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止院。
宁国公府为祝知薇收拾的小院,在偏僻的西南角,远离人烟。
前世的祝知薇还很伤心,觉得父母兄长应是不太想看见自己。
现在的她,很满意这样的安排,越少人打扰自己越好。
安心地摸了摸那熟悉的院门,她又回来了。
刚刚自己那对偏心的父母将自己领到这小院来,说着一些十分想念的废话。
这院落破败不堪,根本就是无人打理,那蜘蛛网甚至仍挂在门口的牌匾上。
她暗自好笑,一点想念的诚心也没有。
不过求学多年,早已习惯了住宿舍,江怀远夫妇虽富有,却也没有把她娇宠成什么大小姐。
因此她十分自在的住了下来。
……
晚饭时间。
祖父祖母,这代的宁国公夫妇坐在大圆桌上首。
祝府还未分家,大房二房三房四房均有出席,齐聚在此,欢迎祝知薇的归家。
她低头默默吃饭,同时不动声色的打量着众人。
这些血脉亲人大多也带着好奇偷看她,看不出恶意。
只有亲兄长祝致远,用不加掩饰的厌恶眼神看着自己。
祝知薇也不在意,她知道这兄长,向来是觉得自己占了祝知蓉的位置,对自己不假辞色。
不见祝知蓉,说是她自觉罪孽深重,前往道观小住,为父母兄长和这妹妹祈福赎罪。
祝知薇也不想见到她,此时当然是离大女主光环的祝知蓉越远越好。
国公夫妇和伯叔们简单关心了自己几句,就准备退席。
祝致远却是终于找到机会,主动发难。
“作为祝家女儿,为何不跟那刘嬷嬷归家,平白害了一条性命。”
祝知薇没有回应这个问题,环视一圈,仔细观察周围人的神色。
她也想看看,到底是三房自己的主意,还是整个国公府的主意。
只见那世子大伯和父亲同时色变。
祝国公皱了皱眉,像是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作为国公府的孙女,你可有将我们放在眼里。”祝致远见众人没有说话,以为是对自己的鼓励,越发来劲。
“兄长可是对小妹有什么误会?”祝知薇垂下头,装模作样地擦了擦那并不存在的眼泪。
“小妹路遇歹人,冒充国公府的府兵挟持我,多亏九千岁出手我才能平安回家。”
“兄长可是不欢迎小妹?虽然我很想念家人,但为免你不开心,可以现在回神农谷的。”
祝知薇来自二十一世纪,一点也不介意做茶艺大师。
“原来那刘嬷嬷竟真是国公府的人?那她为何对小妹出言不逊,甚至派人绑我?”演技爆发,掩面而哭。
李景珩已经帮她编好理由,那么咬死一致即可。
祝致远没想到她一个小女娘,居然脸皮也是极厚,死不承认。
“你要不要脸?”他受了刺激,没忍住暴露本性。
“那李景珩竟帮你打掩护,你与他到底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关系?”
祝知薇正满心感慨这祝府的家教怎的如此差劲。
“够了!”宁国公却先受不了了,一拍桌子,镇住了祝致远。
“你妹妹刚回家,你就是这么爱护她的?”
……
院门被砸响,祝知薇睡眼惺忪的从床上爬起来。
“来了。”身为祝家千金,自己还要亲自开院门。
他们也不给自己安排个丫鬟,还不如在神农谷的待遇。
她撇撇嘴,这么早会来她这归止院闹事的,一定是那没头脑的哥哥。
“我就知道你是个害人精。”果然是祝致远大喇喇地站在门口。
祝知薇抠了抠耳朵,不甚在意,但她有些想要八卦的心思。
“兄长,发生什么了,我怎可背上如此罪名。”
只言片语间,她拼凑出了昨晚的故事。
国公爷听说自己的大儿子派府兵绑人,还被李景珩抓包,惹下塌天大祸。
气得当场就让两个儿子跪了祠堂。
也不知他是心疼祝知薇,还是担心这国公府被牵连。
又或者是惶恐发现这府里有些事居然脱离了他掌控。
不愧是国公爷,还是有头脑的。祝知薇感慨了一下,比他这几个猪脑儿孙强多了。
府兵一事,李景珩都已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
原本应该就此揭过,结果这不长脑子的祝致远还主动提起,也是嫌命太长。
“我和你说话呢。”祝致远见她走神,伸手推了一把。
不备之下,祝知薇一个趔趄,十分恼火,掏出毒粉打算给他点教训。
不过还没等动手,祝致远就先飞了出去,躺在地上哎哟哎哟的直叫唤。
鼓掌。
她转头想看看是哪位英雄好汉。
抬头是个有些眼熟的身影,身穿锦衣卫官服,虎背蜂腰螳螂腿,看起来很不好惹。
原来是李景珩的那个心腹千户,他叫赤焰。
“姑娘,我是来宣旨的。”赤焰咧着嘴一笑。
太医院御医,正八品。
祝知薇很是满意,看来自己也吃上皇粮了。
“正八品又如何,我可是北城兵马司副指挥使,正七品。”
祝致远这时挣扎起身,无能狂怒,“作为兄长,我教育妹妹可有错?”
“身为朝廷命官,八品对七品,可是以下犯上?”
赤焰笑了,“你看我这身衣服,像不像是正六品千户?”
李景珩的人,脑子就是好使,她转头给了祝致远一个挑衅地白眼,给他气得跳脚却又不敢再说话。
……
“姑娘,我们大人有请。”
那浮尸一案有了进展,需要祝知薇配合调查。
她心中的疑惑终究是按捺不住:“为何不将此案移交大理寺?这种命案似乎并不在锦衣卫的管辖范围内。”
赤焰抬手一拍脑门,连忙为她解惑。
“在那溪水下游的回弯处,我们发现了数十具女尸,也是浑身上下遍布鞭痕,可不单单只有这一名受害者。”
“皇家园林附近的凶案,百姓们定会猜测,是哪位宗室权贵为了满足腌臜私欲,凌虐无辜平民。”
“前朝末帝失国,其中一大罪状便是轻信了那灵佑天师的歪理邪说,认为少女的心头血可延年益寿。”
“当时的起义军已兵临城下,末帝不去保卫他的京师,反而每日都搜捕少女想着长生不老。”
“这才激起民变,当时的守城官军大开城门,放弃抵抗,直接放那起义军进城。”
“这事儿过去也才几十载光景,想来民众还记忆犹新。”
祝知薇心下了然,这案子如果移交大理寺,可就做不到保密了。
当今陛下病重,此时发生这种命案,定会让人有不好联想。
前番覆辙,不可重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