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哪个狗血编剧编排的狗血剧情,在孟长久的记忆里,孟家父子和泉先村的缘分,始于五年前。
那时候孟家父子刚准备转型,正扩大行商范围寻找适合的顾客群体和进货渠道。
而临海县就是他们考察的地点之一。
其中,有着“山中有茶,海中产金”之称的山海镇和修建了海港码头的海港镇都是临海县的加分项。
货郎嘛,走街串巷,下面的乡镇村庄其实是支持货郎生意的主力军。
长久记忆里,刚过了二月二,春风料峭,还带着一股子残冬的寒意。
他爹带他来到了山海镇下辖的一个渔村——丰鱼村。
他爹和村长、村老闲话家常,而他被几个同龄孩子带着去沙滩拾贝壳。
谁知贝壳没拾到,却捡到一个被海水冲上沙滩的孩子。
丰鱼村的孩子都吓傻了,倒不是因为没见过溺水的人,而是这个人是他们自小就认识的玩伴。
倒是孟长久跟着他爹走南闯北,见识心性皆不是同龄孩子可比的,还算镇定。
一边指挥陪他的孩子去叫大人,一边用自己那没出师的医学常识给那孩子做人工呼吸并心脏复苏术。
谁也没想到,就靠着他这不标准的急救措施,竟真的让这孩子喘上了一口气。
待大人们赶到,那孩子虽然一脸惨白,浑身打颤,却已经能靠着孟长久站了起来。
至于这孩子为何溺水……
竟是这孩子下海采珠,因天凉水寒,腿竟然抽了筋,虽赶紧上浮,到底没来得及……
好在这孩子命不该绝,不仅被海潮卷上了岸,还就那么恰好遇上没见过海要来看看的孟长久。
更幸运的是,孟长久这会儿正被他爹那“半栋屋子”的大饼所惑,正拼命卷自己呢。
风水仙经什么的他还小,但牛马医术和一些急救措施却是已经开始学了。
而这孩子之所以在这个不该采珠的时节下水,竟然是亲叔婶逼迫的。
……
正所谓“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月前,这孩子的亲爹出海遇上大风浪,再没能回来,她娘听到消息早产,挣命似的生下个猫似的不知能不能养活的女娃娃,大出血去了。
刚十岁的孩子,转眼就从父母疼宠的憨娃,变成了父母双亡的孤儿。
不过元清国有国库拨款的慈幼院,就是现代的孤儿院。
不过送慈幼院的前提是,没有任何亲人收养。
这孩子母亲那边,单蹦一个,外祖父母早没了。
但他母亲村子家家户户沾亲带故,收养两孩子倒不是问题。
但没成想,眼看着就要办理收养手续了,孩子爹那边早就没联系的亲弟弟竟然跳了出来,要收养侄子侄女。
亲戚和亲叔叔,按血缘,自然是亲叔叔完胜,且这亲叔叔还是个秀才。
虽然当初因为祖父祖母偏心小儿子,将大儿子夫妻两个当奴隶使,导致大房反抗分家。
但这时候讲的是“骨肉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因此不顾孩子反对,在村长和族老的见证下,亲叔叔收养了他们兄妹。
但谁也不知道,这个叔叔虽然在才学上有点脑子,但人品上却十足是个低劣小人。
他收养这俩孩子,和他们是自己亲大哥血脉没一点关系,反而是看重了这俩孩子遗传自他们母亲那边的天赋。
因为他们的母亲姓泉,未嫁人前,是泉先村最厉害的采珠女。
元清国虽然已经有养殖珍珠,但天然珍珠依旧占据高端市场。
不过采珠不易,甚至有“以命易珠”的说法,因此每颗天然珍珠又被称作“血珠”,自然价格高昂。
人们将珍珠分为九品,以形态浑圆、色泽莹润为美,形体倾斜不正或有皱褶、色泽带有黄晕,都属于是瑕疵。
而珍珠的颗粒越大,圆美光洁,能发出七彩的虹光,就越值钱,也就是所谓的“一分圆一分钱”。
一颗大如龙眼、带有黄豆大小黄晕的珍珠,重量约三钱[1],要价可达一万两银子。
如果珍珠无瑕疵,同等大小的珍珠可能要价两万两银子。
而一颗重约六七分、形态不太规整的珍珠,价格在七八百两银子左右;如果形态浑圆,价格则在两千两银子。
信佛的有钱人家,常以珍珠制作念珠。选取每颗重约四分,色泽、形态相似的一百零八颗珍珠,需要花费四五千两银子。
若是选用五分重的珍珠,价格则在六七千两银子上下。[2]
哪怕是一些人工养殖珠中的杂珠、米珠,也可以用来制作珍珠粉或者点缀妆面,这类珍珠,官行发布的收购价是600贯一斤[3]。
也因此,三十岁才考上秀才、已经将家底耗尽的亲叔叔,他收养两个孩子,不仅能接受大哥大嫂留下的遗产,还有国家补助给孤儿的钱财和粮食。
更黑心的原因是,他早就听闻,他这大侄子刚十岁,潜水深度就远超同龄人,自然,他有能成为采珠人的天赋。
因此,这黑心叔婶面上是不计前嫌收养侄子侄女,实则是将那猫似的侄女为把柄,逼着侄子偷偷下海采珠。
只有采到珍珠,他才能吃饱饭,最重要的是,他妹妹能吃上羊奶。
他不是没想过和村长说,但叔叔婶婶说了,只要他敢透出风去,就要了他妹妹的命。
他一个不过十岁的孩子,就这么被吓住了。
而今天,已经是他这个月第十次下海了。
他之所以腿抽筋,除了海水寒凉之外,还因为他自打被叔婶收养后,根本没好好休息过。
他们根本不拿他当人看。
而如今,似乎是到地府走了一圈,他突然就开了窍。
他甚至有种预感,他这次要是真的死了,他妹妹也根本活不了。
所以,他握着救命恩人的手,身上披着救命恩人他爹的大棉袄,请丰鱼村的村长叫来泉先村的村长,将所有事一五一十告知了两人,然后在泉先村村长的支持下,报了官。
他要状告亲叔婶,谋财害命。
……
正义虽迟但到!
不说两个孩子肉眼可见的遭受了虐待,那个女娃娃更是不过吊着一口气的样子。
最重要的是,在黑心叔婶家里搜到了这孩子下海十次采的珍珠。
证据确凿。
虽然鉴于两个孩子还活着,属于谋杀未遂,不能判夫妻两个死刑,但也被判到京西煤矿挖煤十年。
而两人霸王似的儿子,则被送到慈幼院,交给管教嬷嬷改造。
而那两个孩子则跟着泉先村村长回了泉先村,成为他们外祖父的承嗣孙,改姓泉。
男孩按辈分排行叫泉望月,女孩因是他们母亲挣命似的留下来的珍宝,就叫泉宝珠。
而孟长久作为泉望月的救命恩人,在泉先村村长的主持下,两人拜了干亲。
不过大泉望月三天的孟长久,就这么赶鸭子上架似的,成了两个孩子的干哥哥。
自然,也由此和有点排外的泉先村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了为数不多有资格自由进出泉先村的外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