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对成年人来说是麻烦事,更别提要来远客。‘羊六福’刚开业,诸事繁多,霍永诚觉得有些疲惫,说起来他是留在家里唯一的男人,母亲和妹妹诸事和他商量,他算是觉得受到了尊重,但同时他也觉得这担子有点重,这个大哥的婚事最好还是让他回来。
“大哥的婚事还是母亲多操劳吧!”他赶紧表态他管跑腿还行,操持婚礼只怕力有未逮。
“我让福来在附近打听一下,看看附近谁家里有空房子,万一大嫂家里来的人多不好住,预备着临时租上一段时间。”明慧说。按明慧的想法客人还是住宾馆旅社更方便些,反正亲戚送亲之后要回老家去,不是常住。但民国的风俗习惯觉得那是不亲近,怠慢的表现,明慧只好什么也不说,且入乡随俗吧。
黄氏点头同意了,做些准备总是好的,免得事到临头措手不及。
她还面临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那就是聘礼。以前霍老爷在世的时候说过要给每个儿女三千五百块钱准备婚嫁的钱,女儿聪明伶俐他也不分男女都一视同仁,都给一样的婚嫁费,因为儿子们还要给准备房子,所以儿子们的花费更多些。女儿也要预备嫁妆,但按习俗就是什么家具、衣服、首饰什么。黄氏也早预备了一些个布匹、料子、首饰、绸缎的被面、褥子的。至于家具什么的给‘静漪园’倒是预备了一些个,霍家院子地方小,摆不开,也就没添置什么新家具。明慧屋里添了些樟木箱子红木柜子,都是明慧在旧货铺子自己添的。真要娶新媳妇要准备的东西还多着呢!
不过黄氏知道这个恐怕得找房大奶奶那种上了岁数的老人打问一下,看看还要准备什么,恐怕得列个单子,到时候让刘勇他们去采买。自己的姐姐陆夫人那里也得去上门说一声也去通个气。
霍永诚也累了,只管回‘听松居’去了,他现在觉得自己单独住着挺好,至少自由得很,要想回去吃饭,也有老妈子给做好了预备下,隔壁住着碧云轩店里的几个伙计,还有几个前进交通的赵小姐和碧云轩店里的白樱、腊梅、墨香现在也在这里住着,基本他们也都是年轻人,一点儿也不寂寞。
明慧却被黄氏留着统计一下已经有的被褥、料子,这被子要用新棉花,所以不可能都提前预备出来,但被面、棉布都有,棉花到碧云轩店里去拿就行了,让金玲给做好就行了。不过新娘子的衣服却不好提前预备了,因为黄氏也不知道新娘子的身材数据,只能等着新娘子来了再量尺寸再做新的。全套的黄金首饰头面倒是攒下两套,这个她是准备给两个儿媳妇一人一套的。其他的枕巾、被套、窗帘什么的看看该补什么就列在单子上。浴盆、马桶什么的都要预备新的。
明慧手都酸了,给写了好几张纸的清单。“我看大哥、二哥的房间我让丽景来几个工人把墙给刷一下好不好?”这院子里的房子夏秋之季都修过,情况都不错,不过刷个大白估计效果不错,也花费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