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等人自天庭告假而归,个个意气风发,怀揣着满腔豪情壮志,一头扎进了那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的封神大战之中。
彼时,杨戬才刚完婚,本是欢天喜地的日子,谁能料到玉帝竟要拿小狐狸五哥开刀,妄图将其斩杀当作贺礼相赠。
狐妹无奈向杨戬、哪吒求救,起初两人皆未应允,狐妹急得在哪吒面前屈膝跪地,哭得如雨打梨花,楚楚可怜,终是打动了哪吒。
二人驾云高飞,直上南天门,哪吒刚欲动手,却被随后赶来的杨戬阻拦,杨戬生怕哪吒惹祸上身,便当机立断,率先出手,劫了法场。
事后杨戬言道:“此乃玉帝无端寻衅,杨戬不过是奋起反抗罢了。”
这下可惹恼了玉帝,大婚当日,一道严令颁布下来,严禁诸仙前往祝贺。但哪吒全然不惧天威,毅然决然地奔赴杨戬府邸,只为送上自己真挚的祝福。
杨戬婚礼的喧嚣渐渐散去,哪吒静下心来,思念家中慈母的情愫如汹涌潮水,一波又一波地涌上心头。
他深知,母亲怀胎3年零6个月将自己生出,这份生养之恩重如泰山,无以为报。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踏上风火轮,风驰电掣般朝着家的方向疾驰而去。
在家中的那段时光,温馨而宁静,月余的日子缓缓流淌,哪吒时刻侍奉在母亲身旁,轻言细语地宽慰着母亲的心田,看着母亲脸上的忧愁一点点消散,他心中满是慰藉。待母亲心绪彻底平复,哪吒这才决然拜别亲人,向着乾元山金光洞全速进发。
在那乾元山的仙山洞府内,仿佛岁月都被施了仙法,四季的更迭快得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哪吒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枪法的钻研之中,每日迎着朝阳起身,伴着晚霞收功,寒来暑往,一岁光阴悄然逝去。他手中的火尖枪在日复一日的苦练下,愈发得心应手,舞动起来虎虎生风。
且说这一日,乾元山金光洞内,太乙真人端坐于碧游床之上,宝相庄严,神圣而肃穆。俄而,他的元神陡然悸动,心血来潮,当下掐指一算,洞悉了天机的微妙。随即,他轻声唤道:“金霞童儿,速去桃园,请你师兄前来。”
金霞童儿领命,脚步匆匆,片刻间便至桃园。抬眼望去,只见哪吒正在桃林之中全神贯注地演练枪法,枪影纵横交错,仿若蛟龙出海、蟒蛇狂舞,桃瓣纷飞如雪,景致煞是壮观。
金霞童儿赶忙躬身行礼,恭敬道:“师兄,老爷有请。”
哪吒听闻,收枪而立,整了整衣衫,迈着沉稳的步伐来到蒲团前,恭恭敬敬地跪地叩拜。
真人目光深邃如渊,仿若能看穿三界的万事万物,开口言道:“徒儿,此处终非你久留之地,速往西岐,辅佐你师叔姜子牙。如今天下局势动荡,三十六路兵马正浩浩荡荡征伐西岐,此乃天命所归,你当顺应天意,辅佐明君,安定社稷,切莫辜负为师的期望。行事之际,你需斟酌再三,毕竟日后你们将在天庭同朝为臣,相处之道,不可不察。”
哪吒闻言,喜不自禁,眼中闪烁着璀璨光芒,即刻拜别恩师。他手提火尖枪,跨上风火轮,周身光芒一闪,仿若流星划过天际,风驰电掣般向着西岐疾驰而去。
风火轮下,云涛汹涌澎湃,哪吒乘风而行,速度之快,真可谓是流星赶月,耳畔唯有呼呼风声呼啸而过,仿若千军万马奔腾怒吼。
转瞬之间,哪吒已抵达西岐,他按下风火轮,身形翩然落地。环顾四周,只见市井繁华热闹,行人熙熙攘攘,烟火气息扑面而来,尽显人间百态。那街头巷尾,叫卖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哪吒寻人问询相府所在,一位热心的路人笑着指引道:“小金桥畔,那朱门大户便是相府。”
哪吒闻罢,径直来到相府门前,翻身下了风火轮。左右侍卫见一道童模样之人前来,虽见其衣着不凡,却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匆忙入内禀报:“有一道童求见。”
姜子牙为人重情重义,出身阐教,始终铭记根本,当下传令:“请来。”
哪吒步入殿前,俯身拜倒,仪态优雅大方,恭敬说道:“师叔,弟子哪吒,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门下,奉师命下山,愿听师叔差遣。”
子牙见状,心中大喜,正要起身温言抚慰,却见武成王黄飞虎出班,向哪吒深深作揖,诚挚称谢此前的救援之恩。原来,之前黄飞虎曾陷入困境,幸得哪吒出手相助,才得以脱险。
哪吒起身,目光炯炯地环顾众人,问道:“如今何人在此伐西岐?”
黄飞虎上前答道:“青龙关有张桂芳,此人精通左道之术,手段极为惊人,接连擒获我西岐二将,姜丞相无奈之下,只得高悬‘免战牌’。”
哪吒听闻,剑眉一扬,朗声道:“既已下山辅佐师叔,岂有袖手旁观之理!”言罢,哪吒转向子牙,拱手道:“师叔,我看这高悬‘免战’绝非长久之计,愿出战会会那张桂芳,定将其生擒。”
子牙点头应允,传令:“撤去‘免战牌’。”
彼时,探马如飞般奔入张桂芳营中禀报:“西岐摘了‘免战牌’。”
张桂芳听后,对先行官风林道:“姜子牙连日龟缩不出,想必是搬来救兵。今日摘牌,风林,你可前去搦战。”
风林领命,手提狼牙棒,跨上一匹乌骓马,威风凛凛地出营,至城下高声叫阵。探马急报相府,哪吒挺身而出:“弟子愿往。”
子牙叮嘱道:“务必小心,桂芳擅左道,能呼名落马。”
哪吒神色从容,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自信:“弟子自会见机行事。”言毕,登风火轮,开启城门,出城迎战。
只见对阵一员大将,蓝靛脸膛仿若深邃夜空,朱砂发色恰似燃烧晚霞,面相狰狞凶恶,手持狼牙棒,驱马奔来。见哪吒脚踏风火二轮,高声喝问:“汝是何人?”
哪吒傲然挺立,答曰:“吾乃姜丞相师侄李哪吒是也。尔可是专会呼名落马的张桂芳?”
风林闻言,怒目圆睁:“非也,吾乃先行官风林,今日便取你性命!”说罢,纵马使棒,直取哪吒。哪吒不慌不忙,手中火尖枪一横,“当”的一声,枪棒相交,火花四溅,仿若夜空繁星坠落,二人轮马厮杀,战于城下。
二将你来我往,大战二十回合。风林暗自思忖:“观这哪吒道骨奇异,若不速施手段,恐日后成为大患。”心念至此,虚掩一棒,拔马便走。
哪吒哪肯罢休,驱动风火轮,随后紧追。一时间,前奔者仿若被狂风吹卷的败叶,飘摇而去;后逐者恰似急雨猛击的残花,迅猛异常。
风林回头见状,猛地一张口,喷出一道滚滚黑烟,烟中现一珠,碗口大小,劈面朝着哪吒打来。
哪吒见状,嘴角上扬,哂笑道:“此等旁门左道,岂能伤我!”言罢,单指一点,那黑烟瞬间消散,仿若被清风拂散的阴霾。
风林见状,又惊又怒,厉声嘶吼:“气杀吾也!竟敢破吾法术!”言毕,勒马回身,欲再战哪吒。
哪吒眼疾手快,探手入豹皮囊,取出乾坤圈,运力一丢,只见那乾坤圈在空中划过一道完美弧线,“砰”的一声,正中风林左肩甲,风林顿时疼得脸色惨白,筋断骨折,险些落马,大败而归。哪吒击退风林,威风凛凛立于辕门,指名道姓要张桂芳出战。
风林败退回营,见了张桂芳,将前事一一道来。正说话间,又有小兵来报:“哪吒坐名搦战。”
张桂芳听闻,气得睚眦欲裂,匆忙披挂上阵,提枪上马,出营一看,见哪吒耀武扬威,高声喝问:“踏风火轮者可是哪吒么?”
哪吒昂首挺胸,答曰:“废话。”
张桂芳怒目而视:“打伤吾先行官的,可是你所为?”
哪吒大喝一声:“废话!听闻你善能呼名落马,今日特来会你!”
说罢,手中火尖枪一抖,枪尖寒光闪烁,如银龙出海,咆哮奔腾,直取张桂芳。张桂芳急架相迎,双枪碰撞,声震四野,仿若雷神击鼓,惊天动地。
一时间,征云笼罩宇宙,杀气弥漫乾坤!哪吒展钢枪,志在安邦定国,每一次舞动都似金鳌搅海,枪势如龙,搅得风云变色;张桂芳踏战马,一心扞卫威名,如大蟒翻身,枪法精湛,引得天地震荡,此二人杀的难舍难分。
在与张桂芳激战正酣时,哪吒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母亲送别时那满是担忧却又强装镇定的面容,还有师父太乙真人的谆谆嘱托,这些画面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注入他的四肢百骸,让他的枪势愈发凌厉。
而张桂芳这边,眼看自己的先行官风林落败,又碰上如此棘手的哪吒,心中焦急万分。他一方面恼怒于哪吒的挑衅,一方面又为自己的道术失效而倍感挫败。他咬着牙,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场战斗中找回场子,扞卫自己的威名。
城墙上,西岐的将士们看到哪吒英勇出战,纷纷振臂高呼,为他加油助威。那呐喊声如排山倒海之势,响彻云霄,让哪吒心中涌起一股暖意,也让张桂芳愈发烦躁。此时,西岐的市井之中,百姓们听闻城外有战事,也都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忧心忡忡地望向城门方向,默默祈祷着哪吒能凯旋而归。
哪吒与张桂芳你来我往,大战三四十回合,哪吒手中火尖枪乃太乙仙传,舞动起来如飞电绕长空,风声呼啸,恰似玉树临风,潇洒自如。张桂芳枪法虽精,却也渐感力不从心,难以久战,遂决定施展道术,欲擒哪吒。
只见他气运丹田,大喝一声:“哪吒不下轮来更待何时!”
哪吒听闻,心中亦是一惊,忙将双脚登定风火二轮,以防不测。张桂芳见叫他不下轮来,不禁大惊失色:“老师秘授之吐语捉将,道名拿人,往常屡试不爽,今日为何不灵!”
无奈之下,只得再叫两声。哪吒却仿若未闻,连理都不理。连叫三声,哪吒大骂:“真是蠢货!我下不下来凭我,难道勉强叫我下来!”
张桂芳恼羞成怒,拼死再战。哪吒见状,把枪一紧,枪尖寒光闪烁,恰似银龙翻海底,瑞雪满空飞,杀得张桂桂芳汗流浃背,力尽筋舒。哪吒见时机已到,把乾坤圈祭起,只见那乾坤圈光芒大作,朝着张桂芳呼啸而去。
此时,城墙上的将士们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战场。希望他能一举击败敌人,随着乾坤圈在空中划过一道亮丽的弧线,这场激烈的战斗即将迎来它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