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又接着说:“另外,今天按着公主喝药的下人都杖毙。
说罢,又对着殿里一个人点点头。
估计,那个人出去调查沈眉庄和温实初去了。
看着端妃、御医都退下了,皇上看着温宜,有些头疼。
“温宜,你不然去公主所吧。”
温宜想想,自己八岁了,出宫开府也实在是不合适,于是说:“那皇阿玛现在就给我在外面建府吧,等建好了,我就搬出皇宫,在自己的府里过日子。”
皇上笑了:“你还想在自己府里过日子?”
温宜:“皇阿玛,我很聪明的。从一周岁开始的事我都记得。
我也偷听了端妃和甄嬛当初的对话,他们说我没有生育能力了,这样我将来也不可能嫁人,当然,我也不想嫁人。
所以,想要个公主府,我一个人在那里过日子。
皇阿玛,不然您现在就给我一个旨意吧,让我将来自己一个人过日子,谁也不能干预我。好吗?”
说着,温宜把袖子里的小剪刀拿出来,扔到了地上。
看着皇上和十三爷疑惑的眼神,温宜说:“皇阿玛,这些年我小,端妃打着为我好的旗号,其实是虐待我。
我早就偷着藏了这把剪刀,今天要是跑不出来,我就想用这把剪刀扎脖子,我觉得死了都比被人控制好。”
说着低头抹了抹眼泪。
“胡闹!”
皇上怒喝道。
“皇阿玛,我就是不想再有一天被人控制。
要知道,我身边的几个宫女力气都很大,这么多年我也没跑出来。
今天要不是这药不敢让太多人知道,我身边的那两个宫女亲自煎药,我也跑不出来。”
温宜想,要不借着今天的机会要到好处,将来这个皇上和他那个继位者,说不上会把自己给甩到那个天边去呢。
“自己过日子,那不可能。咱们大清公主都要和亲蒙古的。”
温宜:“我不和亲。我就在京城。
我从出生开始,就没有享受到公主应有的待遇,一直受着迫害。
开始是华妃,反反复复给我下药,后来是端妃,还是给我下药,
到端妃手里这么多年,皇阿玛,您可看见过我一次?
她派了几个人围在我周围,我不敢说不敢坐不敢跑。我这公主当得奴才都不如。”
“放肆!你这是对朕有怨气了吗?”
温宜:“难道不是吗?你为什么把我给端妃?当初不就是你为了哄着那个甄嬛把我当个玩意送给了端妃吗?”
皇上气得青筋暴起,:“你敢忤逆朕?”
十三爷终于算是插上嘴了:“四哥,四哥,你息怒。温宜她就是个小孩子。”
听了十三爷的话,皇上才渐渐平息下来。
他眯眼看了看温宜:“温宜,看来你在怨恨朕?”
温宜:“怨恨谈不上,但是,我对皇阿玛您很失望。
明明我亲额娘死之前,您对我还是很疼爱的,
可是我额娘死了后,这么多年没见到我,您从不过问,才让端妃敢那么大胆子囚禁我。
你不知道,这些年我的日子有多难熬,
如果我不听端妃的话,她就不给我吃的。
还说清肠胃,这样病就容易好。
她就那么大喇喇地说我病,饿着我。
可我宁可饿着,也不跪她。
所以,我的身体就这样真的越来越不好了。”
皇上看着温宜,他不允许任何人忤逆。
但对温宜这样明晃晃的说出了对他有怨气的话,他还是受不了的。
不过,他也真的不能就因为温宜说了真话,就惩罚她,那不跟端妃一样了吗?
皇上:“你就去公主所吧,好好去去你的戾气。”
温宜定定地看了皇上一眼,转身就走了。
为了任务,要自由,她可以做任何事,包括杀了一切人。
每次到别人身上做任务,她也同时了解了这个人的一切从小到大的所思所想。
比如,她曾经穿越到皇后宜修身上。
也就是穿越到了宜修身上,所以,做任务前,觉得甄嬛传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得已的一面,包括宜修。
可是,成了宜修才知道,那个孩子弘辉,
如果宜修对孩子尽心些,以后什么样不知道,
但当时的弘辉不见得就死了。
她就是为了利用孩子的人为造成的病,
想让四爷看清楚柔则的嘴脸,
想让四爷到她的院子里看看她,
所以,阴错阳差,延误了病情不说,还因为是雨夜,加重了弘辉的病情,一命呜呼。
而宜修无法正视自己,就开始做出了思念孩子的人设。
当然,她也是真的想孩子,想着如果孩子活着,大位就是她儿子的。
但那又如何,她一个任务者,只能完成宜修的心愿消除她的怨气。
可是,这么多人,只有这个温宜,也许是小孩子吧,真的没有一点点坏心,就想无痛无灾地活着,
因为大清公主的所谓的使命,所以温宜就想不去蒙古,自由一点活着。
可是,一看到皇上这个态度,对她毫无怜悯之心。
当初对着甄嬛,不舍得甄嬛失望,明知端妃是个有心计的病秧子,还是把她送给端妃。
后期明知道郦妃是多么侮辱人的封号,可他还是不想甄嬛失望,就那么给自己孩子的母亲一个鸟妃的称呼。
所以,这样的皇上,温宜最初过来想帮帮他的想法烟消云散了。
不值得,这个恶心的狗东西。
更何况,这个狗东西,还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曹贵人无论是好人坏人,都是温宜的母亲,一个全心全意疼爱女儿的好母亲。
就因为说让赐死年世兰,就被皇上毒死。
可曾经的甄嬛还让皇上赐死余莺儿了呢,连让余莺儿在冷宫煎熬着死去的机会都不给,怎么就不恶毒了?
而年世兰的狠毒,皇上不也有想年世兰去死的想法吗?
太后和皇上觉得曹贵人狠毒,他们呢?
杀死多少人?不说外人,太后直接间接杀死多少亲孙子?不狠毒吗?
哼,她温宜没说报仇,可她不能白来一次。
如果将来那个皇上想把她嫁到蒙古,她不管是父亲还是兄长,都要弑君的。
虽然曾经的温宜没有嫁去蒙古,可那个温宜和现在的她不同。
谁知道她这个变数的出现,是否还能如愿留在京城呢。
为此哪怕引起天下大乱呢。
又不是自己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