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圣陷入两难之地时,老子圣人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烦躁和不满。
他实在不愿意看到众圣像上次那般相互推诿、拖延下去,但同时又不敢轻易违背道祖的旨意,唯恐因耽误了封神大劫而遭受责罚。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老子终于想到了一个主意。
只见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视着在场的各位圣人,然后开口说道:“如今大家也都亲眼目睹,如果再不果断下定决心完成签署封神榜之事,其后果想必诸位都心知肚明。既然你们既不情愿,又不能违抗师尊的意愿,那依我之见,我们干脆一个名字也不填写上去。待到大劫降临之时,就各凭自身的机缘和造化吧!不知诸位道友意下如何?”
老子话音刚落,其余圣人纷纷陷入沉思之中。
众人心中想到,若是依照这个方法行事,届时便是各家各显神通,全靠各自的本领和手段了。
细细想来,这似乎的确不失为一个可行之计。
过了片刻,众圣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一般,相继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老子的提议。
此时,元始天尊微微抬起眼眸,朝着西方的两位圣人望去。
目光交汇之间,元始天尊心中忽地一动,但却并未出声。
紧接着,他将视线转向通天教主,嘴角不易察觉地微微翘起,似笑非笑。
而西方的二位圣人,则心有灵犀地对视一眼,暗自思忖道:西方有他们二人在此,只要精心谋划,定然能够在这场封神大劫中谋取到不少好处,定能带着西方教弟子渡过此次封神大劫。
女娲此时显得有些意兴阑珊,只想赶紧结束这场讨论然后前往火云洞一趟。
不过在此之前,她需要先告知她的哥哥一声。
而另一边的通天教主,则开始细细思量起来。
如今截教可谓是气运昌盛,不仅有十二品白莲镇压气运,更有众多弟子在天庭担任要职。
那些余下的弟子们,有自己全力护佑,应当不会出现太大的意外。
更何况,自己手中还有威力无穷的诛仙四剑,就算真遇到危险,凭借此宝也足以护住他们周全。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通天教主终于回过神来,回应道:“大师兄所言甚是,此法吾道觉得可行。如此,咱们就一个名额都不填写,待到那时,究竟是谁人能够登上封神榜,又是谁会身死道消,一切皆看他们各自的福缘和机遇吧!”
元始天尊以及西方的二位圣人听闻此言后,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女娲见状,随口应道:“吾没有意见,还望诸位尽快做出决定。”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老子眼见众圣皆无异议,心中不禁暗自松了一口气。
他心想,既然众人都不反对,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处理多了。
于是,老子当即面向高台上的蒲团,恭声喊道:“启禀师尊,我等已然商议妥当。此次封神,我等一个名额都不填报,届时任由各人福祸相依。不知师尊对此法是否觉得可行?”
话音未落,只见那原本空无一物的蒲团之上突然显现出一道身影,不是别人,正是刚刚隐退不久的道祖鸿钧圣人。
只见得,道祖端坐在高台之上,目光缓缓扫过下方一众圣者,缓声道:“诸位,既然此次封神大势已定,然周天三百六十五位正神需得尽数上榜。至于具体哪些人能够上榜,就全凭各自的机缘造化了。尔等如何选择并不重要,但切不可耽误了这封神大事!”
话音未落,一股磅礴的圣人威压如排山倒海般从道祖身上散发而出,径直朝着众圣压迫而来。
这股威压强大无比,仿佛整个天地都为之颤抖。
六位圣者心中皆是一惊,他们深知道祖一旦发怒,后果不堪设想。
刚刚定下的事情绝无更改的可能,若是胆敢忤逆,恐怕会遭受重罚。
于是,六圣赶忙齐声应道:“弟子谨遵师命,绝不敢有丝毫违背!”
如此一来,众圣对于封神榜上人选的商议算是达成了一致。
然而,就在此时,元始天尊却突然跨步而出,向着道祖躬身行礼,恭敬地问道:“师尊,不知此次封神大劫究竟应由何人来主持?又或者说是哪一教负责此事?再者,日后能够主持封神大典之人又会是谁呢?”
此言一出,其余几位圣人不禁暗暗骂道元始天尊真是个狡猾的家伙。
他们原本也想询问这个问题,但谁都没有先开口,没想到被元始天尊抢了先机。
此刻,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道祖鸿钧,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回答,想要看看最终这主持封神之事的重任将会落在谁的肩上。
只见鸿钧圣人微微眯起双眼,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众圣。
沉默片刻之后,方才不紧不慢地说道:“此次封神一事,乃是为了消除洪荒天地之间的灾祸、化解因果,完成仙神之劫。故而,自然应当有德行高深、福缘深厚的得道之士应运而生,担此重任。至于此人究竟是谁,还需待时机成熟之时方能知晓。”
只见众人皆围坐于道祖鸿钧身旁,听闻他提及封神一事,并言明持有打神鞭和封神榜者将拥有封神大权。
此消息一出,在场诸人反应各异。
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以及来自西方的二位圣者,闻得此言,皆是面露激动之色。
即便是一旁默默旁听的女娲娘娘,此刻亦是心中一动。
而其他圣人则,暗自思忖:若能妥善运作此事,令那封神之人归入自家门下,那么日后这封神事宜便可由自己全权操控。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避免本教弟子遭受上榜之苦,更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何人应上榜,实乃莫大的便利之举。
就在此时,通天教主率先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眼中精光一闪,向着道祖鸿钧恭敬问道:“师尊所言这封神之人并不在我们四教之内,亦非我等圣人门下?”
然而,鸿钧只是微微眯起双眼,目光如炬般扫过通天教主,缓声道:“可以是,也可以不是。”
通天教主听罢,脸上满是疑惑之情,心中暗叹:这说了岂不等于没说!无奈之下,只得缓缓退下。
紧接着,元始天尊见状,连忙拱手向前一步,再次发问道:“那师尊,不知此人究竟是谁?既有如此福缘得以执掌封神,还望师尊不吝赐教。”
鸿钧闻听元始天尊所问之后,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缓缓地闭上双眼,陷入到深深的沉思之中。
一时间,整个空间仿佛都凝固了一般,唯有那轻微的呼吸声若有若无地回荡着。
许久之后,鸿钧才轻轻地睁开眼睛,他那深邃而又平静的目光扫过在场的诸位圣人。
最后落在元始天尊身上,淡淡地开口说道:“天道之下,天数已定,天有四十九,然尚留一线天机。既然今日你问起此事,吾便告知于你们,倒也无妨。”
说到此处,鸿钧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思绪,接着继续说道:“此人降生于世之时,便生来有异相,其背后隐隐显现出飞熊之形。到那时,其人已然度过了不惑之年,但机缘未到,尚未能真正崭露头角。待到他有幸拜入圣人门下之时,便是其命运转折之刻。待其拜师百年之后,封神榜自然会落入其所归属之教派。”
言罢,鸿钧再次环顾四周,深深地看了一眼在座的众圣,而后不再言语,身形一晃,瞬间化作一道流光,径直遁入虚空之中,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见了丝毫身影。
六位圣人见状,彼此对视一眼,心中皆有所悟,但却并未多言。
他们默默地向对方行了一礼,以示道别之意。紧接着,众人纷纷施展神通,化作道道虹光,破开混沌之气,朝着洪荒大陆各自的道场疾驰而去。
而那,元始天尊回到道场后,心中不断思索着道祖之言。他招来心腹弟子广成子,吩咐道:“速去寻找那生来背后有飞熊之象之人,务必赶在他人之前找到。”广成子领命而去。
通天教主回教后,也召集教中弟子。
他深知这封神之事干系重大,虽那神秘之人未必出自自己门下,但也决不能让对头占了先机,随后便对弟子们吩咐道“派些机灵弟子下山探寻,如有消息立即回报。”
西方二圣同样没闲着,他们认为若能拉拢此人,西方教必定大兴。于是派出诸多西方教弟子开始在东西方向暗中寻访。
老子则稳坐道场,他相信缘分自有天定,但也叮嘱童子留意世间动静。
女娲娘娘前往火云洞途中,也传信给了她哥哥伏羲知道,然后六圣都开始关注此事后续发展。
岁月悠悠而过,洪荒大地看似平静,实则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而那身负天命之人,此时还在轮回之中,尚还没到他出世之时,而众圣此时作态倒显得有些多余。