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清音让裴言礼订购了二十口大缸,半人多高,水桶那么粗,先腌制二十大缸试试销路,初步定价五文钱一斤了。
收购白菜也不过一文钱一斤, 酸菜还含有居多的水分,就要卖五文钱一斤,这能有人愿意买吗?
楚珺针对的是中高阶层的客户们,他们冬天就想吃点儿稀罕的,酸菜第一年卖,肯定要卖的贵一点儿了。
酸菜是一个主打产品,第二个就是萝卜泡菜了,清脆爽口,解腻下饭,大鱼大肉吃多了,来一口泡菜,浑身都舒服呢。
最后一个就是酱萝卜干儿了,晒干了的萝卜干,加了大酱和油,还有各种调料腌制起来, 很有嚼劲儿,还有酱香味儿, 很下饭的, 就是当面条浇头都没问题的。
三个产品一起腌制, 看看市场效果再增减产量了。
楚清音还想腌制后世有名的八宝酱菜,能用上更多的蔬菜,口味丰富,只是现在的蔬菜种类不多,能明年再说吧。
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种着豇豆呢,吃不完,楚清音顺便腌制了一缸酸豆角。
剩下的焯水晒干,冬天用热水泡一泡,加点儿肉炖一炖, 也是非常好吃的。
这几天,楚珺都带着人在忙活腌咸菜, 晒柿饼,忙的脚不沾地的,还增加了五个妇人,终于把菜都腌制上了。
发酵需要几天时间,楚珺就把工钱给大家发一发, 让大家置办冬衣, 秋收也要开始了, 在家把庄稼收一收,给大家放两天假期。
“喊到谁的名字就来领工钱啊,玉英嫂子也核对过了,没问题就摁个手印,来领钱把。”
妇人们都激动不已,她们还没有做够一个月,这就发工钱了?
第一次在家门口赚到了这么多钱,她们都很激动的。
楚清音提前算好了的, 铜钱数好了串成一串, 还挺好看的。
数钱的事儿都是阿智和慧慧去做,锻炼他们的数数能力,阿义核对一遍, 楚清音就没有再数,她相信阿义,这孩子是个细心的。
工钱最多的是陈玉英 , 有一千零八十枚铜钱,最少的是后来的几个妇人,一个人也有两百多枚了,乐的合不拢嘴,跟做梦似的。
“我们也给发了啊?”
“嗯, 按照天数算的,以后好盘账,都好好做,我楚清音亏待不了你们的,今年只是开始,咸菜卖的好了,明年你们家多开荒种蔬菜, 也能赚一笔钱啊,加上采山货的收入,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楚清音给她们打了鸡血, 个个都猛点头,对啊,作坊生意好,带动的全村都有的钱赚,只要不偷懒,日子会更好过的。
陈玉英最激动,那些长舌妇们还总是笑话自己,屁颠颠的给人家当牛做马,图什么呀?
陈玉英把这一千多枚铜钱摔在她们脸上,告诉她们图这个!
回去的时候,陈玉英就把铜钱露出来,故意从人多的地方走, 让她们都看看,阿音不会亏待了任何一个勤劳肯干的人呢。
“延福媳妇儿,这是哪儿来的钱?”
“发工钱了, 放两天假, 让大家都收拾一下家里,过两天还要继续忙呢, 虽然不够一个月,阿音体恤大家,让大家置办冬装, 准备过冬的事儿。”
“这是发了多少?”
“都不一样,看你做了几天, 最少得两百多,我最多,一千多吧。”
“什么?这不是一两多银子了吗?”
“对啊,马马虎虎了, 阿音说了,泡菜大卖,还会给我们发奖金呢, 不跟你们聊了,去买点儿肉,吃顿饺子,就当是提前过年。”
村民们羡慕嫉妒恨的眼神让陈玉英很受用,让你们舌头长, 真正面对一串串铜钱的时候,就知道舌头长是没用的,天上不会掉下来一枚铜板啊。
秦家也高兴,陈玉英一个月就赚一两,那么一年不是十二两了吗?攒几年都能盖砖瓦房了呢。
不过秦家也有矛盾,陈玉英的钱要交给婆婆的,自己只能留下两成,这是家里的规矩。
所以孩子们赚的钱都交给母亲统一支配, 也是一个家婆婆的权威。
秦里正的婆娘姓王,叫王桂香, 看着老二媳妇儿扭着腰,红光满面地回来,就把手伸出来:“拿来吧,全村人都知道你发工钱了, 别嘚瑟了。”
秦老大媳妇儿抱着孩子道:“能赚钱又怎么样?生不出儿子来,都是白搭,娘啊, 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赚再多的钱,也带不进棺材里啊!”
陈玉英的好心情立马降到 谷底,数出自己的铜钱,剩下的交给了婆婆,心里很是舍不得,自己赚的钱被全家花,她图什么呀?
还要被大嫂挤兑,顿时生了一肚子的气。
王桂香也看出她心情不好,骂了老大媳妇儿一顿:“你少说两句, 你弟妹能赚钱也是她的本事, 你吃白饭的还那么多话,觉得很光彩的吗?
老二媳妇儿,你也别在意, 她就那张破嘴,阿娘回头收拾她。”
陈玉英道:“娘要是真的想收拾,现在就给她俩个嘴巴子,别说好听话,回头回到了什么时候了?”
王桂香哪儿是真的想打老大媳妇儿,她可是生了两个孙子的, 秦家的香火都指望着俩孙子呢。
老二媳妇儿只生了一个孙女儿,赔钱货, 若不是哄着她给俩孙子赚钱,她才懒得哄着她呢。
陈玉英就知道婆婆的心思, 转身回屋了, 跟她们纠缠这么多年,还不了解她们什么为人吗?
哎,都怪自己命不好,生不出儿子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