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的“二哥”和盛老爷家的侄子是好友,这才又认识他的堂妹,盛二小姐,据说盛祖德有三个女儿,长女已经出嫁了,三小姐还在上大学,他本来没有儿子,到了快五十了又娶了一房姨太太,生了一个小儿子,现在只有七八岁。
盛家以前就是做粮食买卖的,但这几年在他侄子的指引下做工厂生产洋火,挣到了钱所以对大机械生产有兴趣。明慧、韩青对局势是猜测但到了军队大规模收购粮食,盛祖德能完全无知无觉吗?
明慧知道盛家是派了人去打听了,现在章良成还在他家附近晃悠,但盛家就没打听过霍家吗?明慧不信。二哥在他家住下了这也快一个月了,他家也不劝,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但按照韩青的说法就是无需担心,顶多被盛家招个女婿上门也没什么。这就难说了,人自己有儿子,别说是民国就是再往后八十年九十年还有人坚持家业只能传给儿子呢,霍家现在也不缺钱,大可不必如此。这些个商场老狐狸,明慧并不喜欢和他们打交道,他们也绝不可能是什么‘傻白甜’。
自己这个“二哥”是个什么意思呢?是一心搞纺织呢?还是要在女人面前出个彩?顺路抱得美人归?看起来刘勇说得对得去见见“二哥”。前一段时间自己不见他未尝不是想让他自己回来,几百大洋这位“二哥”也用不了多久就能花光了,他手里没钱自然就回来了,黄氏会不会也是这么想的。要是太平年代倒是不必去管他,现代孙菲菲女士对哥哥交女朋友都不问,因为明智也早就独立生活了根本不爱听老妈的,孙女士是个通透的人索性一句不说。但现在说不定要打仗,只能明慧多操点心。
“上鱼啦!”一声清脆的呼喊打断了明慧的思绪,下意识一提竿,“哟,真有鱼了!”虽然不大,也就七八分长,也就二三两重。“上鱼了,上鱼了!”旁边距离明慧七八米远的一个钓鱼人也钓上鱼了,他这条鱼大,有一尺多长,看上去得有两斤,这个钓客是个老叟,一身白色对襟褂子,头上戴着一顶斗笠,斗笠上写着三个字:“山间客”,他这个鱼大劲儿也大,被鱼竿甩在草地上还在蹦哒。
墨菊上去按那鱼,那鱼拧身一跳,挣脱了,“拿抄网!”明慧喊,墨菊赶紧用抄网一扣,那鱼还噼里啪啦的跳了好一会儿,但终究离了岸再也入不了水,不跳了。
“这位钓友,您这鱼卖吗?”明慧喊了一句。
“不卖!但是……,可以送你”他还大喘气,一早上他就坐在那儿了,明慧坐这儿,他就上上下下瞧过好多眼,明慧以为自己占了他的地方呢,但他既然没说什么,明慧就继续这这继续钓鱼,经管收获不佳,只钓上了七八分长的四条小鱼,还钓上了几只虾,大鱼一条没钓上。这老头就在几步远的地方倒是一会儿一条,一会儿一条,上了好几条大的。
既然他肯送,明慧就却之不恭,拿出一个便携水桶给墨菊,让她拿水边去杀鱼。这个便携水桶是一种布料的,里边有一层防水涂层,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收纳起来。自己拿出来一个天然气便携气罐,接上便携灶的支架,拿出一个不锈钢的脸盆,打开一瓶矿泉水倒在盆里,用打火机点着了火。拆开一个固态火锅调料放进去煮。墨菊手脚麻利把鱼收拾好了,明慧把鱼用矿泉水洗了一遍,用刀切成块,放在一个军用饭盒里。墨菊去把十几只虾也处理清洗了一下,没有多久水就滚开了,明慧把鱼块下到不锈钢盆里,一股诱人的香味慢慢向四下漫溢出去。
那个老头放下鱼竿走过来,一边吸鼻子一边说:“这个好香!”
明慧没说话递给他一双不锈钢折叠筷子和一个不锈钢碗,他非常自然得接了过来,抄起筷子往盆里捞出来一块鱼肉吹了两下才放在嘴里。
“啊呦,好辣!……好香……”一边手却没停,继续到盆里去捞鱼肉。明慧去把十几只虾也放进盆里,这个不用涮太长时间就能吃了,香辣鲜甜,不错,果然新鲜的东西就是好吃。那老头手挺快,也抢着吃了两三只虾,就可惜虾太少了,两个人几筷子就没了。那老头没尽兴,直接指挥墨菊,“丫头快去我的水桶里把虾都拿来收拾一下!”
明慧冲墨菊点点头不说话先去捞鱼肉吃。韩青拉开包取出来两盒午餐肉罐头,在小折叠露营桌上把它切成片也下到锅里。
“一起吃”明慧招呼韩青。墨菊很快就收拾好了虾用不锈钢碗端上来。明慧又开始吃虾,那老头已经开始吃午餐肉了。韩青、墨菊也加入进来,四个人或站或坐埋头大吃,最后明慧还给下了两个方便面面饼。老头究竟年纪大了面条尝了两口就放下筷子,“啊呦,撑着我了!”他一边拍着肚子一边说。
明慧也放下筷子,“可惜没什么蔬菜吃!”
“有肉就行啦!”老头不同意她的意见。“这次吃饱了,下次试试鸭子!”老头指着在远处自由自在游泳的一群绿头鸭子说。
“放养的鸭子肉老!”明慧说,上回墨菊买得鸭子炖着吃还行,下回可以卤一只试试。
“那岸边的水芹下次倒是可以弄来当蔬菜吃。”韩青指着岸边的一种绿色植物说。
“你这丫头倒是挺会吃的。”老头端详明慧。看这姑娘的精气神就知道家境不错,这些个零七八碎的小器具也是真讲究。
“你是干嘛的?”老头问明慧。
“我,是个学生啊!”明慧十分认真的回答。
“哦还是个学生?,你下次什么时候再来?”老头问。
“这个可不一定,我快开学了呢!”明慧说。老头掏出一张半个巴掌大的名片,“这个是我的电话!你的呢?咱们下次一起钓鱼!咱们是钓友!”老头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