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掌柜说店里今天没开门,昨天小玉已经让铁牛、铁柱兄弟送回去了,腊梅、白樱和那个女店员在牡丹厅打地铺住下了。人员都安全,粮食前一段时间他也储备了,并不缺粮。周围的店铺也没开业,包括以前的‘全福斋’,葛掌柜以不让大动结构而没租的店面,一楼已经租出去了,现在是一家卖零食的铺子,刚装修好了还没营业几天。二楼、三楼都在刷墙,房东还没装修完,房东打算装修好了再出租,现在也停工了。葛掌柜和左右两个掌柜通了电话,大家都没主意但一致同意都先不开门,看看再说。估计各家的老板心里面都在骂人,耽误大家挣钱。
明慧又给‘听松居’打电话,这次‘二哥’是回来了,不过依旧是徐大娘接的电话,因为‘二哥’还没起床呢!不过明慧知道‘二哥’平安在家也就放心了。
“唉,文太太来了!”福来在墙上下来禀报明慧。他一早吃过了饭就拿着望远镜趴墙头上看。明慧让石竺去开门请文太太进来。
文太太一身蓝布白花的旗袍,耳朵上戴着一副素圈耳环,容貌秀丽打扮得十分素净,手里拿着个布口袋。
“是文太太吧?您进来坐吧!”明慧迎上来。文太太来过霍家但明慧没在家所以并没有见过,但她并不怯场,只微笑鞠躬:“霍小姐好!”但并不进屋,她知道现在并不是适合闲谈会客的好时候索性直说:“我先生不在我知道粮铺的消息晚了,没买什么粮食,今天粮铺还没开业,贵邻能不能匀我些米,我按时价买。”
“不用说买,都是邻居,我这里米、面都买得有,文太太都拿些去吧?”明慧说。
“我家里是南方人,有米就好。”文太太说。明慧让韩青拿了一整袋五十斤的大米,“这个够了吗?”
“也用不着这么多,有个十斤就行。”文太太说,她这弱质纤纤也拿不动。
“您家里好几口人呢!文先生没在家吗?我让伙计帮你送家里去。”明慧一边说一边给韩青使了个眼色。韩青立刻说:“我给您送家里去!”
文太太递给明慧二十块法币,“我也没带那么多钱,回家去让伙计给您带回来。”
“都是邻居,别客气,有缺什么来我这儿就行。”明慧看她是个体面人多半不肯白拿粮食,就把钱接过来。
韩青背着米袋子和文太太一起去了文家。不一会儿就回来了。“她家里只有个老妈子和孩子,文先生没在家。”韩青一边说又递上了十块钱,“这个是文太太补得米钱。”
“她家里不是还有个男仆也没在家啊!”明慧说。“并没有看见,文先生似乎是个读书人,家里有不少书。”
“这外边这么乱,这位文先生居然还在外边跑”明慧摇了摇头表示不解,不过他们家是安善百姓就好。
“你等会儿开车去小玉家跑一趟,给她送些米面去,她家里也不知道买到粮食没。”明慧对韩青说。
韩青说:“正好让我看看街上的情况。”明慧让他又到仓库拿了两袋五十斤的大米,两袋五十斤的白面放到面包车上。让福来也跟着去主要是怕在外边遇到危险。
韩青和福来开车出去了,明慧把北院的铁门又锁好了。今天送水的水车果然没来,送柴的也没来。这个院子里有井,水缸里也储满了水,要是明天还不来或者三五天不来也还没问题,但对其他没准备的人估计就不妙了。
明慧又给丽景建筑打电话,这些日子恐怕都得和丽景远程办公了,至少这两天她是不想冒险出门。接电话的是郭什,他说骆五爷并不担心已经带人去郊区继续安装水泵的工作了,大概得去几天,说乡下估计还没什么消息呢,再说那里的人都自己有地,大概出不了什么事,而且他们开着车又都是青壮年。明慧想着他们人不少,又有车,估计不会太危险也只好强行安心。困在一处屋子里不能出门确实挺难熬。
秦氏已经开始做中饭,石竺在收拾昨天墨菊买得韭菜准备包韭菜鸡蛋的包子。黄氏在裁布料做口袋,她要给每个人做一个干粮袋。明慧借口回屋里补觉回到自己里屋把门锁好,穿回现代的白米大街自己的值班室。她先在网上定了五箱方便面,要那种十个面饼装一起的散装非品牌货。然后从后院溜达出去到后街上的一个蔬菜店看到正在卖大白菜,这个东西最是耐存储,能吃一冬天,明慧看着不错买了三百斤,这个买得多了店里给送,明慧还买了两箱鸡蛋留下地址让他们一起给送货。白菜霍家院子里有,悄悄一点点放在里边不显眼,不能买霍家院子没有的菜。又去熟食店买了两只烧鸡两根肉肠和两斤酱牛肉,这个她外屋冰箱里还有,但过两天要给中秋了得多准备点。回去的路上在超市定了五袋二十斤的棒子面,三袋二十斤的小米也让店员帮着送到自己的后院值班室。她算是这家超市的常客,都是VIp会员了。她回到店里看到店员小俞嘱咐她有什么人给她送货就先放库房就行,这两天她要出门去看看货样,让小俞按正常上白班就行,不用加班,过两天自己就回来了。以前她也有出差的时候,小俞也习惯了不以为意。
明慧交代好了回到值班室,带着烧鸡、肉肠和牛肉穿越回到民国自己里屋悄悄把东西放在自己外屋冰箱里。她拿了一只烧鸡去找秦氏让她切了给大家午饭加菜。
墨菊这时候也起来了帮着摆桌子拿碗筷准备吃中饭,她昨天晚上值夜,早上二点才回去睡觉。
韩青、福来这时候也回来了,明慧打开北院铁门让他们开车进来。正好赶上吃中饭,今天的中饭是韭菜鸡蛋馅的包子,海带白菜丸子汤,一只烧鸡,白面馒头和棒子面贴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