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黄氏起床吃过了早饭就开始拟婚礼请客的名单。先算亲戚,陆府一干人等倒是要下帖子的,但谁能来却不一定,因陆大少爷一直不能出门,所以从不应酬人。陆夫人也不喜欢出门,以前都是大小姐后来还有大小姐的丈夫出来应酬。黄氏自己只有这两姐妹在燕京,其他兄弟姐妹有的在老家,还有的姐妹嫁到别处。
霍老爷老家也不是燕京的,家里的亲戚并不在附近,这样的乱世也就算婚礼简办,老家的亲戚只能不请了。亲家公来不了,三叔夫妇就算是娘家人了。碧云轩店里的掌柜伙计都是自己人,伙计们免不了出力帮忙,自然得预备一份喜酒。周边的邻居房大奶奶家,文先生、文太太一家,高老爷子家,左邻右舍都要请过来吃流水席。其他的商业伙伴请得人要明慧自己来写名单。丽景建筑的骆五爷、郭什肯定也是要请的。
今天陈家三叔夫妇也没出去,倒不是三叔陈鼐骏不想,而是三婶今天流鼻血了。这几天一直不舒服。霍家的丫头各司其职,不得太太吩咐也不过来。跟陈小姐的丫头叫小麦,她嫌弃太笨伺候不好,那丫头也躲得远远的,只肯跟着陈小姐。所以只能三叔照顾她。三婶这服了两天药也不见好,头昏昏得嗓子也干,脾气也烦躁。这个小麦其实也不是陈小姐的丫鬟,她是他们家佃户的女儿,只不过离家千里,需要一个健壮的女子,能扶着一个小脚女子。小麦胆子大,身体强健能做得了下水田的活计,脾气耿直,和陈小姐关系不错,陈老爷给了她爹二十块钱才让她跟着来了燕京。
三婶刘氏在家里也不用干家务,她有丫鬟、仆佣使用,她也只要管理自己的孩子。但她一辈子还没出过远门,这能见识一下千里之外的故都,自然是好的。陈小姐自己的母亲已经故去了,三叔照顾她总是不方便,有个女性长辈在总是更合宜。不过这千里迢迢的一路上让刘氏也吃了不少苦头。她倒是没裹脚,一路上三叔有车雇车,坐了骡车、人力车、火车。但是中间总有走路的时候,而且中间免不了还风餐露宿的,总有赶不上有旅社能住的时候。中间坐火车也因为战争耽误了好几天。总算是见识了乱糟糟得火车站,人那个多,多到丢个大活人都找不到的地步。也幸亏几个人都是成年人,没有小孩子。
真到了地头就觉得这里也没有家乡好,住得地方也不大,她们夫妇只有一间屋子住。这院子也不大,住得这许多人,还不如自己乡下的院子大呢!自己想要指使霍家的丫头,那几个丫头假装听不懂她说话,并不是理会她。那个乡下自己带来的小麦也不肯听话。除了开始亲家太太带她们买了不少衣服、香粉、香膏、口红什么的。街上人多些,铺子多些,各处都要钱,其他的也没什么意思,不如自家早些回去了,她家里还有儿子、女儿要照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