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语闲轻轻吐了口气,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看来,我果然猜对了……难怪那位‘算命先生’当初会劝我等几日再来,原来,所谓的‘有缘人’,根本就是冯师妹自己。”
他看向小林,目光微微一凝,似笑非笑地调侃道:“你这家伙,喜欢的人就算换了副皮囊,你居然一点都认不出来?之前还信誓旦旦地说什么‘至死不渝’,结果呢?”
小林脸色瞬间涨红,张了张嘴,却终究没能反驳。
叶语闲摆摆手,语气倒是放缓了几分:“不过,事情倒也不是坏事。至少,她还活着,至于她的心……那就是你回金陵后的课题了。”
说完,叶语闲瞥了一眼自己的系统界面,准备看看这次的奖励。可下一秒,他眉头微挑,露出了些许意外的神色。
——奖励,竟然是发放给自己的。
这一发现让叶语闲若有所思。十世镜的运作机制,看来并不是简单地帮助他人找回前世的遗憾,而是更倾向于解决“参与者”自身的执念、未竟之事或者遗留的怨恨,并且根据所做的努力、贡献的多少来分配奖励。
这次叶语闲的收获格外丰厚——他原本那些未完全掌握的门派技能,竟然被全部解锁了。像是之前只能使用燃犀代替的“鬼目决明”,现在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
而另一边,小林也得到了自己的奖励。当他查看自己的随身行囊时,竟发现里面多出了一本古朴的偃师术典籍,书页翻开,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许多他从未见过的高深术法。
一天之内连续经历了两个十世镜的前世,虽然过程谈不上危险,但庞大的信息量依然让人感到身心俱疲。叶语闲活动了一下脖颈,果断拍板:“今天就到这里吧,师妹的十世镜,我们明天再去。”
夜色沉沉,酆都的客栈里,一切显得格外静谧。叶语闲早早地躺在了床上,目光望着床顶,脑海里却回荡着白日间的经历。
他的前世,他的执念,他所追求的一切……
前世的自己执着于一件事,如今的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即便换了身份,换了时代,那种内心深处的坚持,仍旧没有改变。
他轻轻地笑了一下,自嘲般地摇了摇头。许是今日太过疲惫,不多时便翻身进入了梦乡。
夜半时分,客栈外的夜风带着一丝凉意拂过窗棂,而房间内的烛火微微摇曳,映照出一片昏黄的静谧。然而,这静谧却被突兀响起的低语声打破——仿佛有无形的影子在门外徘徊,低声交谈着什么,但又模糊不清。
叶语闲本就睡得浅,这动静一出,他便立刻睁开了眼。与此同时,身旁的小狐也蜷缩着身子,瑟瑟发抖地往他怀里缩了缩。
“叶老板……你听到了吗?”小狐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手指紧紧攥着叶语闲的衣袖。
叶语闲微微皱眉,仔细听了听,确实有断断续续的声音从外面传来。然而,仔细一听却又像是风声作祟,模糊得让人难以分辨。
“外面是什么声音?”他低声问道,语气里透着一丝警觉。
“不知道……刚才我听到了动静,开门去看,可走廊里什么都没有……可只要一关上门,声音又响了起来。”小狐的声音微微发颤,脸色也有些发白,“而且……那些影子明明就在门外,可怎么都看不清他们的脸……这样子,好吓人……”
她紧紧贴在叶语闲身侧,生怕一个不小心,那些诡异的影子就会闯进房间似的。
叶语闲见她这样,无奈地叹了口气,抬手揉了揉她的发顶:“这样吧,你先睡一会,明天还要忙,熬夜也不是办法。我起来想点事情,等你睡着了,我再休息。”
小狐咬了咬唇,抬头看着叶语闲,眼中带着一丝委屈与不安:“可是……叶老板……”
“神鬼怕恶人。”叶语闲轻笑了一声,语气淡然中透着一丝戏谑,“放心,这是酆都,外面有鬼不是很正常吗?不过,或许它们更该怕的是我这个‘大恶人’。”
说着,他伸手轻轻拍了拍小狐的肩,示意她安心睡下,而自己则起身走到了桌前,拉开柜子,取出纸笔,重新梳理起这两场十世镜前世的经历。
烛光下,叶语闲的身影映在墙上,窗外那断断续续的声音依旧飘忽不定,而他却全然不为所动,专注地在纸上写写画画,试图从这些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找到更深层的规律。
十世镜的规则并不复杂——站在镜子前的人,会触发镜子的运作,从而映照出他前十世的轮回。这些前世按时间顺序依次显现,若是踏入镜中,便可进入其中,解决这些前世留下的执念、怨恨或未竟的心愿,而完成度越高,贡献越多,最终所能获得的回馈也就越丰厚。
叶语闲本就是个“刷子”性格,自然想到能否重复进入同一前世,反复获取奖励。然而仔细一推敲便明白,这并不可行——因为一旦某一世的执念被彻底消解,那么这一世便不复存在,十世镜自然也无法再投影出这一世的影像。换言之,已经解决的过往,便不会再现。
自己的十世镜,最后一世的执念已然破解,至于更早的那些过往,既无具体线索,也并不是现在最着急且重要的事情,所以也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叶语闲沉思片刻,忽然意识到——从某种广义角度来看,自己的命运倒是极好。每一世都平稳度过,没有过分沉重的怨恨,也没有难以弥补的遗憾,几乎无需依赖十世镜去弥补什么。
相比之下,小林的冯师妹则不同。按照十世镜的运作原理,她身体中死去的人实际上是算命先生,而这位算命先生的执念并非复仇,而是让人知晓自己“曾经存在”,更重要的是——让小林本人明白,自己当初误杀的并非冯师妹,而是这个被冯师妹设计、最终魂飞魄散的算命先生。
眼下,最关键的,便是小雪师妹的十世镜了。她的前世,恐怕不像算命先生那么简单。她的命运纠葛,涉及了十世镜所有规则的前置任务,甚至连小雪都曾提议,要收她为灵伴,以确保她能完整地走完这段旅程。
既然如此,叶语闲便打定主意,必须按照顺序,一世一世地完成下去。毕竟,时代越是久远,人类的科技水平就越低,而自己手中的“火辣条条”——也就是那些后世的“黑科技”——便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想到这里,叶语闲嘴角微微上扬,低声自语道:“说到底,还是科技改变命运啊。”
转眼到了第二天早上,叶语闲用了一点时间整理随身行李,并趁机熟悉了一下昨夜才解锁的诸多新技能。如今,他已然达到了完整状态,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逍遥观医师。
叶语闲盘点了一番自己的能力,发现如今的技能体系更加均衡且丰富。除了原本熟练使用的五段毒攻击外,还新添了两段光属性攻击与两段幻术攻击,使得战斗方式更加多变,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毒术伤害。
治疗手段方面,除了此前就掌握的两段治疗技能外,还配合着多个持续增益状态。其中,天仙子与广木香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提供增益,而妖刀姬附身后更是带来了额外的能力支持,使得叶语闲能够利用玉肌生、清心决和普航渡等被动状态,大幅提高自身与队友的生存能力。这些能力叠加后,叶语闲的恢复能力已然达到了极高水平,除了能迅速回复气血外,还新解锁了一个强力的绝技——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奇效,使得治疗手段更为全面。
除此之外,叶语闲的辅助能力也得到了显着提升。他不仅拥有了转移状态、偷取状态的能力,还能解除友方的异常状态,甚至可以强行移除敌人的强化效果。这使得他在团队中的定位更加多元,既能作为输出,也能承担治疗,更可以在战局中进行精准的战术干扰。
简单梳理完这些技能,叶语闲满意地点了点头。如今的他,已然不再是当初那个只能依靠毒术取胜的医师,而是一个攻守兼备、战术多变的强者。
叶语闲带着小狐,两人下楼随意吃了些早点,等回到客栈大厅时,其他人已经整装待发,静静地等候着。叶语闲扫视一圈,见人已到齐,便没有耽搁,带着众人再一次踏上了前往十世镜的路途。
这次不同于以往,大家都已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经历过两次镜中之旅,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对十世镜的运作规律有所了解。此次,站在镜前的,是师妹。她轻轻吐了口气,抬步向前。
当镜面浮现出变幻的画面时,师妹毫不犹豫地迈入其中。众人对视了一眼,紧随其后,缓缓走入镜中世界。
熟悉的漆黑隧道后,迎接他们的,是刺目的阳光与无边无际的金色沙海。狂风卷起细碎的沙粒,耳边传来风沙摩擦的窸窣声,一股炙热干燥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连呼吸都被烈日炙烤得发烫。
叶语闲环顾四周,眼前的景象让他微微皱眉。
“额……师妹,你的前世,还真是与众不同。”他望着这片广袤无垠的沙漠,陷入了沉思,“我们既不知道时间,也不清楚地点。”
在众人猜测这片沙漠究竟位于何处、属于何时之际,叶语闲却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随即打开了自己的随身仓库,从中取出了几样工具——指南针、定星罗盘,还有一个形状奇特、众人从未见过的器具。
这次不只是小狐,连白兄、小林、杏子、爱姬等人都忍不住好奇地围拢过来。
“叶老板,这是什么东西?”小狐率先发问,眼中满是疑惑。
叶语闲随手将指南针调整了一下,指向了固定的方向,简单解释道:“指南针,你们应该都认识,就不多说了。”
随后,他又拿起定星罗盘,对着太阳和北方比对了一番,微微点头:“定星罗盘,风水师用来看地理格局的,但我更在意它的另一项功能——根据太阳位置测算时间。”他低头查看罗盘上的刻度,沉吟片刻后道,“现在大概是……辰时。”
众人正消化着叶语闲的话,便见他拿起了最后那个最神秘的装置。
这个器具形似一个奇特的测量仪器,叶语闲小心翼翼地调整其角度,一端对准天空,另一端悬挂着一个摆锤,保持垂直指向地面。他一边调整,一边说道:“这个东西,叫做六分仪,是我出发前找人专门做的。它能通过观察天上星辰的位置和时间,测算出我们的纬度。”
叶语闲从来不相信任何古代留下来的典籍,甚至压根不相信任何国内记载的古书。因为古代所有科学类的书籍,因为各种科技被视作奇淫巧技,各种科学的典籍都套着一层神话的外衣。而且咬文嚼字的那种习惯,会让后世流传的东西跟实际有很大误差。
古代有张恒发明的星象仪,如果真的按照历史书上的写法,这个东西是个自闭环系统,那么如果这东西还能准确,说明张恒在汉代已经知道地球在太阳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上并且测算的出来具体的值了。要知道哥白尼可是相对一千多年后的人,这种东西要是自闭环系统能做到,大汉就统一全世界了。
但叶语闲相信,中国的科技一直是世界领先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六分仪这种东西,在汉代应该已经有相应的发明了,所以叶语闲一直认为,自己搞一个现代的六分仪,虽然没有塑料这些东西,也并不算划时代的科技。
叶语闲凝神片刻,观察了一下仪器上的刻度,接着低声呢喃道:“北纬四十度……位置大概和京城相近,稍微偏北了一些。”
随后,他开启燃犀技能,然后在镜筒前安装了一片黑色镜片,仰望天空,仔细捕捉着星象的变化。他的目光在星空与仪器之间快速移动,脑海里开始飞速运算。他口中念念有词,计算着儒略日、黄赤交角,以及星辰运行的周期,七八个公式在脑海中交错计算,手指也在仪器上微微调整。十几分钟后,叶语闲终于停下动作,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笃定的笑意。
“我们所在的位置,应该是在大明京城的西北侧。至于时间……”他顿了顿,缓缓道,“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晋代,另一种可能是——战国时期。”
叶语闲抬头望向远方,目光微微凝重,“不过,结合沙漠的地理环境和星象变化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