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河是坐在太后腿上的,太后明显感受到了他的惧怕。小家伙的身体抖个不停,眼泪含在眼眶里却又不敢落下来。
太后顾不上问他口中的母妃是谁,母后又是谁?只用空出的那只手轻轻的揉着夏河的小脑袋,时而又轻抚他的后背:“乖孩子,有奶奶在,谁也不敢再打你了!有奶奶保护你,不要怕。我们的小夏河最乖最勇敢了!不怕,不怕。”
谢嬷嬷也在宫里待了这么多年,宫里的那些个腌臜事情她也没少见。能把一个小孩子吓成这样,即使离开了想起来还会这么害怕,可见这孩子没少受折磨。
都说母凭子贵,这个孩子长得眉清目秀的,又懂得礼仪尊卑,说话还好听。这么乖的孩子,怎么被母妃如此的厌弃呢?难道是这个孩子讨好母后对她亲生的母妃不恭敬?好像也不像啊!谢嬷嬷倒有些看不懂了,除非这个孩子是别人生的寄养在她名下的。
谢嬷嬷能想到的,太后又怎么会想不到。她哄了好久夏河才从恐惧中走出来。他不喊也不抖了,就是把小脸紧紧的埋在了太后的怀里。
太后边抚摸着他,边哼着萱儿小时候爱听的歌谣。小夏河好像听进去了,慢慢地抬起了小脑袋,就那么看着太后。
“小白兔,真淘气,拔个萝卜跑出去!”慢慢的歌谣里加入了一个低低的童音。
老太后欣喜极了,又接着唱:“跑到东,跑到西,撞翻了一个小竹笛!小竹笛呜呜叫,跳上树梢撵小鸟。小鸟儿,叽叽喳,我要回家找妈妈!”歌唱到这,童音停了下来。夏河有点委屈的小声说:“我不要找母妃!”
哎呀,怎么忘了歌词里还有妈妈这个词呢!太后暗自懊恼。她又摸了摸夏河枯黄稀疏的头发,柔声说:“乖,我们夏河不找母妃。就跟奶奶在一起好不好?”
“嗯!”小家伙用力的点了一下头,之后又闭上了嘴巴,靠在了太后的怀里。
太后出宫也有一会儿了,旁边的谢嬷嬷小声的提醒着:“小姐,我们要不要回宫用午膳?”
谢嬷嬷在人前称呼太后,没外人时还是小姐小姐的称呼,太后还是喜欢称呼她小姐。
太后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果然出来时间不短了,也是该回去了。可她又放不下这个孩子。不说这孩子刚才说的那些话,还有长的像她的萱儿。就是现在这么依赖她,她要走的话,不知道这孩子会不会又陷入恐惧中。擎儿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
太后思量了半天,还是把他带回宫最为安全。可是小夏河会愿意跟她一起进宫吗?这孩子在宫里受过折磨,应该不想再回去的。
老太后是左右为难。谢嬷嬷是最懂她家小姐了,于是凑到小夏河跟前,轻声细语的哄着:“小少爷,咱们跟太后一起回宫用午膳好不好?宫里也有小孩子跟你一起玩耍。等你师父回来了,咱们再回来好不好。”
夏河虽然不排斥谢嬷嬷,但也没有吱声,大眼睛看着谢嬷嬷,小手还是紧紧的抓着太后的衣襟。
谢嬷嬷说了好久,夏河才仰起小脑袋,对着太后小声的说:“奶奶,凌儿很乖的,从没有抢过皇兄的东西。凌儿真的不是一个爱撒谎的坏小孩。父皇不相信凌儿说的,不喜欢凌儿。奶奶会相信凌儿说的话吗?奶奶会讨厌凌儿吗?”
夏河的小眼睛里满是紧张,这一刻他竟然记起了小时候的一些事情。他怕这个他喜欢的奶奶也会像母妃那样,讨厌他,磋磨他。
太后的手再一次搂紧了这个孩子:“我们的凌儿最乖了,不仅奶奶喜欢你,宫里的所有人都喜欢我们的凌儿。待会儿咱们祖孙回去,奶奶把墨儿宣来让他跟你一起玩好不好?墨儿弟弟小,你这个当哥哥的要保护弟弟,知道吗?”
太后认定了这个凌儿就是自己的亲外孙南宫凌了。因为前几年她的萱儿回来看过她一次。那时她的外孙还小,又是太子,不便长途跋涉,就没有跟着来。
萱儿跟她说起了在夏国的一些事情。就提到过自己的皇儿南宫睿。说这个孩子咋一点都不像自己呢,倒是和自己的夫君很像。记得自己那时还笑着对萱儿说:“本宫的乖外孙儿像他的父皇那是他的福气,会多得父皇的宠爱的。”
那时萱儿却说:“母后,睿儿虽然长的像他的父皇,但他的心性却不像。经常欺负他的小皇弟南宫凌,使得凌儿经常受罚。那个孩子我一看到就觉得心疼,就好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
那时她对萱儿说的话并不在意。现在想想,她的萱儿的孩子应该是被人做了手脚给调换了。要不然哪有自己的母妃不护着自己的孩子,却护着皇后的孩子呢?
可是凌儿长的这么像他的萱儿,萱儿又怎么会没有警觉呢?这件事叫太后是百思不得其解,只有回宫后让皇上暗中派人调查此事了。她一定要为凌儿申冤,还凌儿一个公道。还有自己萱儿的死,应该也跟这事脱不了干系的。
南宫凌终于跟着太后进宫了。这一路他就没有离开过太后的怀抱。到了太后的慈宁宫后,太后让谢嬷嬷亲自去了趟御膳房传膳。为的是给她的小凌儿多做一些好吃的,也给她的皇儿做点好吃的。
因为有影卫的存在,她相信皇上很快就会知道,她在逍遥王府里发生的一切事。很快就会来她的慈宁宫跟她一起用午膳的。
果不其然,御膳房的午膳还没到,永平帝就先到了慈宁宫。永平帝起初听到影卫的汇报,只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他的小外甥五岁时就病故了,有大夏国皇帝的亲笔手书为证。现在怎么又冒出一个像他姐姐云裳公主的小孩呢?
等永平帝亲眼看到南宫凌的时候终于不淡定了。
“这,这,母后!”永平帝说话都有点不利索了,“母后,这孩子,他长得怎么跟朕的姐姐这么像呢!还有这嘴!母后,你看儿臣的嘴,和儿臣的一样!难道这孩子是姐姐的孩子,是朕的亲外甥?”也亏得慈宁宫里只有他们母子和影卫在,要不然南宫凌的身世定会传回大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