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我家老爷子是个老古董!”李兆芸说,“新东西他没一样说好的,有钱我也不敢给他买。”
“我们家里老人多半是喜爱这些好东西,但没钱买,知道了多半是抱怨自己没有儿子让他享福。”赵芝芝不敢明说一个劲儿腹诽。
“我给我家里老爸挑一件,我哥哥花钱不用我操心,他都毕业一年多了,哪里是挣钱的主儿。”孟忆娴说。
她们几个人到碧云轩挑衣服是为了下周末孟忆娴的表姐结婚,孟忆娴请同学们一起去参加自己表姐的婚宴。要不是前一段时间闹着打仗,这婚早结完了。孟忆娴自己要做伴娘,她表姐的白色婚纱还是在明慧这店里挑的,别家店里的白色婚纱都是比较温和型的蕾丝,只有明慧这里有一套是十分张扬的大摆的白色单肩礼服,料子本身有些挺里边加了高科技的软骨,看不到裙撑却整个张起来快三米了,其实没什么蕾丝花,自有一股女王气场。明慧帮着配了一套白色珍珠首饰,白樱忙前忙后帮着新娘拭头纱、手套、捧花,高跟皮鞋。新娘在碧云轩挑了两套礼服,还有一套是大红中式的已经试过了。另一套云锦的是在孟太太的店里定的,那套夹金丝多些,看起来金碧辉煌的。战时简办,一共三套礼服。四个伴娘用了粉紫色小礼服。这个月估计白樱还是店里的销冠,再往后天气就冷了,这个月是结婚的高峰期。碧云轩店里光中西式礼服就卖出了十多件。这个重头戏是女装,新郎基本都是西装,不过是颜色、质地、款式的不同。
李兆芸准备挑一件旗袍的成衣去参加婚礼仪式,她可不挑大礼服,价格昂贵不说,穿得机会也不多。明慧让赵芝芝也去挑一件衣服,不用她出钱。赵芝芝的旗袍都比较家常,但她还是说她自己付钱就行了,她在柜上还存得有钱。本来赵芝芝推辞不想去了,是李兆芸一定要拉着她说能在大饭店吃一顿好的也不错。她在家里也气闷得很,这才答应了。
明慧也准备找一件没上过身的旗袍当礼服,终究是不能抢了新娘子的风头。上回孟忆娴来家里看她送的是一个小花豹皮的披肩用来配旗袍正好合适。这个季节还不到穿裘皮大衣的时候。明慧也让裁缝给“二哥”量尺寸做两套新西装,一套是卡其色格纹的,一套藏蓝色白条纹的毛料,还有一双黑色皮鞋一双棕色皮鞋。黄氏给他们兄妹三个做了三双布鞋,明慧这双是绣花的,两个哥哥是素面的。这个黄氏做得花了快三个月,从夏天到秋天,也是明慧第一次看到手工纳得鞋底。原来一双手工布鞋做起来也挺费劲,要用碎布一层一层用浆糊贴起来,然后剪成鞋型再用麻线缝在一起,这个叫纳鞋底。鞋底很厚要缝制得用锥子。燕京的普通百姓根本不能全部去鞋店里买鞋,一般都是母亲、媳妇的手工制品。这种布鞋穿着舒服但很不耐磨,所以鞋店卖得是加一层皮底的。要是体力劳动者一双纯布底的布鞋都穿不了一个月,比如拉车的栓子。不过栓子自从上个月就不再拉车,他上个月让他妈来找明慧说想跟着学开卡车,掏出来三十块钱积蓄,说是其他的日后学成了每个月还十块。他家里算没什么负担的,他父亲还能拉车就是前些日子身体不好休息了一些日子,他弟弟明慧让他去碧云轩店里当学徒是包食宿的。他妈在‘听松居’做饭有一份工钱。明慧说钱倒不着急,但他不识字,学起来恐怕跟不上,三个月也不能拉车了,算是又少了一份收入。问他想好了没?拴子和他妈都想着日后能开车怎么也比拉车强,像他爹年纪大了拉车难免力不从心。他拍了胸脯说他一定努力学习,还和葛掌柜说要和他弟弟一样晚上上文化课学习识字。明慧只收了他十块钱,让他请个人补补识字课,其他学费让他学成了每个月分期还就行了。他这一个月学习还挺认真的。其实明慧对他们的要求不高,至少要认识三四百字,可以写个简单的记录,不能是一个字不识的文盲。
明慧还给“大哥”也准备了一件藏蓝色的活里活面的鸭绒大衣,送别的衣服恐怕尺码不合适,这大衣宽松点不妨事。
“我们要不要送份子钱啊?”赵芝芝偷偷拉了一下她的衣袖悄悄得问她。
明慧看看她又看了看李兆芸,“我们合着送一份礼物吧?如何?”
“全听你的!”李兆芸知道要是让赵芝芝给份子钱多半她手头不宽裕,但不拿钱她脸上怕不好看,索性三个人合着一起买一份礼物,让她能出多少是个意思就行了。
“你们可别送贵重东西,我表姐也不缺什么了!”孟忆娴说,她知道李兆芸手里也没钱。
“我们送一套婚纱摄影,你看怎么样?彩色的,洗出来可以挂在新房里!”明慧眼珠一转说。彩色相机她有现成的,各式礼服也都有,给孟忆娴表姐化一个美美的妆拍一套照片放大了镶个大镜框,这个美好时刻留下记忆估计新娘子一定愿意。最好让她同意挂橱窗里还能当广告呢!
“婚纱摄影是什么?”孟忆娴问。
“就是……”明慧把现代婚纱摄影的流程一说,“给你拍些美丽的照片也行!你有什么好衣服也穿上,洗出照片你留着挂你卧室里!”
“哎呀,那太好了,我喜欢!”孟忆娴对着镜子摆了几个姿势,自觉得自己很美,“咱们都拍一个吧!”
“我就不拍了,那相机、胶卷可贵了。”赵芝芝说,再说她也没什么好看的衣服。
“我也不敢拍,我家里会骂我‘举止轻浮’”李兆芸说。
“那就给忆娴拍个全套的,最后咱们四个拍一张合影,纪念咱们四个的中学时代,这个不轻浮!”明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