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荣在汜水关帅府内,气得暴跳如雷,额头上青筋暴起,痛心疾首地嘶吼道:“我韩荣这一番心血,全白费了!眼睁睁看着那叛臣黄飞虎逃脱,这要是天子怪罪下来,我这身罪过,就算有十个脑袋也担当不起啊!”
他急得来回踱步,身上的金锁甲随着他的动作发出簌簌声响,大红袍的衣角在空中肆意翻飞。
众将见总兵大人如此失态,赶忙上前,你一言我一语地献策:“大人莫急,料那黄飞虎如今是进退两难,往前,重重关卡难以突破;往后,朝歌已无他容身之地。大人当速速调派人马,严守各处关隘,绝不能让这些反叛之人走漏了风声,否则后患无穷。”
众人正焦头烂额地商议之际,探事官匆匆忙忙步入大厅,单膝跪地禀报:“启禀大人,有一人脚踏风火轮,手提长枪,威风凛凛,气势非凡,指名道姓要找‘七首将军’余化。”
余化在旁,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抹疑虑,接话道:“想必便是此人。”
韩荣听闻,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猛地一拍桌案,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来,他传令诸将:“即刻上马,随我去会会此人,我倒要看看,是谁如此大胆,敢在我汜水关撒野!”
众将领命,纷纷飞身上马,如潮水般涌出帅府。一时间,三军齐动,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气势汹汹,直扑关外。
再说哪吒,脚踏风火轮,风驰电掣而来,宛如一道赤色闪电划过天际,高声呼喊:“余化,还不速速出来见我,把事情交代清楚!”那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四周,惊得路旁飞鸟四散。
韩荣一马当先,手提点钢枪,威风凛凛地冲出阵来,厉声喝问:“来者究竟是何人?报上名来!”只见他头戴束发冠,身姿挺拔,金锁甲在日光下熠熠生辉,身披的大红袍猎猎作响,腰束的玉腰带彰显着他的身份,胯下一匹银合马,昂首嘶鸣,好不威风。
哪吒见此,嘴角上扬,露出一抹不羁的冷笑,悬停在空中,火尖枪斜指地面,昂首挺胸答道:“我非旁人,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门下弟子,姓李,名哪吒。奉师命下山,专为搭救黄家父子。方才偶遇余化,未能将他斩杀,此番特来擒他,你们若是识相,就赶紧把人交出来,莫要自讨苦吃!”
韩荣怒目圆睁,仿佛要喷出火来,怒斥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截抢朝廷钦犯,还在此地如此嚣张狂妄,大放厥词,实在是罪大恶极!今日,我便要替天行道,拿下你这狂徒!”说罢,纵马挺枪,直扑哪吒。
哪吒见势,脚蹬风火轮,轮转如飞,火尖枪瞬间舞动起来,枪尖烈焰熊熊,恰似一条火蛇吞吐着信子,直迎韩荣。
刹那间,双方战马交错,枪影纷飞,火星四溅。韩荣枪法精湛,每一招都带着千钧之力,直刺哪吒要害;哪吒身形灵动,在枪林弹雨中左躲右闪,时不时以凌厉的枪法回击。
不过几个回合,韩荣身旁的将士见主将久攻不下,一拥而上,妄图以多取胜。一时间,战场上喊杀声四起,好不热闹。
战鼓擂动,声震九霄,五彩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仿佛是为这场鏖战助威呐喊。三军将士齐声呐喊,声浪滚滚,众将各执刀枪,面露凶光,如饿狼扑食般冲向哪吒。
哪吒的火尖枪施展开来,更是威力无穷,出枪时犹如银龙探爪,迅猛凌厉,所到之处,寒光闪烁;收枪之际恰似电闪流光,快若疾风,让人目不暇接。只见他枪挑众将,那些将士纷纷落马坠地,哭爹喊娘。
众将抵挡不住哪吒的神威,各自四散奔逃,唯有韩荣拼死抵抗,手中长枪舞得密不透风,尽显英雄本色。
此时,黄明、周纪、龙环、吴谦、飞彪、飞豹一众将领,从后方杀奔而来,他们个个满脸怒容,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大声呼喊:“此番定要擒下韩荣,报我等血海深仇!”原来,他们得知黄飞虎被困,心急如焚,一路马不停蹄赶来相助。
再说余化,此时已是黔驴技穷,心中暗自叫苦,但又不敢违抗军令,只得硬着头皮催动金睛兽,挥舞画杆戟,闯出帅府,加入混战。
哪吒见黄家众将杀到,心中一喜,伸手从豹皮囊中取出金砖,抛向空中。那金砖瞬间裹挟着一股劲风,呼啸而下,速度之快,犹如流星坠地。
只听“哐当”一声巨响,正砸中守将韩荣,韩荣只觉胸口一闷,定睛一看,自己的护心镜竟被砸得粉碎,吓得亡魂皆冒,不敢再战,拨马落荒而逃。
余化见状,急声大叫:“李哪吒,休伤我家主将!”言罢,纵兽摇戟,不顾一切地直扑哪吒。
二人交手,未及三四回合,哪吒瞅准时机,用枪架住画戟,另一只手迅速从豹皮囊内取出乾坤圈,猛地掷出。乾坤圈带着呼呼风声,势大力沉,只听“咔嚓”一声,正中余化臂膀。
余化顿时脸色惨白,筋断骨折,疼得险些从兽背上栽落,只得强忍着剧痛,往东北方向狼狈逃窜。
哪吒趁势夺取汜水关,黄明等六将则在关内纵横驰骋,杀得敌军鬼哭狼嚎,肆意剿杀。一时间,汜水关硝烟弥漫,喊杀声渐渐平息,只留下遍地尸首与残旗断戟。
次日,黄滚与黄飞虎等人一同赶到,众人看着满目疮痍的战场,心中感慨万千。他们将韩荣府内财物一股脑儿装上车辆,浩浩荡荡驶出汜水关,踏入西岐地界。
哪吒一路护送,直至金鸡岭,才停下脚步与众人道别。
黄滚与黄飞虎众将满怀感激,纷纷下马,拱手作揖道:“承蒙公子搭救,我等实在是感激不尽。公子之恩,如同再造,只是不知何时才能再睹公子风采,也好让我等略尽绵薄之力,报答此番大恩。”
哪吒微笑着回应:“诸位将军前路珍重,我贫道不日也要前往西岐,后会有期,不必如此客气。”说罢,众人依依惜别。
哪吒转身,蹬着风火轮,回乾元山而去。回到乾元山,哪吒径直走向太乙真人的洞府,向他禀报事情经过。洞府内,香烟袅袅,太乙真人正在蒲团上闭目打坐。
哪吒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心不在焉地说道:“师父事情已经办妥了,我想去寻二哥和三姐。”
太乙真人微微睁开双眼,深深地看了哪吒一眼,微微叹气:“唉!你这性子,毛毛躁躁,到时候遇上大战怕是要吃亏。也罢,心不在焉的也练不好真经和枪法,你去吧!”
哪吒嘻嘻一笑,脸上露出孩童般的纯真:“多谢师傅。”说罢,转身飞奔而出,蹬着风火轮朝着远方飞去。
此时,人间却陷入了一场新的危机。哪吒朝着二哥和三姐所在的小岛赶去,一路上,只见下方弱水已然开始蔓延,滔滔弱水,如一条黑色的巨龙,所到之处,吞噬一切,房屋、田地、人畜,无一幸免。
众人之中,唯有西海三公主能在弱水下救人,可如今这局面,却棘手无比。因杨戬、哪吒与龙族关系不睦,无奈之下,只得让嫦娥上天庭禀告玉帝,恳请玉帝多派天兵天将。
天庭之上,玉帝高坐龙椅,听闻嫦娥所言,满脸疑惑:“这怎么可能止不住弱水?杨婵手握宝莲灯,按理说将弱水送上天河只是时间问题。”
嫦娥恭敬答道:“陛下忘了?在欲界四重天之时,杨戬仇恨的力量已被驱散,而宝莲灯唯有以仁爱之力驱动,方能发挥威力,杨戬悟透此中关键,才能将弱水送上天庭。如今他二人虽有心,却无力回天,还望陛下慈悲为怀,救救苍生。”
玉帝暗自思忖,心想莫不是自己之前逼得太紧了,这杨家兄妹,看来得想法加快招安进度。
玉帝看向王母,询问道:“此事,不知王母有何高见?”
王母依旧神色淡然,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这可是大好时机啊。”
玉帝皱眉不悦:“好什么好?弱水在下界已吞噬千万条性命,这怎能算好事?”
王母轻轻一笑,解释道:“杨家兄妹治理不了弱水,恰是重塑天庭威望的良机。陛下当立刻发兵十万,命其救助众生,这可是不世之功。如此一来,三界之内谁不对陛下尊崇有加?到时候,那杨家兄妹也只能乖乖归附天庭。”
玉帝听后,点头称是:“嫦娥,速去天河传旨,命卷帘率领十万天兵,下界拯救众生。”
嫦娥行礼,微笑应道:“陛下圣明,娘娘圣明。”言罢,转身离去。
王母又进言:“陛下,此次足以证明杨戬仇恨之力已消,陛下即刻将南北极战神从天闸调回,命其下界除掉杨戬、杨婵。他们虽有功劳,可毕竟野性难驯,留着终是隐患。”
玉帝深以为然:“娘娘所言极是,就这么办。”说罢,心中暗自期许,杨戬可别让朕失望,这场乾坤变局,到底该如何收场,还得看各方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