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叛军兵败徐州,这使虞天来带回江北的人马以及其在东海路招募来的人马损失大半,这场战略决战的失败,使胜利的天平完全转向了官军。
995年9月,另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荀飞盏在颍州等地大败狄明,狄明不得不带着剩下的败兵与萧元启合并,萧元启放弃了宿州,转而南下濠州,在此地构建防线,阻拦官军的进攻。
萧元时得到了枢密院的奏报,听说荀飞盏已经和萧平旌会师,而上官云益转而与岳银川、唐晟等将领率军包围东海路,他在朝堂上做出了一个决定。
13岁的萧元时尚还是个孩子,他向朝臣们宣布
“朕决定御驾亲征,率军亲征莱阳叛军,以此威慑天下。”
由于荀白水病逝,同平章事一职空缺,门下侍中一职由萧平旌权领,因此目前仍在朝廷办事的宰执剩下了骆应辅和范守璐。
骆应辅首先走了出来,他赞同萧元时的决定
“陛下御驾亲征,臣等不胜钦服!此一出征,定然震慑天下,开我大梁新朝气象。”
范守璐道
“臣附议!”
大家一看两位阁老支持萧元时亲征,枢密院和兵部的一些武官道
“臣等愿随陛下出征!”
萧元时说
“朕意已决,绝不反悔!诸位不可妄议朕御驾亲征之事。”
995年10月初,萧平旌带着5万大军抵达濠州城外,萧元启此时只剩下了3万军队了。
荀飞盏来到了萧平旌身边,对萧平旌道
“岐王爷!再让我冲一遍!我定要生擒狄明那个狗贼!”
萧平旌故意说了些让荀飞盏不自在的话,他嘲讽道
“战局至此,也要多谢荀将军你当初让狄明负责卖官啊!那些纨绔子弟还有酒囊饭袋全跑到了狄明那里,故而这仗才进展的如此之快!将军你也有不世之功啊?”
荀飞盏听了萧平旌这么一说,满脸羞愧,说不出话来,萧平旌发布了命令。
“荀将军,你引汴梁禁军去刘家店。我率长林军至濠州城北的十里滩布阵,逼退十里滩的叛军,让十里滩的叛军缩回濠州。楼士,你引全国五营绕向濠州以南的大山神庙,我军三路包夹,对濠州形成三面包围之势,对莱阳王造成压力,迫使莱阳王撤兵定远,入合肥!”
随后萧平旌又说
“若莱阳王先攻一路,则我军协同呼应,攻下濠州!”
诸将道
“遵命!”
萧平旌说
“听闻陛下传旨,要御驾亲征!我军一定要打一场胜仗给陛下助助兴!”
官军的行动开始了,萧元启见四处都有官军围困而来,自感草木皆兵。
现在萧元启已经气馁,士气也是低落到了极点,他看见楼士已经在大山神庙上驻扎,想要攻山恐怕不现实,但是如果一直在濠州和官军耗着,恐怕又会遭遇惨重失败。
萧元启当即下令
“全军离开濠州!撤向合肥!”
萧元启向合肥撤军,由于官军三面包围濠州,却放开了定远县的大路,这让萧元启的撤退并没有遭遇到拦截,官军进入了濠州。
走到半路上,萧元启对何成说
“何成!你引精锐驻守合肥,这块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你必须守住这里!狄明,你再派人南下怀宁,把怀宁守住,防止汴军水师沿江东进。其余人马,随朕撤回南京金陵府,我们经略金陵府,再图北上!”
王师才和安佑成带兵进入了江陵府,这时候梁军水师正在此地驻扎,躲避莱阳王的叛军。
梁军水师的主将叫做卫友忠,他是前梁军水师主将卫峥的儿子。
说道卫峥和卫友忠,这父子的来头其实不小。
太宗朝的时候,卫峥曾经在泾原节度使林燮底下当一个牙将,彼时赤焰牙兵经常因为缺饷问题而抢夺汴梁运输到京兆府的粮食,因此卫峥成了个倒霉蛋,他没想到太宗皇帝萧选派出了身边的亲信谢玉率军去处理牙兵闹饷的问题。
谢玉直接率军进入泾原对泾原展开了夜袭,一场屠杀下来,7000户牙兵被屠杀,牙兵和他们的家属们也被屠杀殆尽,更糟糕的是,谢玉铁石心肠,在泾原到处屠杀百姓,造成了轰动全国的“赤焰案”,包括那7000牙兵在内,被屠杀的军民多达7万人,林燮也被抓起来杀掉了。
卫峥运气比较好,他当时在凤翔军边界驻扎,因此免于一死,担心受怕之余跑到了成都穆王府,转投了穆青的父亲穆深,因此得到了包庇。
卫峥的本主是林燮的儿子林殊,林殊当时不在泾原,因此也保下一条性命。心慌之下,林殊隐姓埋名梅长苏,跑路到了南京金陵府做生意,开了全国闻名的商号“琅琊阁”,希望有一天能够用重金资助好友萧景琰夺得帝位,通过萧景琰的帮助给他雪冤。
果然,当时还是濮州节度使的萧景琰很是争气,夺得了帝位,自然为林殊洗雪冤案。
武宗武靖帝萧景琰上台,一朝天子一朝臣,于是萧景琰以赤焰案为借口,直接把谢玉、夏江等太宗心腹给一撸到底了,但是卫峥的主子林殊因为赤焰案的打击太大,染上了肺痨,忧虑成疾,在武靖2年(945年)就病逝了。
萧景琰提拔了卫峥上来当水师主帅,用卫峥去消灭南楚,这卫峥忙于战争,直到武靖10年的时候,生下来了个长子。
为了纪念朋友们鼎力帮助为自己保留了身家性命和前程,为了感恩萧景琰的恩德使卫家飞黄腾达,因此卫峥给儿子取名卫友忠,希望他善待朋友,效忠朝廷。
现在卫友忠来到了江陵府,见到了王师才和安佑成。
王师才和安佑成都是川东路的土财主大豪强,看见卫友忠的部下都穿着草鞋,披盖草斗篷,很是好奇。
王师才问
“卫将军,你为了逃避莱阳王的兵锋,率水师来到江陵府。请问你身边还有多少水师将士呢?”
卫友忠说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江南久无战事,金陵水师不过3000人,大型战船不过20艘。我们不愿意投降墨淄侯,但是却又发现墨淄侯趁着和我们谈判之机偷袭了金陵以北的采石矶,我们就不得不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