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良成手里还有一些固态火锅调料,这个东西他走得时候特意找明慧要的。他是能吃辣的,对这个辣锅调料一直念念不忘。至于炉子他觉得路上店家总会有铜火锅这东西的。当然霍二少爷有就更好了。
三个人一顿涮羊肉吃得挺美的,而且这香味儿招人馋。把别人怀里的饼子搞得食不下咽。甚至有自来熟的过来攀谈,问能不能搭伙吃饭的,愿意出二锅头、老白干。这回三个人都摇头,“司机上车不能喝酒!”这个是驾校反复强调的。“回去歇着的时候都再聚就好!”许辉说,另外两个人也点头。下一站的客栈连羊肉都多卖了不少。
“三小姐这羊肉锅子的汤料真是不错,真应该开个涮肉馆子。”章良成一边吃一边说。霍永诚心下微微一动:“这个主意倒是不错,蒙古的羊肉不错,运到燕京也不算远的,运输工具卡车肯定也比以前用骡马大车快捷方便。这次来一趟也可以看看有没有什么人能供应上羊肉。”其实霍二少爷也是一个吃货。
等他们出了山海关见到了聂柏峰,章良成转交了货物清单和明慧的信。聂柏峰早就给明慧准备好了枪,其实这个也是消耗品,不仅会买新的,也会淘汰旧的。旧货的清理也能发财,要淘汰的旧枪到什么程度要淘汰还不是经手人说了算的。还有部分货款,聂柏峰也装了箱放在章良成开得车上,许辉也上了他的车,因为他这一车全是金银。枪放在许辉和霍永诚车上,车换霍永诚开车。
真正的长途是枯燥无味的,回来得时候,路上的雪让大家的速度都慢下来。所有司机都不敢开得上速度,在路上还可能遇到一些危险。而且他们车队里粮食的车都卸了车,回来超时太多会断粮。不过霍永诚在出发的当地放羊的牧民手里买了几只羊,放在卡车上,还给它们放了些草算是食物,也可以保暖。路上可以随时杀羊吃肉。由于下雪,这淡水倒是不缺。但为了节约罐装燃气,他们几个也经常吃自热饭,和自热火锅,这些个都是明慧给他们准备好了的。这可把一些就地取材生火做饭的羡慕坏了。要知道大雪天,干柴野外也不好找了,起火就很困难。
他们车队的野外宿营也很辛苦,司机们得在驾驶室里睡觉,地方太小,伸展不开。也有睡在卡车车斗里的。温度太低了睡在车斗里也很危险,容易冻死人。所以许辉他们带着露营帐篷,还有折叠床,但他们不敢在帐篷里烧炉子取暖,一般的炉子不用烟筒很容易一氧化碳中毒,就只能围上明慧给他们带的羽绒被,互相轮换着睡觉。
一路上开始霍二少爷还兴致勃勃得拍了些照片,这相机他从明慧那里拿的,明慧的要求是他把沿途好风景拍下来,换相机的使用权。霍永诚没出过燕京城,所以就很兴奋得跟着车队出来了,本来他不用这么辛苦。出发之前本来黄氏是不愿意他去的。但他这个年纪很想闯荡一番,增长见识,建立自己的功业。明慧还是劝黄氏让他去,韩青有一句话说得对:“他这个年纪的男孩不可能天天安稳待在家里。”长途跋涉辛苦不是停留在嘴上,自己体验过才能明白自己的承受力。但现在用卡车运送物资已经比骡马大车运输快得多,时间也短多了。
这一段时间樊景生一直在跑石景山,因为明慧说想办个发电厂,让他在石景山附近找一找合适的地方。最好就是附近就能挖煤。明慧记得后世石景山电厂附近就是有矿区的。发电要是用火电,就避免不了用煤。而且最好运输线路短。山西的煤更多,煤质量也好,就是路程太远,民国的运输条件太原始了,所谓“远煤供不了近电”。明慧把现代的石景山发电厂的位置信息写下来,这样让他有个范围。
樊景生跑了两个月,明慧给他提供了一辆小面包车,他家里有车是会开车的。那附近基本都熟悉了,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地方,是个村子附近,这个村子叫焦村。樊景生找了一个以前一个同校的师兄,这位是学勘探的,让他帮着一起在附近观测一下,觉得这附近就比较合适。福来也跟着他跑了几次主要是拍照片,把基础资料搞好,然后向明慧汇报。明慧看了他们的资料同意他的方案,下一步就是要运作地块。樊景生先去市政府找地产科齐科长去查一下,这附近的地皮的归属情况。附近的山地倒不是私人的,不过这附近农业地皮倒是有些是当地地主的。所以明慧批了一笔钱给樊景生当拆迁款。让他去把地买下来,当地的农民也可以包他们进自己建好的发电厂当工人,每个月按月领工薪。
这些事办起来就慢了,手续还多,明慧把这个事全盘交给樊景生。自己去登记了一个空壳子公司叫‘坚强矿业’,任命樊景生为总经理。如果地皮收购顺利的话,明慧就可以开始准备设备,包括挖掘机和卡车。煤层不深的话,采煤连挖掘机都用不上。明慧抽时间又和潘秘书、齐科长都一起吃了两次饭,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市政府对建发电厂有没有什么限制。
燕京最早的电力公司叫燕京电灯公司,建立于一九零一年。那时候的是蒸汽机发电,到了二十年代才又有了几家电厂,又发展了水利发电厂,这个是利用了潮白河。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火力发电。也就是说民国时期的电力公司基本都是私营的,有的是有几个或者十几个股东合资购买地皮,勘探地理条件,购买和架设机器设备,发电运行,向使用者收费的模式。这时候的发电设备全部是洋货,民国自己是没有生产能力的。电力需求开始只为大清朝廷服务,普通百姓用电灯也不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