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之后,洪水基本上都退了下去。洪水过后,天空如洗,大地如新,想象中一切都美好如初。
可是被洪水淹没过的大地,留下的却是满目疮痍、宛如废墟的景象。
谁也说不清楚到底多少人被洪魔吞噬,多少牲畜财物被洪水卷走,人们望河兴叹,愁肠百结,欲哭无泪。
好几个村子和小镇,放眼望去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路上树桩连绵,几乎看不见一棵幸存小树。
路上满是淤泥和残枝败叶,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
小镇道路上全是从山上冲下来的黄泥沙,道路上味道刺鼻,难以形容,是混杂着淤泥和腐烂发酵物体的奇怪味道。
洪水留下的不仅仅是水痕,还有一片废墟和破坏,许多建筑受损,甚至有桥梁坍塌。
经过太阳几天的暴晒,淤泥的颜色越发的难看了。
第七天的时候,柳家村的村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下山的小路,从他们休整了十几天的半山腰走了下来。
饶是他们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他们还是踩着厚厚的淤泥,走了两天的时间才摆脱掉那种泥泞的感觉。
“我的娘诶!终于从泥窝窝里走出来了。”
“是呀,这一走一打滑的感觉太难受了。”
众人说完后,不知道是谁起的头,纷纷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两天摔跤的人不在少数,道上的淤泥表面是干了,但是下边的淤泥已经湿滑。
村民们一个个拄着拐杖,恨不得把拐杖变成自己的第三条腿增加一些稳定性。
最开始的时候大家见到滑倒的人还能哈哈大笑大笑,到后来不管多滑稽都选择了闭嘴,毕竟淤泥没有饶过每一个不重视他的人。
就连柳青青这个穿着雨鞋的人,都被淤泥教育了。如果不是柳大壮眼疾手快拉了她一把,她要面对的可能就是满嘴淤泥的境地。
从淤泥范围走出来的时候,村民们的身上,尤其是鞋子和裤子上,基本上都是泥点子。
摔倒在地上的人,身上的淤泥更是一片一片的,衣服干了之后像一块块丑陋的补丁一样。
为了能让大家有时间清理一下,村长让人找了一片沙地,选择在附近休息。
第二天一早,三三两两的女人们,都抱着自家人换下来的脏衣服,提着一根棍子,朝着沙地那边走去。
柳青青见状一脸不解,洗衣服不应该是去河边吗?这些人怎么都走去了沙地那边呢?
王秦氏似乎是看出了柳青青的疑惑,轻笑一声说道:“你没看错,她们去沙地那边就是去洗衣服的。”
“洗衣服不应该是去河边吗?沙地那边怎么洗?”
杨荷花听到柳青青的回答后,无奈的翻了个白眼:“少见多怪,走吧,带你去见见世面。”
柳青青跟着杨荷花和王秦氏朝着沙地那边走去,来到沙地那边的时候,先到的几个妇人已经忙碌了起来。
一旁的空地上,有人拿着筛子一遍一遍筛着沙子,另一边也有人架着大锅在那边炒着沙子。
她们并不是毫无章法的胡乱操作,地面被平成了像平时种菜的时候那样菜畦,每个“菜畦”的旁边都放着一堆炒过的沙子。
人群中,柳青青看到了苗秀秀的身影。她察觉到柳青青的视线后,笑着和柳青青打过招呼后,继续着手里的动作。
她手里的是表面被浸湿的棉裤铺在地面,接着用炒好的细沙子铺在上面,然后折叠棉裤,在铺上一层细沙,在重复上面的动作,最后再把折叠的棉裤压实。
接着再将另一条棉裤铺在这层沙土上,然后再次撒上一层沙土,将上面的棉裤完全覆盖。
所有衣服都被沙子埋了后,她就待在一边静静的等待着。
今天的太阳很大,柳青青没戴帽子,看来一会儿后就感觉有点晕乎乎的感觉。
又等了一会儿后,苗秀秀把手探进沙子里,摸了摸被沙子埋着晒了好大一会儿的衣服。
确认过是自己满意的程度后,她就拿着棍子把衣服上的沙子拍打掉。
然后再撒上厚厚一层沙子,接着又用棍子拍打掉。
这样的动作重复了好几次后,衣服上之前残留的淤泥痕迹慢慢的淡化了,最终沙土脱落,衣物变得干净蓬松。
这如此神奇的一幕,惊的柳青青瞪大了双眼,不过她也想起了自己之前无意间刷到过的视频。
标题是“86岁姥姥用沙土甩干棉裤干净又蓬松,劳动人民还有哪些智慧值得后辈学习?”
视频里边讲述的就是,用沙土干洗衣服,也就是利用沙土吸收衣物水分的传统方法,尤其适用于棉质衣物。
看了半天后,柳青青也主动加入到了队伍中,第一次尝试着用干洗的方式清洁家里的衣物。
pS:这几天家里有事,更新的有点少,接下来会认真写作,早点把进度赶上来的。感谢各位大佬一直以来的支持,你们评论区提出的意见,作者也有认真的看,一些细节也在慢慢的完善中。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