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大劫本初之际,西方二圣原本自信满满地认为自身身处遥远的西方世界,这大劫理应与他们毫无干系。然而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那道祖和三清竟然三番五次、张口闭口便将西方牵扯其中,使得他们顿时陷入颇为被动的局面。
起初,西方二圣尚抱有侥幸心理,企图安坐一旁作壁上观,期望能从这场纷争中觅得对西方有利之机。只可惜天不遂人愿,他们的如意算盘终究未能打响。
若论六位圣人之中,唯独女娲对此场大劫漠不关心,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她悠然自得地准备旁观三清以及西方四教究竟要如何商议封神事宜。
而在这六人当中,身为首位的老子圣人心中实则并无太多忧虑。只因他座下仅有一名弟子玄都,且他坚信那些人断不敢灭绝他的道统,更不敢让玄都登上封神榜。况且,玄都不仅福泽深厚,而且身负无量功德,早已成功斩却一尸,已然超脱于这场劫难之外。故而,老子圣人显得淡定自若、气定神闲。
与此同时,通天教主此刻内心亦在暗自盘算。
他深知自己门下有多位杰出弟子,如多宝、金灵以及菡芝仙等皆已臻至准圣之境。尤其是多宝和金灵二人,更是贵为人皇五帝之师,声名远扬;菡芝仙亦是广积善德,曾多次助人族百姓排忧解难,可谓功德无量。
正因如此,此三者皆与应劫无缘。而其余众多弟子平日里大都安分守己、深居简出,于东海苦心修炼。那些外门弟子中,尚有一些已然在天庭担任官职,自然更是与此番大劫毫无瓜葛。故而,他们倒是并未有过多忧虑之情。然而,这几位圣人虽不急,但身为元始天尊的他如今却是心急如焚!
须知,其座下门徒虽少,可真正称得上有些许功德在身的,也就唯有广成子一人而已。可惜啊,即便是广成子,其所拥有的功德也是少得可怜。虽说广成子已然成就准圣之位,但因当年人皇之争时身陷杀劫,此番依旧难以逃脱这场大劫。除此之外,其他弟子当中,也就只有云中子乃是福德金仙,不在应劫之列。再算上近日被元始天尊派遣前往天庭任职从而无需经历这场大劫的南极仙翁,便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其他弟子了。而且这些弟子数量本就稀少得令人心疼,即便只是损失其中任何一个,元始天尊都会倍感心痛不已。毕竟,当初在挑选这些弟子入门之时,他可是经过了一番精心筛选方才定夺下来的呀,如何能舍得让他们轻易受损?
就在这时,元始天尊脑海中忽地灵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绝妙主意。既然门下弟子身负杀劫,那么若要安然度过这场大劫,若是能够找到合适之人代为应劫,倒也未尝不可啊!思及此处,元始天尊越想越觉得这个法子切实可行,心中原本紧绷着的弦也随之渐渐松弛了下来。
随即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面容犹如春日暖阳般和煦,笑眯眯地开口说道:“若要论及根性深厚之人,那大师兄门下的弟子玄都,其辅佐天皇,功德无量,加身于己,自然不会落入此劫数之中。而贫道门下的十二金仙,个个皆是道德高深、根行深重之辈。其中尤以云中子最为突出,堪称福德金仙。此外,南极仙翁已然在天庭担任要职;燃灯道人更是厉害,早已成功斩却一尸,成为了紫霄宫的贵客。他们皆不在这劫数之列啊!”说到此处,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另一边,接着道:“然而,反观通天师弟的截教门下,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那些个弟子,个个都是湿卵胎生所得道果,根本不分是非善恶,平日里既不积累功德,也不修持道行,只是一味地埋头修炼法力。如此根性浅薄、法力低微之徒,就应当被卷入这场封神大劫的劫难当中,理所当然地名列榜单之上。”
元始天尊话音刚落,这边通天教主便瞬间怒发冲冠,他瞪大双眼,满脸怒容地吼道:“哼!说起德行来,我门下可有地皇之师多宝以及五帝中的最后一位大帝之师——金灵这二位,他们皆是身负无量功德之人!此外,我门下的菡芝仙更是人族慈悲娘娘,其功德亦是不可估量!你们若真有能耐,就尽管让他们登上那封神榜好了!我倒是想要瞧瞧,你们是否能够承受得住那气运反噬之力!再者说了,我的诸多弟子大多都是勤苦修炼之辈,他们的道行深厚无比,且从不轻易沾染因果之事。哪像你门下那些个弟子啊?一个个眼高于顶,傲慢无礼至极!尤其是那条妖龙,不过是侥幸得了道罢了。而且,这场惊天动地的大劫本就是由你门下弟子身犯杀劫所引发的。若非他们对昊天大帝毫无礼数可言,又怎会引出如此巨大的劫难呢?像这般道德沦丧、法力低微之人,本就该被送上封神榜以成全那封神之功,此事与我截教又能有什么关系!”
众圣闻听,西方二圣顿时眼前一亮,眼中光芒愈发璀璨,宛如发现了一座隐藏的宝藏一般。他们暗自思忖着,此时此刻确实存在着可乘之机,只需稍作谋划,巧妙运用挑拨离间之计策,便可令三清之间产生嫌隙隔阂。待到那时,三清内部纷争不断、相互攻讦,他们便能坐收渔利。待封神大劫全面爆发之际,他们西方世界便可趁机寻觅那些与西方有缘之人。
此刻,端坐在蒲团之上的元始天尊,听闻通天教主这般言辞,刹那间脸色涨红如血,心中怒焰熊熊燃烧,正欲开口回击通天教主之时,却听得身旁的老子圣人缓缓言道:“师尊已然言明,三教以及西方皆处于这劫数之中,我等共同签署此约,实乃命中注定之事。又何必为此事大动肝火,伤了兄弟之间的和气呢?若徒然被他人瞧去了笑话,岂非得不偿失?”说罢,老子圣人便不再多言,只是手中轻轻挥动,于封神榜上龙飞凤舞地留下了数个名字。
众人见状,目光纷纷汇聚于封神榜之上,想要一探究竟。只见那榜单之上,老子圣人所书写的名字竟然皆是人族之名!众人稍作思索,瞬间恍然大悟,仿佛明白了其中深意。就在这时,元始天尊亦毫不示弱,紧接着挥笔疾书,同样在封神榜上落下了几个名字。众人定睛观瞧,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原来这些名字无一不是元始天尊座下的童子!
通天教主见到眼前这番情形,略作沉思后,提笔在封神榜上写下了几个名字。这些都是他座下那些未曾正式记名的弟子,如今把他们写上也算成全了他们,毕竟到时要是应劫了此次大劫也不至于化成灰灰,身死道消。
待到西方二圣时,他们二人也是各自斟酌一番,而后分别写下了几个名字。都是一些在西方的小角色,法力平平,在西方惹事生非之人,写完之后,两人便停下手中之笔。
然而,一旁的女娲娘娘却并未有所动作,只因这件事情与她并无太大关联。她只是看着其他圣人而为,其余诸位圣人见状,目光纷纷投向那封神榜。只见此刻封神榜上所罗列之人不过寥寥数名而已,远远未能达到封神榜上所需的数量。
老子圣人凝视着封神榜,脸上露出颇为无奈之色,缓缓开口说道:“既然几位师弟对于这封神之事难以定夺,而此事不仅关系重大,且又有师尊之吩咐在前。依我看,不如我等几人定下三商封神之议一下这封神榜之事,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众人听闻此言,稍作思索后皆点头表示赞同。于是乎,他们便齐声呼喊道祖鸿钧前来,并将此事向其言明。只见紫霄宫传来听得鸿钧圣人轻声回应了一个字——“可”,说完便随后见其身影便再度隐匿起来。
至此,关于三教以及西方的封神事宜暂且告一段落。诸位圣人皆是一脸不快地散去,然后各自回归自己的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