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阳光透过薄纱窗户,洒落在白景春的床榻上。她缓缓睁开双眼,昨日的疲惫还未散去,只是一想到自己终于回到摄政王府,心头便轻松几分。
侍女小夏轻手轻脚地走进房间,见白景春醒了,连忙道:“姑娘醒了?要不要再睡会儿?昨晚回来得晚,奴婢本不想打扰。”
白景春摇头,撑着身子坐起,“睡够了,扶我起来吧。”
小夏应声上前,一边帮白景春穿衣,一边轻声说道:“姑娘不知道,您不在这段时间,府里可安静了。”
“哦?”白景春边梳头边问,“难不成有什么事?”
“倒也没什么大事,”小夏递过一杯温热的茶水,“就是王爷这段时间经常不在府中,有时连着几日都不回来。”
白景春手指微顿,目光落在窗外的景色上。府中花园的梅花已谢,桃花含苞欲放,春意盎然。她轻啜一口茶,眉梢轻挑,“王爷向来忙碌,不在府中也属寻常。”
小夏刚想接话,却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管家王叔推门而入,向白景春行礼后说:“白姑娘,王爷让我来问问,您昨晚休息得如何?”
白景春放下茶盏,恭声道:“多谢王爷关心,休息得很好。烦请王叔代我谢过王爷。”
王叔点点头,又道:“王爷还说,您可以自由出入府中,若有需要外出,只管和我说一声,会派人护送。”
“好的,麻烦王叔了。”白景春颔首。待王叔离开后,她忽然想起城中布庄新进了春料,不如趁机出去走走,也好瞧瞧京城近况。
用过早膳,白景春换上一身浅青色长裙,带着小夏和两个侍卫出了府门。刚到府门口,便看见白老爹笑眯眯地迎上来。
“闺女,今日要出门?”白老爹满脸红光,比之前精神了不少。
白景春笑道:“是啊,想去布庄看看新到的料子。爹,您这是要去哪儿?”
“我啊,闲来无事,正想去城南看看。”白老爹搓了搓手,犹豫片刻后低声道,“闺女,我听说那边最近来了不少外乡人,我想去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白景春闻言,心中微动,“爹,您从哪听说的?”
“府里的下人议论的,说是渭水那边闹旱灾,许多人逃难来了京城。”白老爹叹了口气,“想当年我们白家也是靠着别人接济才活下来的,如今咱日子好了,总该帮帮别人。”
白景春点点头,“爹说得对。不如这样,我陪您一起去看看。”
白老爹大喜,“好好好,那咱们一起去。”
一行人转向城南而去。行至半途,白景春便发现街道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且许多人衣着破旧,蓬头垢面,抱着孩子或搀扶着老人,一脸疲惫。
“果然有难民进城。”白景春低声对白老爹说,“爹,看样子不少呢。”
白老爹握紧拳头,“可怜哪,这么多妇孺老幼,想必是走了不少路。”
行至城南的一处空地,白景春看到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难民。他们有的靠在墙角休息,有的四处询问活计,还有的孩子在哭闹,场面有些混乱却不至于失序。
“这么多人,估计是饿了。”白景春思索片刻,对小夏说,“你和一个侍卫去附近的粥铺,买些热粥和馒头来,多买些,算我的。”
小夏应声而去。白景春和白老爹走近难民群,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见他们衣着光鲜,连忙上前,“大爷,夫人,行行好,给口吃的吧,我家孩子饿得厉害。”
白老爹连忙摆手,“别急别急,我们已经让人去买吃的了,很快就来。”
闻言,周围的难民们纷纷围了过来。白景春见状,连忙和另一位侍卫一起维持秩序,“大家别急,食物够大家吃的,请排好队,一人一份。”
人群中,一位老者颤颤巍巍地走出来,对着白景春拱手,“多谢姑娘好心。老汉冯木,是渭水县的,带着一家老小逃出来的。”
白景春扶住老者,关切地问:“冯老伯,渭水那边情况如何?”
冯老伯叹了口气,“惨啊,姑娘。去年秋收不好,今年又遇上大旱,田地龟裂,颗粒无收。官府开了仓,但粮食有限,分不到几天,百姓只好逃荒。”
“朝廷没有派人赈灾吗?”白景春眉头紧蹙。
“听说是派了,但不知怎的,始终不见人影。”冯老伯摇头,“我们等不及了,就带着能带的东西上路了。沿途不少人都倒在了路上…”
白景春心中一沉。就在这时,小夏带着几个粥铺的伙计赶来,每人手里都提着食盒和竹篮,里面装满了热腾腾的粥和馒头。
“来了来了!”白老爹高声招呼,“大家排好队,一人一份,不够还会再买!”
难民们听闻有食物,纷纷排起长队。白景春和白老爹亲自分发食物,看着饥饿的人们狼吞虎咽,心中五味杂陈。
正忙着,白景春忽然注意到不远处有几个身着官服的人在督察什么。她让白老爹继续分发,自己则走近察看。
“这批人安置在东郊的收容所,那边准备好了草棚和粮食。”一个官员模样的人正指挥着衙役,“记住王爷的吩咐,要妥善照顾。”
白景春心中一动。果然是秦晏在暗中安排!她正欲转身,却见那官员看向她。
“这位姑娘,你是…”
“在下是摄政王府的白景春,看到难民便买了些吃食分给他们。”白景春道,“不知大人可是在安置难民?”
那官员恭敬行礼,“原来是白姑娘。下官乃户部郎中,奉王爷之命在此安置难民。王爷在城外设了收容所,专供难民暂住。”
白景春点头,“如此甚好。不知大人可有接到朝廷赈灾的旨意?”
户部郎中摇头,“尚未。目前都是王爷自掏腰包,暂时安置。虽然太后垂帘听政,但此类事务需有人奏请才行。”
“原来如此。”白景春若有所思,“那就不打扰大人了,我这边分完食,便劝这些难民去收容所。”
户部郎中感激地点点头,随即又去忙自己的事。白景春回到分发点,发现食物已经分得差不多了。
“闺女,这些人吃饱后该往哪去?”白老爹问道。
白景春将摄政王设立收容所的事告诉白老爹,并道:“爹,我们再买些食物,然后告诉大家去东郊收容所。”
白老爹连连点头。很快,第二批食物买来,众人吃饱后,白景春向大家宣布了收容所的事情。难民们得知有地方可以暂住,纷纷感激涕零。
“多谢姑娘,多谢大爷!”众人不住道谢。
白景春摆摆手,“不必谢我,是摄政王设立了收容所,你们该谢的是王爷。”
安排好难民们去往收容所,白景春心事重重地返回摄政王府。她原本想去买布料,却因这突发之事改变了计划。一路上,她想着渭水旱灾的事,总觉得有些蹊跷。
“小夏,”白景春吩咐道,“你去查查,这几日朝中可有关于赈灾的消息。”
小夏点头,“是,姑娘。”
回到府中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