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过后,散席。
诸葛亮与赵林一同离开太守府。
赵林已在心中打好腹稿,若是诸葛亮问起为何知晓长沙黄忠与魏延虚实,便以在江东之时,从相熟之人处打探得知。
然而诸葛亮却没有这般追问,只是轻声说了句:“柏轩,当世可有生而知之者乎?”
言罢,便飘然离去。
赵林却如遭雷击,在太守府门前伫立半晌,忐忑不安的回了赵府。
江陵城内的宅邸只与太守府一墙之隔,此处宅院占地不小,为高墙大院,颇显恢宏。
朱门漆色深沉,铜钉密布,门上兽首衔环,威严肃穆,入得府门,迎面为一影壁,以青砖砌就,其上雕镂有瑞兽云纹,影壁两侧,翠竹摇曳,清风徐来,沙沙作响。
绕过影壁,便是前庭,地面皆铺以平整方石,两侧回廊蜿蜒,木柱粗壮,漆色虽有剥落,却仍可辨昔日光彩。
回廊之壁,绘有山川、贤士、征战等诸般图绘,虽历经风雨,然色泽犹存。
再往前,便是正堂,堂高数丈,飞檐翘角,脊上瑞兽蹲踞,作势欲飞。
正堂之后,乃为内院,有东西之分,以碎石小径相通,间或有花池点缀,或有假山装饰。
赵云与糜氏居于东院,为尊。
赵林则孤身居于西院,空着正室,留待孙尚香归宅。
赵林一路行来,无心赏这府中景致,满心皆在思忖诸葛亮之言。
江东大婚之前,叔父赵云也曾看出些端倪,如今又被诸葛亮用一句生而知之者搅动心神。
正烦闷之际,忽见一女子停在身前,行了一万福礼,言道:“将军来此,可是有事吩咐?”
其声婉转如莺啼,视之,乃苏樱也。
赵林不答,先是环视四周,忽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下人居所。
叹了口气,轻声说道:“汝在府中作何营生?”
苏樱答曰:“盥人。”
赵林闻言,思忖一番,知晓“盥人”是负责洒扫,除尘一类的婢女,也有高雅文士称之“清荷”或“净雪”一类,皆是指打扫宅院的婢女。
赵林道:“汝弟...照?如何了?”
苏樱恭曰:“谢将军记挂,吾弟无碍,只是...府中多食煮肉,吾弟吞咽艰难。”
话音刚落,见赵林皱了皱眉,苏樱只道赵林不喜,急言道:“婢子知错,求将军勿要动怒...”
赵林却摆手道:“是我思虑欠妥,未曾想到幼童牙齿无力,不善咀嚼硬物。
今日先这般,明日我命人寻来母羊,你每日以羊奶混合熟米粉喂食幼弟,如此可好?”
苏樱闻言,垂泪行礼,言道:“多谢将军关照。”
赵林随意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便自回卧房休憩。
却躺在榻上,无法安眠。不断思忖诸葛亮所言“生而知之者”为何意。
苦思至半夜,不得要领,便迷迷糊糊睡去,梦中见到诸葛亮,赵林追问诸葛亮何意。
诸葛亮却只轻摇羽扇,并不言语。赵林几番追问不得回应,气急拔剑架在诸葛亮脖子上,逼问。
就在这时,刘备、二伯、三伯与自家叔父一同出现,纷纷责骂赵林,问他是何方妖怪。
赵林无奈,正要将穿越者身份如实相告,却忽然画面一转,有一女子着透光薄纱自天外飞来。
那女子身姿曼妙,细腰堪堪一握,双腿修长环腰,玉臂轻柔绕颈,八爪鱼一般将赵林缠绕。
赵林已许久不曾近女色,如何抵挡得住?只待那女子方才在耳边呵气如兰,赵林霎时间便意乱情迷,沉醉其中...
可惜天道番茄神通无敌,竟将赵林所梦场景以云雾遮蔽,不叫人看,孰为可惜。
待到天明,赵林缓缓醒来,掀被起身,忽觉身上一冷,低头去看,却见自己赤着身体,寝衣散落于地。
赵林歪头皱眉,细细回忆,依稀记得昨夜不曾褪去寝衣,忽然又想起昨夜春梦,急将被子掀开,榻上却见一处殷红如梅花绽放。
赵林见状一愣,一时之间分不清昨夜是梦是真,就在他愣神之际,屋门打开,一女子端来木盆,言道:
“将军醒了?婢子端来温水,服侍将军盥洗。”
赵林闻声,如木偶般转头看去,那女子正是苏樱。
“唔...昨夜...”
赵林支支吾吾,话未说完,便见到苏樱白皙细颈上的痕迹,遂叹了口气,言道:
“你今日便搬去偏房罢。”
言罢,站起身,双手伸开。
苏樱应了一声是,便上前为赵林擦拭盥洗,服侍更衣。
诸事毕,赵林先去了前宅,命下人知会府中,已纳苏樱为妾,再叫人去城中牙贩处买三五个细心机灵的奴婢伺候,自己带着两名亲卫去了太守府。
及进府,自顾自的寻来府中下人,言道:“府中有产奶之羊几何?”
下人答道尚有七头。
赵林闻言颔首,叫亲卫去牵了两头回府。
自己去寻刘备,欲随同刘备同往长沙,却被要求留在江陵镇守。
刘备还留下了一个任务,命赵林配合诸葛亮于江边筑造船坞,以备换来江东战船之后停放,操练水军。
赵林无奈接下任务,送刘备出城后,转头就去找来陆逊,将一应事务尽数交给陆逊。
自己则每日领一营起兵出城跑马操练,夜里亦纵马不停,时而颇感疲累,便趁着刘备不在,去与雅、瑶相会,欣赏姐妹俩舞扇抚琴。
如此这般过了半月有余。
这一日,赵林领兵出城操练,略感疲惫,便驻马于路旁,观看士卒骑射箭靶。
至正午时分,忽有一骑疾驰而来,报主公大军自西方而来。
赵林知是刘关张等人归来,便叫骑营停止操练,整肃军容,率众前往迎接。
千余战马奔腾,向西直奔夷道。
行了十余里,遇到一队斥候,互相通了姓名,便跟随斥候前往迎接。
尚不到枝江县地界,便见大军浩浩荡荡,宛如长龙一般,沿大路蜿蜒行进。
赵林叫骑营分散,当作斥候一般跑马,自领亲卫去迎。
方至中军处,见刘、关、张、赵数面旗下,猛将堆中簇拥着笑容满面的刘备。
其身侧是二伯关羽、三伯张飞并叔父赵云,身后跟随气质迥异的战将。
一人沉稳内敛,乃陈到是也。
一人面若重枣,手持长杆大刀,约莫二十来岁,料是魏延。
另一人极为醒目,须发皆白,亦手持长杆大刀,却背负一张大弓,腰间挎一箭囊,眼神锐利,不怒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