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最终还是决定接受恒信集团抛来的这根看似“雪中送炭”的橄榄枝。他心里清楚这背后必然有诈,但眼下厂子被技术难题卡得死死的,手机代工项目停滞不前,再拖下去只有死路一条。恒信提供的免费技术和设备采购渠道,对他来说是无法拒绝的诱惑。他决定赌一把,先利用恒信的资源把眼前的难关渡过去,同时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小心提防,见招拆招。
他表面上对张志强表现出极大的感激和信任,双方很快就签订了一份技术授权和设备采购的合作备忘录(当然,李磊让律师仔细审核了条款,确保没有明显的陷阱)。
接下来的发展,却大大超出了李磊的预料。恒信集团这次竟然真的表现出了惊人的“诚意”!
张志强说到做到,很快就派来了一个由资深工程师组成的技术专家团队,常驻星辰电子厂。这些专家不像之前那些眼高于顶的“精英”,个个态度谦和,技术过硬,手把手地帮助星辰的技术人员解决精密焊接、主板测试、良品率控制等一系列难题。他们不仅带来了恒信内部成熟的工艺流程和解决方案,甚至还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一些核心的技术诀窍。
在设备采购方面,张志强也确实帮了大忙。他利用恒信集团强大的议价能力和供应商关系,帮助星辰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采购到了一批先进的二手(但性能依然强劲)Smt生产线和检测设备,而且交货期也大大缩短。
有了恒信的技术和设备支持,星辰电子厂的手机代工项目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进展神速。之前困扰已久的技术瓶颈被一一攻克,生产效率和产品良品率大幅提升。很快,第一批试产的手机样机就成功下线,并通过了那家二线手机品牌厂商的严格测试,拿到了正式的代工订单!
这简直是奇迹!李磊看着生产线上忙碌的景象,看着仓库里堆放整齐的成品手机,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之前是不是真的想多了?难道恒信集团真的转性了?这个新来的张志强,真的是个一心想搞合作共赢的“实在人”?
他开始尝试着与张志强进行更深入的接触。张志强为人确实随和,没什么架子,经常跑到车间跟工人们聊天,了解生产情况。他也常常邀请李磊一起吃饭喝茶,聊的都是行业发展、技术趋势、企业管理这些“正经事”,绝口不提之前的不愉快,也从不打探星辰的核心机密或者李磊的私人关系。他甚至还主动提出,可以利用恒信的渠道,帮助星辰拓展更多的客户资源。
李磊几次三番地试探他,旁敲侧击地打听恒信总部的意图,或者故意透露一些无关痛痒的“假消息”,可张志强都表现得滴水不漏,要么是真不知道,要么就是装傻充愣,始终保持着一副真诚合作、公事公办的态度。
这让李磊更加迷惑了。他甚至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或许恒信集团真的只是看中了他的能力和星辰的潜力,想把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合作伙伴?或许那个神秘的“陈先生”,也并非像他想象中那么阴险?
就连林海源那边,似乎也对恒信的异常举动感到有些意外。李磊向他汇报情况时,林海源只是让他继续观察,保持警惕,但也没有给出更明确的指示,仿佛也在静观其变。
刘舒瑶那边,得知恒信突然“帮助”李磊后,更是震惊不已。她几次找到李磊,旁敲侧击地打探恒信的真实意图,言语间充满了担忧和不解。李磊只能含糊其辞,说自己也在观察,让她不必过于担心。
一时间,整个局面变得异常诡异。原本剑拔弩张的敌人,突然变成了“乐于助人”的合作伙伴;原本清晰的敌我阵营,也开始变得模糊不清。李磊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精心布置的迷宫,四周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藏玄机,让他摸不着头脑,也更加不敢掉以轻心。
他一方面享受着恒信“帮助”带来的好处,抓紧时间提升工厂实力,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他内心的警惕却从未放松。他让老张和王燕继续暗中留意恒信派驻人员的动向,收集一切可疑的信息。他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恒信如此反常的举动背后,一定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目的。这看似真诚的援手,很可能只是更甜蜜、也更致命的毒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才能在这场真假难辨的迷局中,找到最终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