嫡长子,袁基。
如果袁基不死,后面群雄割据根本就没袁绍、袁术啥事。
当初汉灵帝刘宏驾崩时,由于新登基的天子刘辩未满15岁,需要辅政大臣,何太后就下诏,命四世三公的袁氏家主袁隗与大将军何进共同辅政。
现在何进死了,所以一般情况下,第一个开口的人,肯定是袁隗。
听到袁隗的话后,刘海小声嘀咕了三个字:“不要脸。”
这朝堂都还没稳固,就想要封赏了。
何太后听到刘海的小声嘀咕,轻轻掐了一下刘海的大腿,示意他不要乱说话。
对于这种事,刘辩自然是要请示何太后。
所以他并没有说话,而是转头看向垂帘。
“袁爱卿,所言极是,那依你看,如何封赏?”
何太后用平静之中带着一丝审视的声音问道,她想看看袁隗打得什么如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