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解《阴阳类论》1
小岳:(摇头晃脑,迈着四方步上台)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好久不见,甚是想念!我小岳最近一头扎进书堆里,研究出了大门道。
老孙:(快步跟上,满脸好奇)哟!就你?能研究出什么门道,不会又在吹牛吧。
小岳:(拍着胸脯)绝对不吹牛!我研究《黄帝内经》里的《阴阳类论篇》啦,这里面的知识,那叫一个高深。
老孙:(撇嘴)高深?我看你就是故弄玄虚,快讲讲,到底是啥。
小岳:这一篇主要讲阴阳学说在医学诊断和治疗里的应用。先说说这阴阳分类,学问可大了。人有阴阳之分,脉象也有阴阳之别。
老孙:(挠挠头)人分阴阳我知道,男为阳,女为阴。这脉象怎么分阴阳?
小岳:脉象里,浮脉、数脉、大脉属阳,沉脉、迟脉、小脉属阴。打个比方,就像跑步的时候,心跳加快,脉搏也跳得快,这就有点像阳脉。休息的时候,心跳平稳,脉搏也跳得慢,就类似阴脉。
老孙:(瞪大了眼睛)嘿!还真挺形象。
小岳:医生看病的时候,得通过脉象判断病人是阴病还是阳病。要是连这个都分不清,那可就麻烦了。有个医生给病人看病,把阴病当成阳病治,结果病人病情越来越严重,在床上疼得直打滚。
老孙:这医生也太不专业了!
小岳:还有更离谱的呢!《阴阳类论》里提到,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的变化也影响着病情。春天阳气上升,夏天阳气最盛,秋天阳气开始收敛,冬天阳气潜藏。医生得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治疗方法。
老孙:季节和治病还有关系?这我还真没想到。
小岳:关系大着呢!比如说,春天的时候,人体阳气也跟着上升,要是这时候用太寒凉的药,就像给上升的阳气泼冷水,会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转。有的医生不懂这个,春天还给病人开大寒的药,病人吃了之后,浑身没力气,连路都走不动了。
老孙:这医生简直是瞎胡闹。
小岳:而且啊,《阴阳类论》里还讲了三阴三阳的理论。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这就像门一样,开合有序,身体才能健康。
老孙:(听得云里雾里)这太复杂了,能通俗点讲吗?
小岳: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就像门的开合一样,相互协调。要是这个平衡被打破了,人就容易生病。医生得了解这些,才能对症下药。
老孙:看来这《阴阳类论》里的学问还真不少。
小岳:那可不!当医生的得好好学习,才能妙手回春,不然就是误人子弟。
老孙:说得对!希望现在的医生都能精通这些知识,让大伙都健健康康的。
小岳:没错!咱就盼着大家身体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美!
再探《阴阳类论》2
小岳:(满脸得意,蹦跳上台)观众朋友们!我又来啦!上次跟大家讲了《阴阳类论》,好多朋友说没听够,今儿我和老孙接着讲。
老孙:(跟在后面,无奈摇头)得嘞!就你积极,不过还真得讲讲,上次好多内容我都一知半解。
小岳:(清了清嗓子)这《阴阳类论》里门道多着呢。上次说到阴阳脉象和四季治病,这次讲讲阴阳和人体脏腑的关系。人体脏腑也分阴阳,五脏属阴,六腑属阳。
老孙:(疑惑)为啥这么分呀?这五脏六腑不都在身体里好好待着嘛。
小岳:这里面学问大啦!五脏主藏精气,就像仓库一样,把营养物质藏起来,供身体慢慢用,所以属阴。六腑主传化物,负责消化食物,把糟粕排出去,像勤劳的搬运工,所以属阳。
老孙:(恍然大悟)嘿!这么一说,还挺形象。
小岳:而且阴阳要平衡,脏腑才能正常工作。要是阴阳失调,人就容易生病。比如说,有的人爱吃辛辣油腻,胃火太旺,这就是阳盛了。阳盛就会灼伤阴液,导致口干舌燥、便秘等问题。
老孙:(皱眉)看来饮食不注意,真会影响身体阴阳平衡。
小岳:可不是嘛!还有情志也会影响阴阳。过度愤怒伤肝,肝属木,在五行里偏向阳。一生气,阳气就往上冲,容易头晕目眩。过度悲伤伤肺,肺属金,偏阴,悲伤过度,肺气就会损耗。
老孙:(瞪大眼)没想到情绪对身体影响这么大。
小岳:更神奇的是,《阴阳类论》里提到,不同年龄段,阴阳状态也不一样。小孩阳气足,像小太阳一样,充满活力。老人阳气渐衰,就像快要熄灭的蜡烛。
老孙:(笑了起来)这比喻太贴切了。
小岳:所以医生给不同年龄段的人治病,方法也得不一样。给小孩用药,剂量要轻,因为他们身体娇嫩。给老人用药,得考虑他们阳气不足,不能用太猛的药。
老孙:看来当医生不仅要懂医术,还得懂这么多知识。
小岳:没错!《阴阳类论》里的这些理论,就像指南针,能帮医生找准方向。要是不懂这些,就像在黑夜里走路,容易犯错。
老孙:说得对!希望现在的医生都能把这些知识学透,让大伙都少生病。
小岳:对!咱就盼着大家都健健康康,每天都开开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